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遊客最愛買啥食品特產? 日媒:糕點類最多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據日媒報導,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近日推算,2017年訪日遊客作為特產帶回國的食品的消費額為3456億日元,比2016年增加了19%。

統計顯示,其中糕點類的購買尤為突出。訪日遊客的購買出現擴大的話,還將有助於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出口擴大。

據報導,日本農林水產省基於觀光廳的數據進行了推算。結果顯示,2017年特產的消費額同比增加15%,增至16398億日元,佔訪日遊客在日期間總消費額的約4成。在特產中,食品的消費額僅次於「化妝品、香水、醫藥品、保健品和洗漱用品」。

據悉,訪日遊客作為特產購買的食品中,「糕點類」佔46%,其餘為「其他食品、飲料、酒水和香菸」。日本政府提出目標,到2019年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出口額要比2017年增加約2成,達到1萬億日元。

相關焦點

  • 日媒:訪日中國遊客購物日趨理性 消費越來越「日本化」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 日媒稱,在中國春節長假期間,訪日外國遊客的消費表現堅挺。在藥妝店,中國人購買新上市化妝品等追逐日本流行趨勢的購物傾向突出。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5日報導,日本購物數據分析公司True Data對今年和去年春節7天長假的購物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入境遊客愛光顧的藥妝店的平均銷售額增長了5%。另一方面,排名前10的暢銷商品的合計銷售額減少了38%。該公司認為,「集中購買特定商品的傾向逐漸消失」。
  • 日媒:訪日中國遊客疑用假駕照租車 警方展開調查
    日媒:訪日中國遊客疑用假駕照租車 警方展開調查 2018年04月09日 10:40   來源:環球網
  • 日媒:訪日遊客不再買奢侈品 日本零食成人氣商品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零食企業將加速開拓亞洲市場。據日經中文網1月18日報導,卡樂比(Calbee)不僅要在香港增設工廠,在曾因合資關係解除退出的臺灣市場也重啟銷售。格力高(Glico)在泰國推出了不使用砂糖的巧克力。
  • 日媒:中國遊客在日本福岡人均消費逾10萬日元
    日本福岡市政府21日發布了從日本遊輪停靠數量最多的博多港入境的中國遊客相關情況調查結果。調查顯示人均消費額約達10.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35元),是三年前的近三倍。化妝品、健康食品等商品是採購大項。據共同社網站1月21日報導,該調查以問卷形式於去年9月至10月對上岸遊客乘船回去時進行調查。共有660人做出答覆。
  • 中國遊客去日本愛買的東西越來越便宜?餅乾成新寵
    巧克力、餅乾成新寵) 日本是中國人境外出遊的重要目的地,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6年度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突破了2400萬人次,連續四年創新高。其中中國遊客最多,達630萬人次,約佔26%。
  • 中國遊客去日本愛買的東西越來越便宜?巧克力、餅乾成新寵
    中國遊客去日本愛買的東西越來越便宜?其中中國遊客最多,達630萬人次,約佔26%。攜程旅遊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成為了中國遊客暑假出遊第二大熱門目的地,預計今年暑期赴日遊客將達到150萬。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的消費方式正悄然改變。從前爆買馬桶蓋、電飯煲的盛況不再,但在日本零食上的花費卻在飆升。
  • 日媒:日本免稅店赴韓國開店 就近招攬中國遊客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日媒稱,在日本運營免稅店的JTC公司將於今年夏季在韓國釜山港的新國際旅客航站樓內開店。將銷售知名品牌的化妝品、雜貨和食品等。在韓國,中國遊客數量正迅猛增長。JTC計劃將在日本積累的服務經驗和豐富的產品帶到韓國,以獲取中國遊客的需求。
  • 日媒:中國遊客驟減 北海道特產「白色戀人」暫停生產
    原標題:日媒:中國遊客驟減 北海道特產「白色戀人」暫停生產來源:中國僑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受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前往日本北海道旅遊的旅客大幅減少。記者了解到,位於札幌市的零食廠商「石屋制菓會社」從2月20日開始停止生產北海道著名特產「白色戀人」,這項決定會預計持續到3月15日。石屋制菓會社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遊客數量大幅減少。受此影響,「白色戀人」也暫時處於銷售停滯狀態。目前,雖然還有一定的營業額,但與往年相比已呈現出大幅下降。
  • 日媒:中國遊客到日本「爆買」高價商品恐成過去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5月20日報導,日本百貨店協會表示,今年四月對外國遊客的銷售額對比去年同月減少了9.3%,這是三年多以來首次出現下跌。對此,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媒體報導稱,這是遊客到日本「爆買」終止的轉折點,未來可能看不到中國遊客到日本大手筆採購的情況。
  • 日媒:赴日遊客集中在大城市「掃貨」,地方購物遇冷
    日媒:赴日遊客集中在大城市「掃貨」,地方購物遇冷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2015-10-10 18:03 來源:澎湃新聞
  • 日媒:中國遊客赴日,「爆買」之後是「洗肺」?
    日本AERA dot網站5月17日文章,原題:「爆買」之後是「洗肺」?中國遊客的新熱點說到訪日的中國遊客,會讓人想起「在東京爆買後,經箱根、富士山到京都,最後在大阪遊玩後歸國」,這是以往中國遊客的黃金路線。但如今,這個路線正逐漸改變。
  • 日媒:眾多訪日中國遊客疑似使用假駕照租車 日警方已展開調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報導稱,中國遊客在法律上不被允許在日本開車,但使用疑似偽造國際駕照租車的事例接二連三出現。據稱,有非法人員偽造在日本有效的菲律賓國際駕照等,然後在中文網站上出售。日本警察廳已開始著手調查相關情況。
  • 日媒:擔心大陸遊客「爆買」結束 日本藥廠提前布局金門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10家非處方藥廠商在臺灣的金門島聯合開展促銷活動。金門島是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小島,每年能吸引150多萬大陸遊客。正在萎縮的日本國內非處方藥市場因為赴日遊客等的「爆買」而得以起死回生,但訪日遊客卻有銳減的可能。
  • 日媒:「爆買」成日最熱詞 形容中國遊客買馬桶蓋等
    據日媒消息稱,就在近日,日本舉行「2015 U-Can新語-流行語大獎」評選,「爆買」一詞摘得「日本年度詞語」桂冠。該詞被日本坊間用以形容大批中國遊客乘巴士抵達東京購物區免稅店、狂買電飯鍋和高科技馬桶蓋等購物行為。今年以來,從筆記本電腦、馬桶蓋、感冒藥,到電飯煲、尿不溼、兒童書包,中國遊客在日本掃貨勢頭之猛烈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 中國遊客春節湧向日本 日媒:多是回頭客 不再愛「爆買」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導 日媒稱,春節期間,很多中華圈的遊客利用長假訪問日本。存在感正在加強的是訪日兩次以上的回頭客。與沒有遺漏地遊覽全國旅遊勝地的旅程相比,根據當時的興致和興趣選擇目的地的人日趨突出。此外,重視餐飲和娛樂等「體驗型消費」的傾向也在加強。
  • 日本投幣式寄存櫃普遍漲價 日媒:外國遊客太多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日媒稱,由於遊客增多,日本的投幣式寄存櫃開始漲價。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14日報導,在旅行目的地寄存行李離不開投幣式寄存櫃。隨著訪日外國遊客的增加,寄存大件行李的需求出現擴大,甚至誕生了「寄存難民」的說法。擴大寄存櫃尺寸和增加數量等應對措施成為漲價的背景。大型寄存櫃費用上漲100日元新宿站西口設置了大小數百個投幣式寄存櫃。
  • 日本免稅品銷售額下跌近一成 日媒:「爆買」風光不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曼君):日本百貨商店協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內的免稅品銷售額按年下降9.3%,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對珠寶、手錶等高價值商品的購買出現明顯下滑,日媒不禁感慨「爆買」風潮或許正在降溫。
  • 日媒:春節將至 北海道商家準備就緒迎中國遊客
    日媒:春節將至 北海道商家準備就緒迎中國遊客 2018-02-13據日媒報導,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春節,日本北海道的百貨店和藥妝店等商家正在擴充各種針對中國遊客的服務。
  • 英媒:中國遊客赴日「爆買」已過時?看日商怎麼說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月14日文章,原題:訪日中國遊客銀根收緊「爆買」變異中國猴年春節長假周日(2月14日)落幕,訪日中國遊客紛紛上路回國。為了在這個春節迎接中國遊客「爆買」,不少設置了專賣櫃、增添了漢語服務等的日本百貨店、免稅店等零售商望著中國遊客的背影,紛紛嘆息「爆買」已成「明日黃花」。中國遊客「爆買」是近年日本媒體和社會的熱門話題,從初期買指甲鉗、電飯鍋,到後來買化妝品、馬桶蓋,日本市場飽和或接近飽和的囤積商品忽然柳暗花明,不僅挽救了許多中小夕陽企業,也成為大企業的新曙光。
  • 日媒稱中國遊客疑用假駕照在日租車:警察也難辨真偽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遊客在法律上不被允許在日本開車,但使用疑似偽造國際駕照租車的事例接二連三地出現。據稱,有非法人員偽造在日本有效的菲律賓國際駕照等在中文網站上出售,日本警察已開始著手調查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