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流口水、運動能力差,這些生長發育異常信號不可忽視

2020-09-25 家玥月嫂

寶寶的發育情況是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寶寶前期生長發育快,所以身高體重的變化比較直觀。但除了身高體重,還有一些行為表現,也有可能是寶寶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發現和幹預~

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首先要結合身高和體重情況來判斷。生長曲線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比較客觀的反應。

如上圖所示,以男孩體重曲線來看,其中標記「50」的曲線代表兒童平均生長曲線,「97」代表超重,「3」代表體重偏低。

如果寶寶身高正常,且生長趨勢按一定百分比增長,僅體重偏低,家長也無需焦急。但如果定期測量體重一直處於偏低水平,建議去醫院就診。此外,如果發現寶寶身高發育遲緩、體重不增反減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去檢查和幹預。

除了從身高與體重判斷,還有一些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家長們也不能忽視,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說話晚

要了解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因為受自身發育及環境等因素影響,寶寶的語言能力從簡單的發音及模仿到自主表達意願,可不是一瞬間的事。

寶寶語言發展一般規律

2~3月齡:可發「啊、哦」等單音節

4~5月齡:開始模仿大人聲音

6~9月齡:可發不同音節

12個月:能理解簡單的詞語,開始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12~16月齡: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搖頭說不;能夠說 20~30 個詞

16~20月齡:能夠理解 200 個詞和詞組;能說50個及以上的詞

20~24月齡:能夠理解語句關係和語序;掌握髮音和表達意圖的能力

24~36 月齡:能夠理解較複雜的句子;能用簡單的句子進行表達意願,說出的話大部分能被聽懂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發育節奏,確實有的寶寶說話晚一點,但也不能完全相信「貴人語遲」的說法。寶寶在相應階段落後4~5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比如1歲半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2歲多了還不能對一些簡單的指令做出回應等等,可認為是發育遲緩的信號,家長就要警惕了,儘早帶寶寶去醫院進一步評估及幹預。

當然,不管寶寶的語言發育是否有問題,家長們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與寶寶反覆溝通、交流、互動、訓練,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育。

2歲後還在流口水

一般在3、4個月至2歲之前,由於唾液腺及吞咽反射功能發育不完善,寶寶比較容易流口水。超過這個年齡的寶寶還時常流口水,則需要警惕了,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1、生理性流口水比較常見:

新生兒的唾液分泌量少,口水一般不會流出來。待到4個月後,嬰兒的唾液腺逐漸發育,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時嬰兒的口腔相對較淺,吞咽功能沒有發育完善,閉唇和吞咽的動作不協調,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唾液,所以容易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尤其是在4個月後,一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出牙,此時出牙造成的刺激會促使更多的唾液分泌。

另外,輔食過於精細或者添加較晚,都有可能導致寶寶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差,這種情況下,需要合理地安排輔食,並鍛鍊寶寶的吞咽能力。

不過,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口腔深度增加,唾液分泌量也轉為正常,加上吞咽功能進一步完善和協調,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減少。個別寶寶流口水的時間會長一些,但大部分到了2歲後就不再流口水了,一般不影響健康。

2、病理性流口水需要警惕:

正常的口水無色、透明且無異味,而不正常的口水在顏色、味道上可能會有淡黃色、夾雜血絲、帶異味等情況。

口腔疾病(口腔潰瘍、舌炎、口腔病毒感染等),以及呼吸道疾病(鼻炎、扁桃體腫大等),都會造成寶寶暫時性口水增多,並且可能會因為感覺不適影響正常進餐。

如果寶寶近一段時間內,口水多或是突然開始流口水了,並且伴有哭鬧、吃得少、進食痛苦等現象,家長就要及時觀察寶寶口腔內的狀況,如果有異常,建議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

大運動能力落後

寶寶對大運動能力的掌握,是腦部、骨骼、肌肉等多方面發育的體現。一般來說,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具有一定規律性:如2月抬頭、4月翻身、6月獨坐、8月爬行、10月獨站、12月獨走。但需要提醒的是,寶寶個體之間有差異,掌握這些運動的時間必然有區別,並非完全以此為標準來衡量是否出現發育遲緩。

如何判斷寶寶對於大運動能力是否落後呢?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的0~6歲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發育評估」項目中,給出了關於對應月齡的寶寶大運動能力判斷指標:

寶寶大運動能力評估

3月齡俯臥時不會抬頭;

6月齡不能扶坐;

8月齡不會獨坐;

12月齡不會扶物站立;

18月齡不會獨走;

24月齡不會扶欄上樓梯/臺階;

30月齡不會跑;

3歲不會雙腳跳;

4歲單腳站;

5歲不會單腳跳;

6歲不會奔跑;

如果出現上述表格中的表現,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此外,定期體檢,進行生長發育檢測和評估,掌握寶寶的體格發育水平非常重要,這些體檢的時間節點與上表的月齡相對應,如下圖:

總結

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若發現有相關異常表現,建議及時諮詢醫生和檢查,寶寶早期的可塑性高,早些進行幹預矯正才能避免對以後健康的影響。另外,定期接受健康體檢,進行生長發育評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便於關注寶寶的身高、體重、認知、視力、行為、心理等多方面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流口水、運動能力差,生長發育異常信號不可忽視
    但除了身高體重,還有一些行為表現,也有可能是寶寶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發現和幹預~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首先要結合身高和體重情況來判斷。除了從身高與體重判斷,還有一些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家長們也不能忽視
  • 寶說話晚、流口水、運動能力差,這些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不可忽視
    寶寶的發育情況是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寶寶前期生長發育快,所以身高體重的變化比較直觀。但除了身高體重,還有一些行為表現,也有可能是寶寶生長發育異常的信號,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及時發現和幹預~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首先要結合身高和體重情況來判斷。生長曲線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比較客觀的反應。
  • 寶寶運動能力發育慢?這些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老話說道:「三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寶寶的成長已經總結出了一定的規律,家長們除了要關注寶寶的身高體重,還要注意他們在生長發育中的一些異常信號。當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這些異常,家長們可要警惕了:越早的對寶寶的大運動能力進行鍛鍊,能夠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例如爬行時就需要協調控制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這對大腦發育和四肢發育都有刺激作用。
  • 3-4個月齡寶寶生長發育特點,這些生長發育異常信號你了解嗎?
    豎頭時間更長;俯臥時,雙手能支撐上肢,有時可挺胸抬頭;可從仰臥位到側臥位;2、精細動作醒來的時候會揮動自己的手;有時候會看自己的手指;雙手能接觸在一起;手拿著玩具放到嘴裡探索;寶寶的雙手可移至胸前碰觸了,能有意識地抓握,且可以握穩手中的小物體了。會開始學著吸吮大拇指,這屬於3個月左右寶寶具備的運動能力。
  • 寶寶身高、體重長得慢,出牙晚、說話晚,是生長發育遲緩嗎?
    家長在關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適時拋棄自己的固有經驗和觀念,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生長。今天,小編就結合家長們最關心的一些有關「生長和發育遲緩」問題,說說家長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問題一:寶寶囟門閉合晚,是生長遲緩嗎?
  • 寶寶發育遲緩不可忽視,這10個表現需要警惕了
    發育遲緩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病態現象,是指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發育遲緩。另外,發育順序異常還可導致兒童提前發育,出現性早熟疾病等等。2,智力發育遲緩:研究發現,發育遲緩的兒童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其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3,語言發育遲緩:此類患兒表現為語言學習能力差,學語遲,吐字不清,不善表達等。
  • 寶寶為什麼老是愛流口水(流涎)?爸媽切不可忽視
    很多寶寶非常可愛乾淨,卻總是口水不斷,讓寶媽們苦惱不已,為什麼寶寶老流口水?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嗎?寶寶流口水該怎麼做呢?首先來看看唾液的相關知識,它俗稱為口水。是一種消化液,主要由唾液腺分泌口腔內分泌唾液的腺體,分為大小兩種唾液腺。
  • 寶寶發出這六大信號,是發育異常的表現,新手爸媽要警惕了
    儘管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不一樣,但絕大多數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符合這條經典的育兒口訣的。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年時間裡,生長發育的速度是驚人的,無論是身高體重的快速增加,還是大運動發育的快速發展,或是精細動作的不斷變化等,都會讓新手爸媽驚呼,寶寶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除了給父母帶來驚喜,很多父母也會焦慮,擔心孩子發育落後。
  • 1歲寶寶有這些表現,可能生長發育遲緩了,家長可別傻傻忽視
    如果1歲寶寶有這些表現,可能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家長可別傻傻忽視。不會跟著學發聲不管寶寶會不會說話,家長都應該多跟寶寶交流,到了一定時間,寶寶就會跟著學,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早,1歲的時候就會喊家裡人的稱呼了,但是不排除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晚,但是不管怎樣,寶寶都會跟著學發聲,不管清不清晰,寶寶都會發出一些模糊的音節,如果寶寶不會跟著學發聲,這也說明寶寶語言有些發育遲緩了
  • 寶寶沒吃飽危害大!9大判斷方法讓寶寶不挨餓
    此外,如果母乳實在不足,一定要給寶寶加奶粉,以此獲得更多的營養,否則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生長發育可以看出寶寶長期的營養攝入。如果寶寶身高正常,且生長趨勢按一定百分比增長,僅體重偏低,家長也無需焦急。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
    導讀: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孩子可要小心了
    門診有很多家長,一聽寶寶「肌張力異常」,就擔心緊張的不行,不斷地問我:寶寶肌張力異常嚴重不?是否是腦癱?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實際上,肌張力是肌肉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是肌肉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可以維持身體的各種姿勢和正常運動的基礎,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某些原因,寶寶可能會出現「肌張力過高」或者「肌張力過低」的情況,即肌肉十分緊繃或者特別鬆弛。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超過這個年齡就該注意了
    當周圍的孩子早已經說話說得清晰流利,而自己家的孩子卻「金口難開」時,作為父母心裏面肯定都是焦慮的。 而有些家長,對於寶寶說話晚的問題,卻還在盲目相信「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些安慰的話語,殊不知再不加以警惕,寶寶的語言發育開發就真的晚了。因此,作為家長,不要再一味的相信「說話晚的寶寶智商高」等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要知道世上可沒有那麼多的「愛因斯坦」。
  • 孩子說話晚什麼原因
    語言發育遲緩只是其中一項重要類別,是指在語言發育時期(0-6歲)的兒童因各種原因,導致語言能力不能達到同齡、同性別語言平均水平。也就是其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落後,甚至包括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滯後。發育遲緩表現及觀察辦法1.開口時間晚。
  • 智力發育異常的寶寶,有四個明顯的特徵,發現一個父母就該警覺了
    發育遲緩是指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其發病率在6%~8%之間,而智力發育障礙是指兒童時期大腦發育異常或沒有發育,智力沒有達到正常人水平,智商在70分以下,同時伴有社會生活能力的缺陷,多數是由於先天因素造成的。
  • 寶寶說話不清楚,和流口水有關係嗎?
    可能造成寶寶說話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正常的發育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智力、認知不斷的進步,很多都會趨於正常,但是一些諸如早產、滯產、新生兒缺氧、新生兒疾病、智力或認知障礙等,都可能造成孩子不開口說話或說話不清楚。
  • 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有位家長私信問,他的孩子說話晚,應從哪些方面找原因,恰好以前發過一篇這樣的文章,分享如下:兒童的語言發育,是和智力發育以及運動發育同時進行的,智力的發育直接影響語言的理解能力,口腔肌肉的發育使人兒童可以發出清晰準確的聲音,兩者又共同影響著語言的表達能力。
  • 寶寶發育遲緩,這些檢查項目一定不能少
    很多父母總喜歡用自己的寶寶去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唉,我兒子開口說話好像稍微晚了點,隔壁孩子和我兒子差2月,會說很多話了。」「聽說了嗎?比如:語言發育遲緩如果沒有在語言發育過程中完善發音和理解表達能力,語言問題就可能遺留下去,而且孩子還可能因為語言問題在幼兒園,小學受到排斥或嘲笑,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也很可能一直延續下去,甚至直到成年,很多成年人的語言障礙也多是兒童時期遺留下來的
  • 「先天愚型」寶寶在宮內有什麼特徵?孕期出現這些異常,可別忽視
    有的寶寶生下來便活潑聰明,但有的沒那麼幸運,他們一出生就「與眾不同」,命運坎坷。「先天愚型」又稱唐氏綜合症,是人們最早確定的染色體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智力及生長的發育落後。患有這種疾病的寶寶,通常都有特殊的面容,如眼距寬、眼瞼小、雙眼兩側向外上方傾斜、鼻梁低平等。同時,出生時的體重及身高比正常的嬰兒小,體格和智力發育均明顯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