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試!複試! 貓哥北大複試班來啦!
大家好我是JY學姐,距離大家考研初試結束也有十幾天了,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忐忑和煎熬,在此分享一些我去年這個時候的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希望大家都能度過這最後的等待期,迎來屬於自己的好成績!
(文章較長,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來看)
這篇文章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l 我現在要開始準備複試嗎?
l 現在到2月份出成績之前我不知道幹什麼怎麼辦?
l 我要聯繫導師嗎?
l 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研究生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和能力?
l 學姐你對複試有什麼錦囊嗎?
一般來說,出成績到正式複試之間還有20-30天的時間,在這個緩衝期內準備也完全來得及。假如你考完試感覺不錯,覺得複試穩了,那當然可以準備,有自信的也可以出成績後再準備。但是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處於「覺得自己可能可以參加複試,可能也不能複試」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我還是建議大家都準備一下,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複習專業知識、看看拓展書、看看英語、練習口語。
對於英語基礎不太好,或者口語表達、聽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以在現在突擊一下。推薦「每日英語聽力」和「可可英語」兩個手機APP,大家可以每天抽出一段時間來聽一下英語,可以先不看字幕,然後再多聽幾遍看字幕。
第二個問題,也是和同學們關係最密切的問題。我來說一下我作為過來人的建議吧。去年考完試,在放鬆了幾天之後,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等成績的焦慮,我的網易雲音樂年度記錄顯示,2019年1月6日凌晨4點我還在聽歌,就是因為實在太焦慮了。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試著完成之前一些因為考研暫時擱置的事,或者重拾自己一直想做卻未做的事:
我一戰等成績的時候也沒事做,我就報名了一個形體班,順帶體驗了一下零基礎芭蕾。二戰等成績的時候就整天出去玩,把上海想去的、想吃的東西都吃了,還看了很多電影。
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愛好,可以去進一步發展一下。比如去運動、去學一門樂器、學一門小語種等等。考完了大家肯定都不怎麼想學習,哪怕是天天追劇,我覺得也可以理解,想看就看吧,不要壓抑自己,可以把之前想看的劇一次補夠。
之前因為考研,很多同學都自動隔離了室友和朋友,考完了之後大家可以多和同學交流,看看同齡人最近在幹什麼,有什麼未來的打算,也可以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一下,留個後路。有什麼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也可以多和好朋友交流,不要害怕說出來,不要害怕袒露自己的弱點,不要什麼都一個人承擔。
(實名感謝我的好朋友,嘿嘿嘿~)
一戰的同學可能要準備畢業論文的開題,那也可以多何老師溝通,和老師商量選題,問問老師研究生相關的問題,或者萬一考不上的打算,都可以找信得過的老師或者輔導員聊一聊,當然那種只會冷嘲熱諷提不出建設性意見的就算了,只會讓你更焦慮。
如果實在壓力太大,身邊也沒有可以傾訴的人,可以去找一下心理諮詢。我一戰之後等成績期間找過,去了幾次之後因為貧窮就沒有再去。貧窮使我百病全消。
但是成績出來之後可能就要專心準備複習了,所以可能也不能實習太久,這個因人而異吧。
如果你覺得圖書館坐你附近的他or她還不錯,如果你對線上認識的研友充滿好感和期待,那麼,不要猶豫,不要等待,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去行動吧,從此再也不用為別人的愛情變成檸檬精了~
(有一些考研公眾號也會推出交友服務,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關注)
我覺得現在沒出成績之前不用,除非你很確定你一定能考上。開學之前我都沒聯繫過導師,出成績了之後,如果你能複試的話可以聯繫,但是你錄取進去之後也不一定就是分配到你發郵件的這個導師,選導師過程也比較複雜,所以我覺得可以不發郵件,當然這只是個人想法。
(部分老師的郵件見學院官網,想發郵件的可以發,注意措辭和禮貌)
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具備怎樣的素質和能力?這個問題太大太空泛了,我就列幾點吧,僅供參考,畢竟我剛入學,接觸的導師有限,這些話就是我的一家之言,你們姑妄聽之。老師經常會舉辦一些學術活動,這時候就希望學生積極參與,不然沒人多尷尬。所以,一個求知慾強、充滿好奇心的頭腦是很重要的。
很多學生可能會說,我本科不是名校,感覺在老師面前抬不起頭。老師們其實不太在意你過去的北京,畢竟北大是一個很包容的地方,就像海洋一樣。老師更注重的是你進入北大之後有怎樣的發展和進步。如果你過去有輝煌的歷史,那麼請你繼續保持;如果你過去的成績不盡如人意,那麼也請你不要自卑,努力縮小和優秀同學的距離,發掘出自己的亮點。
研究生上課或者學習中更考驗自主學習能力,有些老師的知識體系感覺還不如學生,所以你自學的速度肯定超過老師給你傳授知識的速度。研究生要有積極主動性,要明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而不是被動等著老師去發分配任務。
老師可能會舉辦一些活動,會有很多小任務交給你,這時候靠譜就顯得尤為重要。
日常可能在一些項目中會經常和老師有來往,這時候要充分交流,積極詢問,不要害怕交流,老師們人都很好。
這可能是很多人覺得不用強調的,但是最容易忽略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2019年我遇到過各種來諮詢的學弟學妹,大部分人都很有禮貌,但是也有少數人很奇葩。
不會說話,不懂禮貌、情商不高的人,請你們去買十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讀一讀OK?你如果讓我覺得不舒服,我是根本就不想回答你的問題的。
之前是沒想過複試成績,就是感覺把老師問的問題都認真回答了。就醬紫。那我就從人性溝通的角度,回答一下吧。
有些同學有一見到老師就害怕的綜合症,但是在複試的時候,老師問你問題大多是時候不是想要故意刁難你,他(她)就是想進一步了解你,給你一個進一步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可能也是想了解一下新的趨勢,補充一下知識,這總好過對你不理不睬吧,大家一定要把心態擺正,不要老師一追問就大腦一片空白,想奪門而出。
如果真的有難以應付的問題,那麼就大方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嘗試著說出自己的看法,再虛心向老師請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不要盲目和別人對比,然後無端給自己製造焦慮,真的沒必要。雖然我複試前也老愛打聽別人的表現,然後自己也很害怕,複試之前覺得自己沒戲了,最後一次模擬複試被問廣告相關的題目我答得不好,當時出教室,心都碎成玻璃渣了。
發現問題就趕緊彌補,不要瞎矯情難過。努力發揚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不要太擔心結果,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我英語不算特別好,考試之前自己模擬了一些問題,但是我不會自己把準備過的答案一字一句背下來,我記框架和關鍵詞,複試的時候再組織一下,記一些比較難的詞彙。
新傳專業相關的術語大家也可以去積累,百度搜一下就有很多總結的詞語。
去年考的是對英文新聞的了解和看法,基本上是很靈活的題目,大家也可以多看看國外媒體的英文評論,積累通用的觀點和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哪怕你很緊張,真的不會,也不要說「我不知道」,你應該努力調動你的全部知識,哪怕是相近的概念、相反的含義也可以試圖用上去解釋。說「我不知道」就是一種完全負面的態度,很容易給老師造成「高分低能」的印象,也體現了你的自卑,所以一定要努力嘗試,多說。這點我覺得也很重要,進場之前可以聽一些積極的音樂,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複試的時候不是「避短」,這是初試的思路,複試要做的是「揚長」,你要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以此感染老師、打動老師,向老師釋放出「我很優秀,你一定要錄取我」的信號。
我一直覺得這點是最重要的,複試的時候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可能所有老師都是黑臉,也可能老師一直在追問你,或者老師明顯對你表現出不耐煩或者負面評價,無論如何你都要頭腦冷靜,及時思考對策,而不是傻眼。
不要緊張,不要結巴,就像和你同學或者朋友交流這樣把自己的觀點娓娓道來,有條理有邏輯,儘量生動形象,言簡意賅地表述出來,不要一緊張話都說不清楚,要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說話可以輕鬆幽默,但是不要抖小機靈。
元旦快樂,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圓滿的成績!
考研真的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覺得複試沒戲,那麼早做打算才是上策,希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要一蹶不振,灰心喪氣。人生有高低潮,潮落之後一定會有潮起。
(我朋友的這句話我一直覺得很受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是之前從別的地方看到的,與君共勉)
● 時間
每周日下午2點。
● 地點
cctalk手機app或者電腦客戶端,註冊完畢後搜82297791頻道,繳費1元聽2020全年貓哥北大新聞傳播公開課!
● 精彩回顧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360度無死角答疑。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全方位無死角介紹。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命題老師研究。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20級貓哥書單微提示。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今年進複試的學生本科來自哪裡。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專題應該如何整理。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北大新聞傳播10個考察頻率最高考點。
北大新聞傳播各專業今年2019 各專業狀元經驗分享。
北大狀元們的經驗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