一個人,只要能做到摒棄浮躁心態,專心致志做事便可成就自我

2020-12-17 仰望星空的讀書郎

本文由百家號【仰望星空的讀書郎】原創!這是第119篇文章。

老子與《道德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誡人們,「致虛極,守靜篤」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道家時常用到「清」與「虛」兩個字,「清」形容境界,「虛」象徵境界的空靈,二者異曲同工。「致」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致虛極」,是要空到極點。「守靜篤」講的是功夫、作用,要專一堅持地守住。

摒棄浮躁的心才能開創自己的事業

自古眾生皆有大智慧,小到一草一木、一貓一蛇,都能將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的六字真言貫徹得極為徹底。除了靈貓之外,人們十分熟悉的母雞也是如此。無論發生了什麼,母雞都能專心致志守著自己的蛋,真正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小小一畜生的修定功夫,竟叫身為萬物靈長的人類都望塵莫及。

在日本有一家非常有名的書店叫蔦屋書店,目前在日本有1400多家。這家書店在日本火到有一半的國民都是它的會員,就連英國凱特王妃等許多名人也會去這家著名的書店去打卡!因為它的創始人增田宗昭在是一個善於摒棄浮躁心態和業態的人,他打破了行業內的許多傳統經營方式。

在日本書店通常是早上十點開始營業,這就是浮躁的心態。沒有人去問為什麼是十點開門,可是蔦屋的創始人就摒棄了這種浮躁的業態,蔦屋書店早上七點就開始營業,而且它的主打陳列每天換三次,針對的是不同的客戶群。

由此可見,正是因為增田宗昭是個敢於摒棄浮躁的人,所以他才能沉下心來開創出自己的事業,而且現在的蔦屋書店已經不僅是書店了,它更多的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提案,旨在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蔦屋書店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

在生活中,我們許多人其實都有一顆浮躁的心,遇到事情懶得去思考和分析,只想著怎麼省事怎麼來,結果卻沒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像蔦屋的創始人那樣在生活中可以摒棄自己浮躁的心態,那麼我們就會成為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心靜下來才可以把問題看清楚和想明白,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專心致志才能讓自己走得遠

有一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能用十年的時間,專注於一件事,那麼他一定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成就大事的人不會把精力同時集中在幾件事情上,而只是關注其中之一。手裡做著一件事,心裡又想著另一件事,只能讓每件事情都做不好。

生活中,專注不是一種枯燥的實踐。對於很多因專注而成功的人,他們就像小朋友搭積木,拆了做,做了拆,其樂無窮,樂在其中。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它便是你的生命,為它受苦正是人生的樂事。

專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做一行愛一行,樂在其中便是專注。因為有樂趣,專注便順理成章。曹操之於權謀,李白之於詩酒,還有法國的拿破崙之於戰爭與冒險,畢卡索之於繪畫,他們這些人專注其中,既完成自己的事業,也得到樂趣。若無自娛的樂趣或讓他們放棄心領神會的樂趣,他們便不會有最後的成就。

很多人在做事情時,經常左顧右盼、三心二意,這樣距離成功還有很長一段路。因為你的心不能專心到一處,你太容易為了這些瑣碎之事分散精力,等到處理完瑣事之後再回到初始目標時,又會浪費許多時間去收心。如此三番兩次,時間都浪費掉,人生的大目標也就漸漸地成了不可企及的事。與靈貓、母雞這些動物的專一相比,很多人實在缺少篤定之心。

所以,對任何事情而言,專注既須明理,也須有感情引導。當你能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時候,成功就不遠了。

朋友們,請摒棄你的浮躁心態,專心致志做事,如此這般便可成就自我,成為自己人生的大贏家

相關焦點

  • 能夠專心致志做事,離成功就近了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只有腳踏實地的人,一步一個腳印走來,這樣的人生才不至於虛浮。 這個世界誘惑實在是太多,很難讓人靜下心來去做一件事情。而只有專心致志做事,才容易出成績。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功夫到了,自然就成事了。
  • 心態越開放的人,事業上越容易取得成就
    很多人難以取得成就,原因就是:過去的成就,阻礙了他們的成長。一慣性思維,讓我們拒絕信息輸入我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一個人原來越成功,就會越來越迷信過往成功的經驗。反而是過于堅持自我,不願意向他人學習,看到的都是別人的缺點,認為誰都不如自己。如果我們拒絕信息的輸入,就會停止成長。正如Cherry老師所說,人最大的進步來源於日常工作的總結和開放的心態。如果沒有一顆開放的心,總是在自己的慣性思維裡,那麼也註定無法向上攀登,無法取得大的成就。
  • 成功人士必備的五種品質,做到這幾點,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但是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呢?很多時候一個人雖然當下沒有取得成就,但是只要擁有以下幾點幾個品質,那麼他就一定可以成功。那麼,這幾個品質分別是什麼呢?對於一件事是否能堅持下去,一方面可以看出一個人對這件事的態度,另一方面還可以看出這個人有沒有良好的品質。如果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了之前所有的努力,那麼前面多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只有堅持下去,把完成這件事當做自己的職責所在,才會不斷激勵自己,堅持做下去。把堅持作為自己的習慣,當做自己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做事能有多大成就,取決於他如何「做人」!
    我們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煉內功,提高自己的品質行為;做人是一門用畢生精力也未必能探究其中因果的大學問;我們要懂得做人的智慧,要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和幸福的感覺。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做事能有多大成就,取決於他如何「做人」!
  • 如何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提高自我素質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狀態,內心的一種聲音讓我們無法安心地去做事。有過迷茫,有過惶恐不安,我們想尋求內心的突破,告訴我們一定要堅持下來。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種心態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它就是我們成功的最大敵人——浮躁。
  • 一個人能做多大的成就,看他做事的層次就夠了,值得一讀
    作者:自強不息先生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更能堅持?為什麼有的人更能扛著壓力和打擊?為什麼有的人似乎更適合做領導?為什麼有的人更容易累積成就?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想深入探討的問題。一個人在確保做人方面沒問題的話,接下來還要拼的就是做事的能力。
  • 只要心存陽光,只要心存希望,一切都將是最好的安排
    很多時候,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個性,心態甚至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所以說,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會成就什麼樣的人生。我們既無法改變喧囂嘈雜的世界,也無法改變殘酷現實的社會。我們更無力於改變唯利是圖的人們,我們只能改變自己,改變心態,改變心情。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迷失自己,出賣自己的靈魂。做人切不可太自私,更不可給自己的自私找理由。
  • 面臨浮躁和喧囂,怎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身處浮躁喧囂的社會,目為之炫,神為之奪,往往很難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去做事情。五彩繽紛、眾聲喧譁之下,怎樣才能讓自己靜下來不心浮氣躁呢?確定自己最想要什麼現實生活中,好玩的東西讓人眼花繚亂,它們有時候會裝扮成各種迷人的樣子使人心動神搖,能做到心靜如水談何容易?生活豐富多彩,人人都面臨選擇的煩惱。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做到這兩「立」!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做到這兩「立」。一,立德。一個人「做人」,是一件大難事,也是一件大藝術。由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而做到不普通不平凡;由不普通不平凡而做到超出特出,也就是做到超凡脫俗;再由超凡脫俗,而做到戛然獨造,人聖登真,也就是做到人之極則,人之最高標準與最高藝術境界。這極則,佛家謂之佛,道家謂之仙,儒家謂之聖人。在聖人與凡夫中間,還有賢哲君子、英雄豪傑之流別。這些所有超出特出的人,又無一不是從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做起。
  • 成就人生事業,貴在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成語「專心致志」的精髓和靈魂是:不論是人生修為,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成語「專心致志」,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為「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這裡,雖以專心致志論說奕棋之技數,實則以之揭示養性、養心的意旨。
  • 空杯心態和篩子心態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閱讀分享「空杯心態和篩子心態」:世界上的父母經常有兩種心態,一種是空杯心態,另一種是篩子心態。空杯心態就就是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接納,懂得理性的對待孩子身上的壞毛病。篩子心態就不一樣了,只接納自己喜歡或認為正確的,不喜歡的,不正確的便拒絕,甚至因此而否定孩子這個人。美國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坦隨機選擇了205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並進行了為期10年的跟蹤研究。最後,研究這門得出的結論是:被父母接納和喜歡的孩子,長大後生活的更快樂。
  • 從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人生大事
    所有微小的事情積累起來,才能有一個大的成就,這就是萬物的一個規律。正如古人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看不上小的事情,不屑於做細微的細節,在這樣的一個心態驅使之下,做事的時候就缺乏了一個沉澱的內心。心氣浮躁,缺乏了持守平淡的心思,這樣的心態對於一個人的事業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讓一個人喪失在無盡的物慾橫流之中。
  • 用心不專是一個人做事的大忌,一事無成是用心不專產生的惡果
    事實上,任何事情我們只要一心一意地做,將精力都投入其中,離成功就不遠了。當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只會感到溫暖;當它穿過凸透鏡聚焦成一道光束時,卻變得犀利而不可視。一個用心不專的人往往一事無成;而一個人把他所有的精力凝聚成一點時,他會成為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刃,戰無不勝。同樣,一個人在打牌時,如果他總是用心不專,那麼再好的牌也會被他輸掉。
  • 一個擁有優秀的自我掌控能力的人,可以取得常人無法能及的成就
    每個人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排除外部幹擾的能力如何,直接決定了我們所取能得成就的大小。如果你在一天剛開始的時候,因被討厭的事物打擾而變得情緒低落,你就應該在心裡提醒自己:今天無論遇到什麼狀況,我都要將它當做是我人生中最開心幸福的一天。這樣,你的一天就不至於變得太壞,至少比你屈服於厭惡的情緒所帶來的一天要好得多。
  • 只要能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抱怨,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在生活當中,一個人的成熟不在其表面上,它會表現在自己的言行上,尤其是在對待一些不開心的事上,如果說一個人比較成熟,不管再遇到什麼困難,都能以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而絕非是抱怨。常言道,生活中豈能事事都如意。在很多時候任何事情不能隨人願,做人做事只要一切都做到盡心盡力,無愧於心就好,不必糾結,不必讓自己難過。
  • 別讓心態毀了你的人生
    它考驗的不僅是你的意志力,更是你的心態。你只有專心致志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才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朝著目標勇敢前進。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心態不同,對待事物的感受與想法自然也會不同。但只要你盡心盡力去做一件事。總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讚美。不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只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會發現天下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 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道理雖然是如此,但是「知易行難」,因為知道某個道理容易,但是要做到卻很難!從「知道」到「得到」,這中間還需要「做到」,能夠堅決執行、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想自律、要想「做到」,首先從做好某些小事開始!自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扎紮實實做好以下這2件小事。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 當產生浮躁情緒了,怎麼辦?運用三種方法來減輕浮躁狀態
    我們也想要去沉澱,但是內心的浮躁心態會不斷湧上心頭。浮躁情緒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也是對自我的難以掌控感。前途漫漫,當自己選擇自由散漫去經歷一生,也許可以心安理得,但有時候也會變得寸步難行。生命隨時隨刻都在考驗我們的耐心和定力。 當人產生浮躁情緒了,應該怎麼辦呢?可以通過哪幾種方法來減輕自己的浮躁情緒狀態? 第一種:讓內心保持平靜。越是浮躁,越是焦慮,這時候整個人的狀態就越不好。
  • 央媒談「吊絲」:這個詞隱含自我矮化,必須予以批判與摒棄
    在題為《自我矮化 可以休矣》一文裡,作者斬釘截鐵地寫道,「吊絲」一詞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自我標註。       作者憂慮,以這個詞命名的亞文化流行,背後有複雜的社會心理因素。但對其中隱含的自我矮化,則必須予以批判與摒棄,它對青年精神的破壞力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