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能被定義為「潮人」的人,實際上都帶著一樣的組合,醒目代表昂貴的logo的上衣,一條300的國潮束腳褲,一雙要麼yeezy350要麼aj要麼是最近熱炒的聯名鞋在隨便一個夜店酒吧的卡座上喊著順子豹子,帶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 隨波逐流的特立獨行 ,無聊透頂的假裝有趣 "
微商的朋友圈——你知道潮流的主要途徑。
大多數「潮人」都知道off-white 卻連它設計師的名字virgil abloh都不會念,一天到晚的買yeezy350,連鞋面上的"sply"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十雙yeezy,九雙fake,一百個花5000買來real yeezy的人,最多知道怎麼鑑定一下真假,九十九個都不會知道鞋面上的「slpy」 means saint pablo loves you,一天到晚「巴黎世家的姥爺鞋」很火掛在嘴邊,不知道raf simons和adidas前幾年合作的時候早就玩爛了姥爺鞋。
醒醒吧,孩子們,如果你真的覺得你套上了一整套Supreme混搭AJ決定轉型面向年輕人的logo爆款,嘴裡學會幾個類似於「解構主義「,「vintage」這樣的新詞,你就是潮流之王,校園icon。
每個人都一樣的穿搭,ow配yeezy,除了告訴所有人我是一個充滿虛榮心的跟風狗以外,毫無意義。真的,那你的認知也還是太局限了,我甚至覺得你去優衣庫買一身乾淨的基本款都比這些要好看,至少你的uniqlo沒帶著炫富的意圖,完全是靠你自己獨立的審美買的一套。一個個品牌的崛起到沒落,從Anti Social Social Club到一季爆紅的Vetements,再到他的同胞兄弟Balenciaga,還有Kanye一手締造的yeezy神話,都是因為某個icon上身一夜爆紅然後一夜沒落。
誰還記得yeezy season 4?漸漸的我們的消費者迫使時尚界進入了極其快速的快消費時代。一個個的印上Logo,標上高昂的價格。我們年輕的消費者像追逐他們信奉的神靈一樣瘋狂採購,直到品牌開始用飢餓營銷去掉足他們的胃口。Balenciaga的Triple-S竟然跟Hermès一樣需要等額配貨。於是這些渴望靠時裝被尊重去在自己圈子立足展示自己的年輕人開始努力攢錢買著大於他們收入能力幾倍的奢侈品,這自然也給造假的人有隙可乘。
攀比,虛榮,Fake,Logo,象徵性的大面積印花,這是我在這一瞬間想到的詞去形容現在年輕人之間的時尚趨勢。當你在思考是買件fake還是努力攢錢買件你渴望跟同齡人一樣的Balenciaga或者Yeezy鞋的時候,Kanye和Demna正在一邊嘲笑你們的愚蠢一邊大肆把你們的錢財塞進腰包。即使時尚從一開始就是虛榮的代名詞,但不代表你要被這個詞統治,你的世界沒有這件Balenciaga你也很美麗,個人的風格比什麼都重要。
十年前的raf simons,如今看來一樣的先鋒,三年前的hba,現在沒有人好意思上街。當你打開你的手機,無數的軟體在刺激著你,你有多麼的失敗:你買不起Supreme,沒有標配Triple-S,沒有被美圖軟體修變形的腿,沒有網紅的絕世容顏,和那些每天在夜店夜夜笙歌的網紅們比起來你就是piece of shit。於是你開始恐懼,開始自卑。你為了所謂的變得更好跟在這些人後面默默地學著。可你忘記了,這從一開始就是畸形的,就好像時尚雜誌的女生一樣,那只是媒體給普通人織的夢。網紅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只展現自身最好的甚至是偽造的東西來刺激你,讓你覺得無法觸碰。要知道你八十歲的奶奶都可以穿上balenciaga當網紅而我保證絕對比那些20歲的整容p圖怪要火。
我們每天都在喊著做自己,可你真是的自己又是什麼樣子? 如果你是個男生,放棄你一頭copy吳亦凡的白毛劉海,還有你身上看起來很有錢套裝,乾乾淨淨做個陽光的男孩子。如果你是個女生,放棄你p的比姚明都長的腿,脫下你的爆款女孩套裝,安安靜靜做個溫柔的姑娘比追逐那些子虛烏有的東西要強很多。畢竟你的爆款品牌的設計師們自己都喜歡運動系老爹帽和純色tee和衛衣。畢竟你不想你自己辛苦錢變成Neek Lurk用來炫富泡妞的紙票。
雖然每個年代有自己風格的人都很少,大多數人會像夜裡的蟲子一樣追隨著燈光。喜歡潮流的我們也許一輩子都沒辦法成為引領一代時尚的icon。但過去的潮人們所追隨的確確實實是那些真正有著自己新穎設計的東西,一波一波的更換衣櫃只是單純的因為一個個新的設計師一次次令人驚豔的設計,即使能被批評隨波逐流,但至少是追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現在人們只是盲目的跟著價格高低,像炒股一樣的去買鞋買潮牌,用大人的方式去玩年輕人的東西。小的時候時常覺得證券大廳門口的成年人真的很無趣,長大了發現原來在鞋店門口排著並不好看但炒價很貴的爆款鞋的人正是自己。希望有一天,像過去那樣,所有人排隊與哄搶的單品都是真正自己所喜愛的,在街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更多潮流資訊請關注小編哦!
(圖片均來自網絡)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