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快樂回來了!老陳大腸、姜太公魚圓……杭州寶藏菜場茅廊巷...

2020-12-1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 見習記者 柳依然 陳馨懿 通訊員 周煒瑋

如果要說,杭州市中心哪家菜場裡面臥虎藏龍的美食最多,寶藏市場之一的杭州茅廊巷農貿市場可以算一個。

「老陳大腸」,「小缽頭甜酒釀」,「姜太公魚圓」……這些在吃貨心目中大名鼎鼎的美食,幾乎伴隨了杭州人30多年,口味久經時間考驗。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經過3個多月的施工,在臨時性經營場所過渡的茅廊巷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已經完成,今天(8月30日)開始全新回歸。

1】寫得一手好字的牛肉攤主周師傅,馬上要回老家了

「喲,這麼巧,你也回來了啊。」一位熟客拎著菜,和黃牛肉攤的攤主周理寧打招呼。

「對啊,前些天剛回來的,今天第一次來。」

周理寧是菜市場的「網紅」,因為喜歡書法而出名,曾經被不少媒體報導。但今天,他並沒有帶上自己心愛的宣紙和毛筆。

「我準備回老家江西玉山照顧母親了,這個將近二十年的攤位,要交給兒子打理了。」周師傅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剛回的杭州,就是為了趕上菜市場搬家。

到了新的攤位,他大概還能和老主顧們打上十幾天的交道。「還沒和他們說呢,以前春節經常給大夥寫對聯。」

周師傅在老家江西玉山已經開了一家早餐店。「剛開的,我也經常給周圍的學生們寫對聯。」

像周師傅這樣的老牌攤位不少,今天都回歸了。

2】「老陳大腸」還是原來的味道,今天鋪了紅毯

在農貿市場門口,擺放著一排顯目的花籃,一條紅地毯徑直鋪到了「老陳大腸」的店門口。

「都是同學送的,今天算是新開張第一天,儀式感還是要的。」老陳1989年就在這附近賣大腸了:「那會兒還是馬路市場呢,大家在馬路邊支個攤子就可以做生意了。」

2000年茅廊巷農貿市場落成,「老陳大腸」也從路邊搬到了室內,擁有屬於自己的攤位號「242」。

「這個數字跟著我,一跟就是20年,已經變成了我招牌的一部分。」這次改造升級,市場重新調整了攤位號,老陳的攤位變成了「132」,但是他在招牌上依舊印著242:「少了這個數字,我怕尋過來的食客覺得我們不正宗。」

「今天開業我準備了四個新菜。」這次改造提升之後,老陳的攤位比原來長了一截,為此,他特意準備了一些新菜,「糯米藕、涼拌菜、豆腐包以及正宗的蕭山梅乾菜扣肉。」

這些菜以後也會變成「老陳大腸」的新招牌?

「歡迎新老食客,肯定好吃。」老陳很有信心。

老陳大名叫陳偉強,是個老杭州,馬上要60歲了。年輕的時候,老陳是在城站附近的立交橋下開小飯館的,現在這一味滷大腸的配方,就是那時候老陳一邊看著廚師燒菜一邊琢磨出來的。

後來飯館關張,老陳就端著洋鐵鍋,到馬路市場賣大腸了,等到茅廊巷農貿市場重建,「老陳滷大腸」就一直走到了現在。

他家的大腸有多好吃呢?

「我家老客很多的。有些從下沙、城北也會趕過來買。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出800斤也是有的,家裡親戚都叫來幫忙的。」

3】有商戶特意穿了紅裙子,「新店新氣象,要喜慶點」

「老陳大腸」對面,是一家主賣雜糧的小店。老闆娘金大姐今天特意穿了一襲紅衣長裙,「新店開張,要喜慶點。」

金大姐的店也是開了30年,起初在馬路市場的時候,她只有一個小貨架,上面擺著自家的黑芝麻和芝麻油。

「後來顧客說熟芝麻直接吃不易消化吸收,我們就自己研究了這臺磨機。」這一整就整成了附近知名小店,如今已經有100多種貨品了。

30年來,愛學習的金大姐研究了不少食療的配方,也吸引了一票老顧客。

「剛改造那會,不少顧客說找不到我的店,我的電話都被打爆了。」

就在記者採訪的五分鐘,就來了三四位顧客。

金大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還沒完全弄好,過兩天來更好。」

這次,金大姐準備好好調整一下食譜,「新的菜單下午就會到,新店新氣象,變化中才能有好發展嘛。」

4】這家老菜場的前身成立於90多年前,整個改造全部完工還要一個月

茅廊巷農貿市場經理傅鵬洲告訴記者,本次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一共投資近480萬元,以荷花為主要文化元素進行設計,通過重新裝修吊頂、整理線路、提升消防、油汙分離改造、安裝空調、增加智慧系統等,提高消費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感。

市場裡的荷花元素

「目前我們一共有攤位256個,經營戶175戶。」一樓主要是肉製品和生鮮,像大家熟悉的「老陳大腸」、「小缽頭甜酒釀」都集中在一樓的東側。二樓是蔬菜、豆製品以及雜貨。

傅經理介紹說,改造提升後,攤位位置基本沒變,基本都還在老地方。「我們只對部分攤位進行了微調,比如說水產攤位原本過小,泡沫箱放不下,我們就加大了攤位,以實用為主。」

「營業前我們都對商戶們進行了培訓。」傅經理說,市場給商戶配備了新電子秤,所有信息都會上網,每家攤位前也安裝了電子屏,「菜價、營業執照都會上網備案,顯示在上面,未來還考慮增加二維碼,方便顧客查詢。」

據了解,茅廊巷農貿市場作為杭州市最早的國營菜場,1927年開始營業,算起來已經90多歲了。「最早叫茅廊巷菜場,1999年現在的市場開始修建,2000年正式由馬路市場搬入室內。未來我們也將通過市場的文化長廊介紹農貿市場的變遷以及消費方式的轉變。」

目前,市場內部硬體改造已完成,軟體配套還在進行中,預計9月底將全部完工。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誰說天熱沒胃口,39℃的杭州,這些滷味店看得人流口水啊
    滷老闆(原鳳起農貿市場「萬森滷味城」)說起滷味,不少吃貨會想到「寶藏菜場」——鳳起農貿市場的萬森滷味城。從1996年在鳳起菜場門口開張以來,一直有著穩定的客群和不錯的口碑,滷牛腱牛肚、烤雞烤鴨、重慶拌菜……品種豐富,口味多樣,很受食客的喜愛。
  • 「今日杭州」開學啦!這十件事要做好,三個雷區要避開,家長、孩子都要看
    杭州中小學生開學報到在即,新學期馬上開始啦!您的孩子是否做好了開學準備?您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麼而感到焦慮?快和孩子一起做好這10項準備工作,從從容容迎接新學期吧!來源:杭州發布杭州「寶藏菜場」今起回歸,紅毯都鋪上了!網紅大腸、小缽頭甜酒釀……吃貨的快樂回來啦如果要說,杭州市中心哪家菜場裡面臥虎藏龍的美食最多,寶藏市場之一的杭州茅廊巷農貿市場可以算一個。
  • 杭州魚圓要怎麼做?才能做到鮮嫩味美入口即化
    杭州魚圓要怎麼做?比如國內有:福州、溫州、媽祖、湖北、杭州、香港、潮汕、臺灣。國外有:泰國跟北歐地區。每個地區的魚丸都有著當地的飲食特色,所以各個地區的魚丸味道也是有真很大的差異。其實在江浙地區魚丸不叫魚丸,而是統一叫魚圓,包括肉丸也是叫肉圓。
  • ...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是年紀大還是因「太公望」簡稱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6日的題目,該題給出的兩個選項分別是只因為年齡大和「太公望」的簡稱。下面就是螞蟻莊園10月16日每日一題答案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杭州這23家老店,開著豪車的人都排隊去吃!只因藏著正宗本塘味道!
    這家開在小區角落裡頭、以老闆名字命名的飯店,有著杭州數一數二的家常味道,22年屹立杭州美食江湖堪稱傳奇!走進店裡,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滷味香。脆皮大腸必點,這盤紅油赤醬的大腸,經過炸制,腸皮是脆韌的,有嚼勁,味道甘、香、甜,回味有點辣。
  • 再見了 望江門外的「露天菜場」
    這個「菜場」沒有名字,名氣卻很大,老底子杭州人都知道,這裡的菜價特別便宜。 但它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菜場,甚至曾被扣上「非法露天農貿集市」的帽子。 但今天,這個「編外」菜場將正式開始整治,和大家說再見。錢江晚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金丹丹 王鬱/攝老底子杭州有「望江門外菜擔兒」的說法,多年前,望江門外江塗田野,鄉民以種菜為業,當時的人運菜大多通過望江門進城。
  • 三杯淡酒夜讀書——姜太公的來歷
    姜太公名叫呂尚,又稱太公望,東海上人,他的祖上曾經做過四嶽官職,在夏朝時被封在呂還有的被封在申,太公就是他們的後裔姜太公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很窮困,等到年老了,耍了一個手段,通過釣魚的方法見到了周西伯姬昌,當時姬昌正在舉行出獵活動,在出獵之前進行過一個佔卜,卜辭說「所獲得的不是龍虎熊羆這些稀有的動物,而是能夠輔佐國家強大的棟梁之材
  • 【衛輝文獻研究】蘇於洛《姜太公廟墓考》與「太公汲人說」
    清蘇於洛《姜太公廟墓考》與「太公汲人說」 九月下旬,在衛輝召開了首屆太公文化高層論壇
  • 我們的快樂要回來了!
    疫情來襲的這兩個月,常州的吃貨們是不是苦不堪言?作為一個每天熬夜的吃貨,最想念的肯定是夜市啊!要知道飯可以在家吃,但夜市的氛圍真的沒辦法複製,常州人已經太太太太太久沒吃夜市了!我們的快樂,是不是要回來了?!臭豆腐、烤串、大麻糕、鐵板魷魚,除了雙桂坊美食街原有的小吃點心外,德泰恆網油卷、熊大爺雲吞、紅葉龍蝦、小杏魚圓、京來居粽子、玉蝶蘿蔔乾、江南東坡園桃酥、豔江南民間小吃等二十家常州特色美食集聚一堂。
  • 在這17個地方 你能找到最好吃的杭州
    當年錢塘江南岸的農副產品和四季青鄉的蔬菜,都直供茅廊巷菜場,上一點年紀的老杭州都知道。現在,雖然進門就有一種「舊啃啃」的感覺,但一直往裡走,七拐八彎的,好像有無盡的寶貝。  這裡的魚圓、滷大腸、小缽頭甜酒釀,都蠻有名氣,我的目標是254號攤位。  「陳姐糟滷店」佔了一半的鋪面。抬頭看,價格表上有杭州人愛吃的蝦油雞,泡椒類的有鳳爪、鴨胗、門腔,以及糟滷豬蹄等。
  • 揣著300塊,我在杭州最好吃的馬路菜場「大馬弄」吃成了球!
    杭州的菜場千千萬,但大馬弄最特別。這個片區,一半是生活氣,一半是文藝感,從菜市場逛到咖啡館,感覺自己被幸福感餵飽了。今年的新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多數人可能都要「原地過年」了。對於留在杭州過年的朋友,我想來跟大家推薦一條比較特別的馬路:大馬弄。
  • 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 螞蟻莊園10月16日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這就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10月16日問題匯總。小雞寶寶考考你,答對就可以獲得180g小雞飼料!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吧。今日問題3: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比較主流的說法是?
  • 在農村建新房子,為什麼總要先拜祭土地公和姜太公?
    生活在農村的我們,我們有時候留意在農村建新房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動土之前,人們總是先要拜祭土地公和姜太公。在建新房子的時候,為什麼要這樣先要拜祭土地公和姜太公呢?姜太公,名呂尚,是東海邊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
  • 我在杭州等你!
    脆皮大腸必點,這盤紅油赤醬的大腸,經過炸制,腸皮是脆韌的,有嚼勁,味道甘、香、甜,回味有點辣。買回來的藕洗淨,參入糯米,輔以紅棗、蜂蜜、麥芽糖、桂花等調料,放入容器,用煤爐慢火燉六到八個小時,再慢火燜五六個小時,才有了碗裡盤裡方寸之間的美食。
  • 豬大腸的做法大全,吃貨們有口福了,趕緊收藏一下吧
    豬大腸是一種豬的內臟,可是中國人就喜歡吃些很不尋常的食物,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豬大腸的做法,豬大腸的做法大全,吃貨們有口福了,趕緊收藏一下吧!!!紅燒豬大腸紅燒豬大腸的做法:首先豬大腸清洗乾淨後,鍋中放水,加入蔥薑片和料酒煮至熟爛。取出肥腸,清洗乾淨後切小段,瀝乾水分。接著鍋子放油,燒熱至6-7成油溫時,放入大腸,炸至外皮金黃,盛出。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煸香蔥姜蒜片。然後放入大腸,烹入料酒、生抽、老抽,加入糖,加入適量的水,將大腸煨至入味,湯汁收濃。加入鹽調味。
  • 姜子牙家族墓發現空心磚,佐證民國猜想,網友:走下神壇的姜太公
    姜子牙的原型是西周的開國功臣、齊國首任國君太公望,姜姓、呂氏,被周武王尊稱為尚父,所以,姜太公在不同文獻和史料中有著不同的名號:姜尚、呂尚、太公望、姜子牙、呂牙等等。但就是這樣一個為周朝800年基業立下汗馬功勞的顯赫人物,其出身、遭遇、壽命甚至籍貫卻充滿了謎團和爭議。
  • 解讀古遂安姜氏所藏「太公家教
    近讀由淳安縣委黨史研究室等主辦的《淳安史志》(第3期),其上刊載了一份由大學問家朱熹題寫的「傳家至寶」並附有《遂安姜氏太公家教》的材料。這是一份於後人很有教育價值的材料。這份材料的來源是這樣:南宋時遂安縣郭村的詹儀之(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是著名理學家,與朱熹等學者結下莫逆之交。據淳安縣誌(1990年版)記載,朱熹曾前後四次抵達郭村。
  • 杭州有家以電視劇《都挺好》命名的餐廳,藏著寶藏粵菜啫啫煲……
    杭州有家餐廳就叫做「都挺好」,還是新開元酒店旗下的新潮品牌,主打以浙菜為基礎的融合創意菜,有吃貨說這裡藏著杭州的寶藏粵菜啫啫煲,還有人評價它是性價比超高的家庭聚餐首選,吃貨妹子慕名前往,帶來一手的探店攻略。
  • 太公留下的寶藏,勾住我魂魄多年,終於我們扒開了老屋那堵牆
    長輩們說,那是太公(曾祖父)留下的寶藏!太公在四鄰八鄉頗有聲望我出生時,太公過世好些年了。老屋後山一丘隆起的土堆上,長滿了蕪草和雜柴。這是一座墳包,連塊墓碑也沒有。小時候,每逢清明或過年,父親領我們祭祖掃墓,他指著墳包對我們說:「這是你們太公呢!他在世的時候……唉!」說這話時,父親不勝唏噓,目光灼亮而悠遠。
  • 洪澤湖畔泡溫泉,蔣壩小鎮吃魚圓,這個冬天,在淮安尋找溫暖冬日
    不可錯過的美食:小魚鍋貼、魚圓逛完小鎮,已是中午,小鎮上的小魚鍋貼和魚圓是最不能錯過的美食了。除了小魚鍋貼外,在蔣壩,魚圓也是一絕。「蔣壩魚圓光又圓,吃在嘴裡鮮又嫩,夾在筷子上顫巍巍,掉在地上碎如銀。」不同於其他圓形的魚圓,蔣壩魚圓是條狀的。形狀好似芝士年糕,色澤雪白,味道鮮美。用筷子輕挑,白銀銀、巍顫顫、嫩津津,一入口,鮮嫩無比,齒頰間輕輕一抿,齒頰留香,堪稱菜中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