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縣處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省之間,是日本國的一個行政區 ,以琉球群島為中心,由宮古諸島、八重山諸島等島嶼組成,眾多小的島嶼沿中國大陸圍成一個弧線,土地面積佔日本總面積的0.6%左右,在47個都道府縣中位於第44位。
衝繩縣富有獨特的自然環境,除了具有東南亞、中國、日本的民俗風情建築外,較日本本土更具有獨特的美式風情,有「日本的夏威夷」之稱,是空手道的故鄉。氣候溫暖宜人,是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區。經濟以旅遊業最為發達,由於處在太平洋的大陸架上,其附近水域魚獲豐富,漁業為衝繩人多從事的行業。
日本《平家物語》有關於阿兒奈波的記載,衝繩的琉球島民為玻里尼西亞移民和原日本人群居的後代,在南宋前屬於九州的南島地區,後獨立成為琉球王國。 中國明朝時曾引用臺灣的舊名單方面封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已經是在琉球分離出九州本土幾百年後了。因著水路之便,是鄰近國家的貿易樞紐。到了19世紀末年,琉球國已經被鹿兒島的薩摩藩收復。明治維新之後的1879年,琉球國被併入日本,同年設衝繩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美國佔領。1972年,美國向日本歸還琉球群島的施政權。
衝繩(原名琉球),位於中國臺灣和日本九州之間,毗鄰鹿兒島縣,東臨太平洋,西瀕東海,主要分為衝繩本島附近的琉球群島、宮古島附近的宮古列島和石垣島附近的八重山列島三個島嶼群,由琉球諸島、宮古列島、八重山列島、大東諸島等60多衝繩個島組成,共有152(釣魚島除外)個島嶼,島嶼從東北面日本九州以南向西南方向分布,直至靠近臺灣島,是一條島嶼鏈,全長1000多公裡。其範圍伸延至最北處為硫磺鳥島,最南是波照間島,最東邊是北大東島和最西邊的與那國島。約有40個島有人居住,居民大部分分布於衝繩島南部和中部。主島衝繩是一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島。境內有著閃著藍寶石光芒的海洋、白沙灘、美麗的珊瑚礁、各種亞熱帶植物和亞熱帶風光,周邊的海域被認為是世界頂級美景之一,有豐富的海洋生物,還有古老的文化傳統和文化遺產,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潛水觀光堪稱衝繩最吸引人的活動。經濟以旅遊業最為發達,遊客多以其熱帶風情和陽光與海灘為主題的休閒式旅遊為往衝繩旅遊的主要目的,另外,衝繩文化的獨特和神秘,亦吸引遊客前來衝繩來探訪古文化。由於衝繩在太平洋的大陸架上,其附近水域魚類豐富,故此漁業也為衝繩人多從事的行業。農業,主要種植甘蔗和熱帶水果、亞熱帶水果。航空交通成為衝繩縣對外界和對縣內的往來最主要的方式,其中對外最重要的是那霸國際機場,該機場位於那霸市。
歷史
衝繩本名叫琉球,明清時代它一直是中國的屬國。衝繩是日本搶奪後的稱呼,而琉球是中國明朝時期中國人為該群島取的名字。自古以來與中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保持緊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貿易,所以和日本本部的風俗文化、食物、材料、建築風格與日本有著很大的差異。15世紀初,巴志王統一琉球,受明朝賜姓尚,開始築首裡城。琉球的歷代國王都以進貢的形式與中日兩國開展貿易。琉球國在15世紀末時最為強盛。國王尚真王篤信佛教、禁止民間私藏武器、致力於發展貿易和振興文化。仿奈良縣的元覺寺建立首裡元覺寺,作為王家墓地。作為衝繩象徵的守禮門,是下一代的尚清王時代建造的。
1609年薩摩軍隊進攻並控制了琉球王國,為了繼續得到貿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讓其和中國繼續進行貿易。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設衝繩縣。二戰後,根據《波茨坦公告》第8條的補充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其他小島並未明確包含琉球群島,琉球群島暫時由美國代管。1951年日美籤訂的《舊金山和約》中規定日本雖擁有琉球的主權,但行政權歸屬美國。1972年(昭和47年)5月15日,美國將衝繩行政權交還予日本,但美軍仍然駐守其在衝繩建立的軍事基地至今。
衝繩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唯一被美軍登陸的直屬領土,在二戰後期,1945年美軍登陸衝繩,打敗日本守軍,而衝繩亦曾成立一個只有一星期的八重山共和國。戰後日本投降,日本被美國軍事佔領,衝繩由於戰略位置有,故此在1945年至1972年期間由美軍直接管轄衝繩。1972年美軍交還衝繩予日本,但美軍仍然駐守其在衝繩建立的軍事基地,佔用的土地達衝繩島面積的20%。
經濟產業
衝繩縣產業結構偏重於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在總產值中約佔3/4。衝繩縣旅遊業發達,獨特的海洋風光吸引著大批遊客旅遊度假。主要農作物有甘蔗、蔬菜、熱帶水果、花卉栽培等,傳統工藝主要有珊瑚製品、織物、陶瓷、漆器、玻璃工藝等。
風景名勝
首裡城:世界文化遺產,是著名琉球王國的王宮衛城。二戰時被美軍摧毀,1992年按照原規制重建。首裡城結構複雜,大致可分為外廓和內廓兩部分。外廓有歡會門、繼世門、久慶門、栧門等四座城門,內廓有瑞泉門、漏刻門、廣福門、左掖門、右掖門、淑順門、美福門、白銀門等多座城門。首裡城的結構與北京的紫禁城、漢城的景福宮和昌德宮十分相似,周邊還有王家園林龍潭、王家寺廟圓覺寺、國學孔子廟、弁財天堂等古蹟。
守禮門:首裡城牆外的樓門。其原型為中國的三間牌坊,掛著「守禮之邦」的漢字匾額球,極具唐風。城門是1958年復原的。守禮門,也是衝繩的象徵。
今歸仁城遺址:是14世紀琉球王國「三山時代」中的三山之一北山王的居城,為日本指定史跡。今歸仁城南北長350米,東西寬800米,是衝繩縣最大級別的城堡。
石垣島:八重山諸島的主島,是衝繩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每年夏季,石垣島海底有超過10匹以上的魚群,成群結隊穿梭於清澈的海水中,頗為壯觀。
西表島:衝繩境內僅次於衝繩島的第二大島,稱為東洋的亞馬遜,島上棲息著西表山貓特珍稀動物。乘坐水牛車遊覽西表島,是一項難得的旅遊體驗。
宮古島:是衝繩海域之美的代表。綿延7公裡、白砂遍布的前濱海灘,尤其讓人稱道。
竹富島:與石垣島相距6公裡。紅瓦屋頂是竹富島最大的特徵。島上還有漂亮的星砂(樣子像星星的砂狀海洋堆積物),不過因為遊客不斷的取走,致使白砂大量減少。琉球王朝時代,在島上設有八重山地區的政府機關——藏元跡。
渡嘉敷島:南北狹長,是進行潛水等水上活動的優良場。
多良間島位於宮古島偏西南約62千米的位置,距離八重山列島的主島石垣島約30千米。該島與其附屬島嶼水納島均屬於多良間村。全島面積19.75平方千米,為全衝繩縣第11大島嶼,周長16.4千米,島上最高點為北部的八重山眺望臺,海拔32.8千米。多良間島上產業以農牧業為主,多養肉牛,種植甘蔗和蔬菜,是個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優雅恬靜的地方。
萬座毛:坐落於衝繩縣國頭郡恩納村,位於高達20米的斷崖邊,與蔚藍的大海相對照,讓人嘆為觀止。「毛」是琉球方言,指的是大草坪。據說從前琉球國王尚敬到此曾發出感嘆「毛,可供萬人座」,意思這裡的草地,可以容納一萬人。
衝繩美之海水族館:2002年11月1日開幕,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生態展覽館及水族館,是衝繩本島北部地區最多人參觀的地方。
姬百合公園:公園中有著名的姬百合塔,紀念居衝繩之戰中死亡的219名女學生。公園內還種植著12萬棵的仙人掌。姬百合部隊是由衝繩師範學校女子部和衝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的學生和教師所組成的從軍看護部隊,她們為救助戰爭中的傷員而獻出了生命。
古宇利島:位於衝繩本島北部,緊鄰屋我地島北端的一處離島,半徑約1Km,周長約8Km。
2005年,古宇利大橋開通,將古宇利島與屋我地島連接了起來。
島內分布著特色各異的海灘,來此淺灘享受海水浴的遊客打破了離島的平靜,而來這裡自然海棠近距離觀賞珊瑚、熱帶魚的遊客也不少,這裡同樣也是影視劇常來取景的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