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專業大學生畢業包分配,考核期滿給編制,為何違約人數增多?

2020-09-11 何時明月夜

近年來,隨著高考擴招政策的普遍實施,大學生入學率逐漸提高至80%以上,但這也造成了畢業生數量增多、競爭壓力大、找工作難的局面。即便如此,一些熱門在就業崗位已經飽和的前提下,每年仍有大量考生報考,而醫學類專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考生和家長心目中,醫學專業是一個「香餑餑」,就業前景廣闊,工作收入穩定而且福利待遇還高。事實上醫生的待遇確實讓人羨慕,不過卻有一個前提,能夠享受如此好待遇的醫生,至少也要在縣級以上的重點醫院上班。所以,很多醫學畢業生即使擊破腦袋也要進入縣級醫院上班。

也正因為所有畢業生都想去縣級、市級甚至是省級醫院上班,才導致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逐漸走向沒落。但是,目前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非常需要那些肯紮根農村,為農村醫療服務的醫學生加入。因此,為緩解農村就醫難、醫學人才匱乏的局面,「定向公費醫學生」政策便順勢而生。

所謂「定向公費醫學生」一般是由省財政負責承擔在校生的學費和住宿費,並為他們發放生活補助,但學生畢業後必須前往指定的農村醫療機構從醫,並且還要服務至少4年的時間,期滿合格給編制。這一切都要籤訂協議,如果違約則需償還相關費用。

聽起來,「定向公費醫學生」政策充滿了誘惑力:上學不僅不花錢,還有生活補助,最關鍵的是畢業就分配工作,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後還給編制,每一條都讓其它專業的考生羨慕不已。所以,該政策一經實施便受到了考生的歡迎,報考人數非常多。

能夠招收「定向公費醫學生」的院校都是省內「專科醫學院」和「普通本科醫學院」,所以,這些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便大幅度的提升,有的醫學院校甚至超出二本線上百分,直逼一本分數線!

可是,當這些定向公費醫學畢業生後,卻紛紛選擇違約,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醫學生主動放棄這麼好的待遇呢?編者認為有以下2點原因。

一、農村工作環境差。

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所以工作地點都在農村鄉鎮。鄉鎮醫院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福利待遇都相對比較差,而且醫療器械的配備很不齊全,甚至連一些常規的檢查都無法進行。估計,這種環境與這些畢業生們的期望值應該有很大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從醫,自身的水平和素質很難得到有效提高,也無法為今後的晉升提供有利的幫助。所以,農村工作環境差是該類大學生違約的重要原因。

二、把「定向公費醫學生」當作跳板

醫學是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競爭壓力也很大,成績不突出的考生根本無法被醫學院錄取,所以,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定向醫學公費生」政策,這樣或許還有機會考生一所醫學院校,讀一個醫學專業。

所以,一旦他們考上雖然也會籤訂協議,但會在畢業時不服從安排,也不去規定的基層醫療機構報到上班,轉而去其它地方工作,因為他們已經取得了醫學專業的畢業證。不過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這佔用了名額農村醫療人才的名額,沒有達到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目的。

所以綜上所述,農村工作環境差與畢業生的期望值落差太大,以及想把該政策當作一個跳板,是定向公費醫學畢業生違約的兩個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至今仍包分配的兩大專業,畢業就有編制,就是工作環境差
    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醫院、教師、國有企業等單位上班,在那個高等人才奇缺的年代,基本上大學畢業就能分到工作,並且還可以提供編制。新世紀到來後,每年新畢業的大學生人數急劇攀升,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國家取消了「畢業包分配」政策,由畢業生自主擇業。
  • 以前大學生畢業「包分配」 為何現在不再適用了
    大學生就業難目前是高等教育面臨最嚴峻的問題,很多父母也都在想,如今他們的孩子如果「包分配」的話該多好,最起碼不用為工作問題而犯愁。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從1996年開始,在1998年後開始大規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製度。
  • 教育部:這類大學生免學費包分配,直接給編制,工作「鐵飯碗」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預計2020年大學畢業生達到870萬左右,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考公、考編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名額少,報考人數多,競爭壓力大。但是,有一類大學畢業生不需要擔心就業問題,畢業之後國家包分配,最重要的是直接給編制,擁有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它就是公費師範生。何為公費師範生?相信很多人對公費師範生不是特別了解,另一種俗稱是「免費師範生」。
  • 教育部:該專業畢業生必須100%有事業編制,你知道嗎?
    現在我們提到大學生畢業工作包分配的事情時,很多大學生竟然由衷地羨慕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現在我國大學生的人數一年比一年高,在2019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834萬;而且在202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又會達到另一個高潮。就是因為現在大學生的數量增多,所以現在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 這些高校免學費,畢業包分配,學生卻不願報考,理由很真實
    而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增多,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成了一道難坎,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成為了一種常態,屢屢碰壁,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是很多學子的真實寫照。在這種狀態下,有的同學就會羨慕長輩們當年工作包分配的年代,那時候的大學生很值錢,靠著一紙文憑完全不用為找工作發愁,不像現在這麼艱難,用人單位在進行人才篩選時需要考核的標準越來越多。
  • 畢業包分配且有編制的4類高考招生,考上就是鐵飯碗,2021年考生可關注
    現在大學生畢業找工作,多半是憑藉著自身學歷和能力來競聘崗位,可每年大學畢業人數高達800多萬,競爭非常激烈,相比211/985高校畢業生,普通院校的本科生競爭力較低,而且就業的好與壞,跟專業熱度也有非常大的關係,比如軟體工程、大數據、人工智慧、能源動力工程等專業就業率高達95%以上,令人羨慕。
  • 我國除了軍校,這些大學包分配,畢業就有「鐵飯碗」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天就來看看我國除了軍校,這些大學包分配,畢業就有「鐵飯碗」!
  • 這4類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可直接入編,畢業就能端上「鐵飯碗」
    對於現今社會,能夠包分配的學校真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需要在畢業之後自己找工作,所以現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很多學生都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所以想選擇一個能夠包分配的「鐵飯碗」的工作。小剛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家庭,在他高考後,他的父母就開始研究該給他報一個怎樣的大學才能夠有一個好的出路。
  • 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不再「包分配」?這三點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不再「包分配」?這三點原因很現實在以前大學生畢業是包分配工作的,直到現在依然有學校在延續著這一傳統,可是,大部分高校卻都不再包分配工作,這其中的原因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就為大家來揭秘一下這其中的小秘密。
  • 那些「包分配」的高校和專業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高達874萬,人數創歷年新高,但受疫情影響,許多大學生面臨就業難。撇開疫情影響,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是一年比一年嚴峻。自從1999年我國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後,絕大部分普通高校就取消了大學生包分配製度。這標誌著我國高校正式開始以市場為導向的大學生培養模式。
  • 這5種大學生,上大學住校不花錢,畢業包分配有編制
    高考考上大學之後,通常情況下,多數大學生都會選擇住校。一般情況下,上大學住校,都要交住宿費。住宿費的標準,有的大學是800元一年,有的大學,一年的住宿費是1200元。最近,也有一部分大學,學生住宿需要花費好幾千塊錢一年。但是,如果你是以下這5種大學生,上大學根本不需要交住宿費。
  • 大學畢業想包分配?目前還有2種方法,畢業就能抱上「鐵飯碗」!
    眾所周知,以前我國人才十分缺乏,所以大學生畢業都是包分配的。那時候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對於自己的工作並不用怎麼擔心,畢業後都能被分配到國家單位,抱上鐵飯碗。然而,隨著我國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國家對包分配政策進行了調整,大部分學生不得不在畢業後走向市場尋找工作。
  • 這兩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國家包分配,各類「鐵飯碗」可供選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本科大學的不斷增多,讓很多公民都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也正因為本科大學的增多,普通本科大學生比以往更多了。不再是幾十年前那樣,一個村裡倘若出了一個大學生便會舉村同慶。
  • 工作不用愁,畢業包分配,這些大學提供從上學到就業的一條龍服務
    隨著大學生數量日益增多, 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即使考上大學,甚至是重點大學也不能夠保證畢業後就可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業成為廣大考生報考志願時重點考慮的因素,所以一些在就業方面具有優勢的學校很受廣大考生歡迎,特別是一些目前還實行包分配政策的高校,雖然可能並非「985」「211」「雙一流」大學,然而由於其在就業方面所具有的先天優勢也得到了廣大考生的追捧,下面就來盤點一些目前我國究竟還有哪些類型的高校實行
  • 專科生的「春天來了」,三年學雜費全免,畢業就分配工作
    不過,隨著山東省教育廳的一則通知,專科生終於迎來了「春天」,不僅免除三年的學雜費,還發放生活補助費,更重要的是畢業之後直接分配工作。其實,該政策與公費師範生差不多,都是免費入學,每月還有生活補貼,畢業後直接包分配,根本不用發愁找工作,畢業後就給分配工作。這項利好的新政策便是「公費專科醫學生」。
  • 警校畢業生不包分配,通過相關考核,才能實現「分配」
    在就業形勢頗為嚴峻的當下,不少大學生處於畢業就失業的狀態,所以有很多人都羨慕那些考取了警校的學生,畢業即可就業,沒有那麼多的煩惱。然而,警校不包分配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只有通過相關考核,才能實現「分配」,不再是畢業後就分配當警察。
  • 現在大學為何不再繼續「包分配」制度?3點原因十分現實
    現在大學為何不再繼續「包分配」制度?3點原因十分現實在曾經的那個年代,如果誰家出了一名大學生,那麼鐵定的,以後就是體制內的人員了。因為那時候的大學採用的是包分配製度,也就是說只要進入大學,除非自己不想幹,否則學校都會給學生安排好工作,並且在當時的社會來說,工作收入還挺高。截止目前為止,只有極少數大學仍舊沿用包分配製度,絕大多數大學已經逐漸放棄這一制度。那麼,這是為何呢?其實,從現在大學生畢業人數我們就可以看出。
  • 畢業包分配,還有事業單位編制的免費醫學生定向培養!@填志願的你...
    畢業包分配,還有事業單位編制的免費醫學生定向培養!@填志願的你,考慮下?「5+3」免費醫學生讀書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補助生活費,畢業後進入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基地接受為期三年的規範化培訓,培訓合格後由嘉定區衛健委統籌分配至本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享受事業編制待遇。穩定的待遇、良好的發展前景,讓不少學生和家長心動。
  • 2020畢業生包分配,但給鐵飯碗編制都不要?網友:身在福中不知福
    2020畢業生包分配,但給鐵飯碗編制都不要?現在就業形勢不景氣,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一本畢業生在家待業的也多了去了,如果畢業生能夠有一份安穩,待遇不錯,並且還在體制內的工作,絕對是家人的驕傲!但是,也有人包分配工作,卻不要鐵飯碗!
  • 唯一不帶「師範」2字的部屬師範大學,畢業包分配有編制,圖書館要搶座
    唯一不帶師範2字的部屬師範大學,畢業包分配有編制,去圖書館學習要搶座。 對於大學的名字,有一定的規律,有的是按照學校所在地名起的,比如石河子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有的是按照學校所在的方位起的,比如西北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還有的是以學校擅長的專業起的,比如北京航天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北京電影大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