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沈寅峰和同學一起錄製武漢加油視頻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疫情發生,誰都不是局外人,這樣的『課堂』也能有收穫。」和許多留學生一樣,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商學院大三學生沈寅峰最近一周幾乎都「宅」在學生公寓裡,忙著上學校的網課、應對期中作業,但是,又和許多學生不同,身為雪梨大學學生會學生董事的他還忙著協調各學生組織募集和調動口罩、日用品、食物等物資,零利潤甚至無償提供給有需求的學生和當地社區,加入到公益互助戰「疫」中。
「和國內大學不同,雪梨大學的學生會其實是一個NGO組織。除了每學年要組織8到10個日常的大型活動、為學生就業提供指導,它還管理著學校餐廳、商店和學校200多個社團,每年的營業額有3200萬澳幣。有這樣的平臺基礎,我們也希望盡我們所能,為學校和社區的防疫貢獻綿薄之力。」沈寅峰說,雪梨大學學生會和該校的中國學生聯合會、澳洲中國留學生俱樂部合作,從國內募集了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提供給雪梨當地的同學,還和學校另外兩大學生組織——本科學生聯盟、研究生協會合作,為學生在線學習答疑解惑,提供課程指導。這幾天,他又在和其餘的董事籌劃一項新服務:應對新出現的生活物資緊缺狀況,利用學聯運營的商店、飯店庫存,為社區和師生提供平價物資包,物資包裡有牛奶、雞蛋、意面等生活必需品。
圖說:雪梨大學校長施邁克博士在校園「許願樹」上掛祈福卡,向中國和中國學生表達支持和祝福
沈寅峰說,2月初時,國內疫情形勢嚴峻,為了趕回學校籌劃開學迎新活動,他曾不得不飛去泰國待了15天再轉道雪梨,沒想到經歷了人在囧途後,又遇上了疫情的全球爆發。「今天是學校封校第五天了。家人也曾勸我索性飛回國,身邊也有不少同學已經回國,但是,我覺得,不僅學生會的工作等著我去做,也有未回國的國際學生和當地學生一起同心抗疫。」如今,曾有過春節上海隔離經驗的沈寅峰儼然成了同學們中的防疫「老法師」:怎麼做好自身防護,要做哪些物資儲備,學校和學生會也推出了知識問答晚會、抖音挑戰等網上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在中國發生疫情的時候,雪梨大學校長施邁克博士就曾在校園「許願樹」上掛上許願卡為中國祈福。他說:「雪梨大學是一個多元化的大家庭,中國學生是這個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員。我們對中國學生在這個艱難時期所表現出的堅強精神和勇氣感到敬佩。」據了解,雪梨大學已為受到旅行禁令影響的中國學生制定了多項財務和專家支援服務,包括提供遠程學習課程,線上學習支持,在線學習費用返還,減免費用等措施。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