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市場的文旅融合路徑

2020-12-18 騰訊網

牧青按語

市場在哪裡,文旅融合的方向、路徑和方法就在哪裡。文化來源於生活,要高於生活;旅遊是去體驗生活,要歸於生活。基於這個判斷,文旅融合的結合點在於生活,方向、方法和路徑也一定是趨於生活。

目前有兩大群體:一種是所謂文化人,追逐陽春白雪,甚至是一種純粹的、藝術性的文化,這必然是小眾的;另一種是單純的「觀光+遊樂」,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了,直到現在還是這樣,大多是鬧哄哄地跟團走,這部分客群還沒有上升到生活化旅遊層級。應該說屬於大眾市場,但未來肯定要迭代升級,慢慢向生活進發,而休閒、度假、慢旅遊就是其最基本表現形式。

文化人不要太清高,既然想搞旅遊,就不要一味就文化而做文化,靠近生活才接地氣、接市場,否則,就仍去搞你的藝術、歷史、考古、地理研究吧。生活化旅遊市場形成,既需要一個發育、發展過程,也需要慢慢地培育和助推。當然,旅遊者需要市井風情、人間煙火、下裡巴人的俗生活,同樣也需要雅而靜、小而美、炫而酷的時尚生活。(馬牧青)

文 | 任國才

文旅融合,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已經開始。中國第一批接待外國遊客的旅遊景區,包括北京故宮和長城、敦煌莫高窟、西安兵馬俑、杭州西湖等等,幾乎都是依託中國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的旅遊產品。相比自然山水旅遊,這些具有強烈中國文化符號和深厚中國文化內涵的文化旅遊產品,更受外國遊客的歡迎。這是入境旅遊的市場選擇。

2018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在機構上實現了文化主管部門和旅遊主管部門的融合。兩年多來,從文化和旅遊部到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到地市州文化和旅遊局以及區縣市文化和旅遊局,原來的文化幹部和旅遊幹部在意識上正在融合。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讓文化市場主體(各類文化事業單位和文化企業)和旅遊市場主體(各類旅遊企業)彼此融合發展,如何從市場角度逐步實現文化和旅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

行業痛點與發展困惑

1.文化產品的痛點:專家叫好市場不叫座

傳統文化市場主體生產的文化產品,主要追求藝術性和專業性,對市場需求的研究相對忽略,一些文化產品曲高和寡。常規文化產品給人的印象是「不接地氣」。

2.旅遊產品的痛點:市場叫座專家不叫好

傳統旅遊企業生產的旅遊產品,主要追求市場效應和經濟利益,「什麼產品遊客喜歡、企業有錢賺,就開發什麼」。為了順應旅遊市場需求的變化,快速迎合大眾市場的旅遊需求,一些旅遊產品低水平重複建設,部分旅遊產品粗製濫造,逐步落後於中高端旅遊者快速提高的審美情趣和精神文化需求。常規旅遊產品常被批評為「沒有品位」。

3.如何理解旅遊市場與文化市場的關係

傳統旅遊市場以大眾市場為主,特點是快節奏嘗鮮,往往是異地化(外來遊客)消費,旅遊消費者追求互動與體驗,簡單而言:「好看、好玩」。

傳統文化市場以精英市場為主,特點是慢節奏細品,往往是本地化(本地居民)消費,文化消費者講究薰陶與感悟,簡單而言:「細嚼、慢品」。

文化市場和旅遊市場相對獨立,但也有交集,這個交集就是文化旅遊消費市場,即外來遊客中對目的地文化產品有偏好且消費文化產品的客群。這一客群既包括付費觀看目的地演出、展覽、劇目的遊客,也包括免費參觀目的地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的遊客。這一客群逐漸壯大,使目的地文化產品得到更大規模的市場支撐,也為目的地文化產品走到更為廣闊的異地市場奠定了基礎。

基於市場主體的文旅融合優秀案例

1.文化向旅遊融合的案例

典型案例:北京德雲社、天津名流茶館

北京德雲社在傳承傳統相聲藝術的基礎上,加入時代元素和現代故事,形成廣受年輕人喜歡的新派相聲,逐漸成為北京的文化旅遊名片,很多喜歡相聲的年輕遊客到北京必看「德雲社相聲」,部分相聲迷甚至為了聽德雲社相聲專程到北京,也讓德雲社的大本營——原天橋樂茶園成為北京文化旅遊網紅景點。

2.旅遊向文化融合的案例

典型案例:杭州《宋城千古情》、北京《功夫傳奇》、桂林《印象·劉三姐》、武漢《知音號》

《宋城千古情》是為了解決上世紀90年代杭州市夜間旅遊產品不足問題,依託杭州城郊的南宋主題公園——宋城景區,專門為國內外旅遊者打造的旅遊演藝節目。不同於傳統劇院上演的演藝節目,《宋城千古情》旅遊演藝主要是針對外地遊客的。該旅遊演藝節目選擇杭州最具知名度和識別度的地方文化故事進行創作,全劇包括《良渚之光》《宋宮宴舞》《金戈鐵馬》《西子傳說》《魅力杭州》五個片段,並用先進的聲、光、電科技手段和舞臺機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現方式將良渚古人的智慧、宋皇宮的輝煌、嶽家軍的忠烈、梁祝和白蛇許仙的千古絕唱表現得淋漓盡致,帶給觀眾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同時,充分考慮旅行社組團的時間要求和遊客的欣賞習慣,每場演出控制在60-70分鐘,能夠保證旅遊旺季一天演出多場,提高場館的使用效率,提高演出的經濟效益。時至今日,杭州《宋城千古情》已經成為杭州市重要的文化旅遊名片,《宋城千古情》的出品方宋城集團也發展成為中國旅遊演藝的領軍企業。

基於市場主體的文旅融合方法與路徑

1.文化資源的旅遊產品化開發

對還沒有產品化的地方文化資源(如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特色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名人、重要歷史事件),從面向旅遊市場、服務旅遊者的角度,按照旅遊產品的開發思維進行創作和開發,產品表現形式包括:文化旅遊演藝、文化旅遊景區、文化主題樂園、文化旅遊節慶、文化體驗活動等。如張家界《天門狐仙》旅遊演藝,取材「劉海砍樵」的傳統民間故事,通過旅遊演藝的方式對民間故事進行演繹和展示,受到旅遊者的歡迎。

2.文化產品的旅遊市場化開發

針對已經開發出來的文化產品(如文化劇目、文化節慶等),在過去的只面向文化消費市場和面向本地市場的基礎上,主動面向旅遊消費市場特別是主動吸引外地文化旅遊消費群體,從而實現外地市場與本地市場的兼容、文化消費市場與旅遊消費市場的兼顧。如明星演唱會、經典演出劇目等。文化產品的旅遊市場化開發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一是開發旅遊版本的文化產品,如同樣的文化劇目面向旅遊市場時,可以縮短節目時間(旅遊演藝的最佳時長為60-80分鐘)、提煉重點(突出遊客最耳熟能詳的故事和題材)、增加互動(讓演員與遊客互動、讓場景與遊客互動、甚至讓遊客也成為臨時演員),成為旅遊版本的文化劇目。2018年,蘇州市依託世界文化遺產滄浪亭開發了夜間沉浸式精品演藝——《浮生六記》(清朝蘇州文人沈復和芸娘的愛情故事和生活經歷),票價1680元/人,每場演出只能接待30名觀眾,觀眾絕大多數是蘇州本地的精英文化人和高端政務商務客人。2020年,滄浪亭對面的可園開發了面向大眾的文化演藝——《浮生記》,時間進行了壓縮,票價也下降到100多元,每場可以接待200人。如果說《浮生六記》是精品文化版,《浮生記》就是大眾旅遊版。

二是增加文化產品的旅遊衍生消費,如文化衍生品創意開發、文化衍生品展示銷售。上海迪士尼小鎮內的迪士尼劇院,常態化演出迪士尼經典劇目《獅子王》,在劇院的大廳,有專門的主題商品區,展示和售賣與《獅子王》IP相關的各類文化衍生品,包括《獅子王》碟片、T恤、筆記本、水杯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絕大多數觀眾在觀看演出的前後,都會在主題商品店選購《獅子王》的主題商品。

3.旅遊資源的文化包裝與故事演繹

傳統的自然山水型景區,如果只見山水沒有人文,絕大多數遊客難以產生共鳴。可以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元素(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地方民俗等),進行故事演繹和文化包裝,賦予自然山水以文化內涵,讓自然山水「除了好看之外,還好聽、好品」。如給地質公園的特殊景觀取名、編寫加入文化故事的自然景區導遊詞,可以讓旅遊資源更有魅力,對遊客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杭州西湖之所以在中國眾多西湖中獨領風騷,是因為有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和景觀(斷橋殘雪)、蘇東坡和王超雲的詩詞(《飲湖上初晴後雨》)。新疆天山天池之所以比全國其他天池更有魅力,是因為有周穆王與西王母的傳說故事。

4.旅遊產品的文化營銷與文化再開發

很多旅遊景區之前是純做旅遊和遊樂,缺乏文化底蘊和持久生命力。可以按照文旅融合IP思維,對旅遊產品的文化體驗進行開發和提升,打造成為文旅IP。如浙江嘉善大雲鎮開發雲寶IP,再以雲寶IP衍生開發文化產品(如雲寶音樂劇、雲寶少兒讀本、雲寶動畫片等)和旅遊產品(雲寶房車營地、雲寶科普體驗館、雲寶主題旅遊商品等)。

浙江烏鎮,論資源本底,是古鎮中的精品,位列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但如何在江南六大古鎮中脫穎而出?2007年,烏鎮邀請劉若英擔任代言人,「來過,不曾離開」的口號,突出了古鎮的休閒文化與安逸生活。2010年,烏鎮成為嘉興市首家、浙江省第4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實現了江南古鎮到5A級旅遊景區的華麗提升。2013年9月,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共同發起烏鎮戲劇節,國內外最新的戲劇在古鎮相聚和碰撞,為古鎮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和時尚氣息。時至今日,烏鎮已經舉辦了7屆戲劇節,烏鎮戲劇節已經成為烏鎮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的戲劇愛好者來到烏鎮。2015年,烏鎮新建的木心美術館落成開放,常態化展出從烏鎮走出去的現代著名文化人木心的畫作。木心美術館增加了古鎮的藝術內涵和文化體驗項目。古老的烏鎮,現代的藝術,本地的居民,外來的遊客,烏鎮的旅遊與文化在新時代實現了更深度的融合。

文化和旅遊融合,讓文化多一點「煙火氣」,讓旅遊多一點「文化味」,基於市場角度的文旅融合,循序漸進,潤物無聲。市場主導的文旅融合,不在乎速度,而在乎效果;不在乎數量,更在乎質量。這樣的文旅融合,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更有生命力的文旅融合。

來源:奇創旅遊集團(kchance_sh)

作者:任國才,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

原標題:基於市場主體的文旅融合方法與路徑

圖片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授權

相關焦點

  • 廣東中山三鄉鎮橋頭村:探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橋頭村努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目前,村中已初步形成以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以橋頭村文化中心周邊為基地,以玻璃書屋、小琅環公園、橋頭村古村落、橋頭村稻田等地區為輻射閾限,連接雍陌村、古鶴村、白石村等具有名人故居、三鄉特色景觀的古村落的全域文旅融合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三鄉鎮的城市生活品質,擦亮了三鄉鎮的文化名片。
  • 第三屆進博會「國際文旅健康高峰論壇」聚焦文旅健康融合
    論壇邀請了文旅健康相關政府部門代表、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等,圍繞「文旅健康引領經濟雙循環」為主題,結合當下5G、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就新形勢下文旅健康融合發展、產業創新、賦能升級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文旅融合興嶺南
    今年初,廣東出臺《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建設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實施嶺南特色文化傳承利用工程,成為其中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廣東探索出的一系列文旅融合新模式、新路徑,令傳承千年的嶺南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生機。
  • 2020中國文旅地產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探索中國文旅地產發展新路徑
    疫情之下,很長時間裡文旅消費需求停擺,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人們壓抑已久的文旅消費需求得到釋放,文旅消費逐步復甦。新時代、新需求、新業態層出不窮,對文旅地產也提出了新的命題。  百強開發商企業中,已有超50%布局文旅地產領域,但國內文旅地產開發模式還尚未成型,大多文旅項目均處於探索期,如何平衡文旅與地產,在文商旅融合基礎上實現地產的轉型升級?
  • 天津市和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二是示範「文旅融合」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洋樓建築中相繼建立郵政博物館、利順德博物館等22家文博展館,新建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設立每年5000萬元繁榮文化旅遊發展引導專項資金,先後扶持郎朗天津城市藝術之旅、開心麻花劇場等34個文旅項目落戶和平。三是示範「商旅並舉」的產業升級模式,提升改造金街商業步行街,成為全國首批高等級商業步行街創建單位、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
  • 和平區開啟全域旅遊新路徑:文旅融合 商旅並舉 景城一體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
  • 溫州文旅融合加速提檔 消費升級助力「雙循環」
    在浙江上下「率先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的行動中,溫州文旅湧現出了一批新品牌、新業態,為新發展格局添動能、加馬力。激活新業態,拉動新消費對於文旅市場來說,這是特殊的一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拿什麼樣的新業態吸引消費者?
  •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文旅融合激發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臨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文旅發展新業態,「親情沂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文旅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遊客在景區遊玩。(資料圖)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體驗拓片製作過程。
  • 數字文旅融合,讓山西的「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作為一種新動能,文旅場景的數位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必將是一種時代趨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中國正在處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必將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企業就要尋找新動力,發現新市場,研發新產品。讓遊客從中獲得幸福感。
  • 文旅融合風口下的新文創探索
    不過近幾年也有故宮文創這樣的文旅融合經典案例誕生,但依然是極少數。就目前中國文旅發展的現狀而言,文旅融合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文旅融合沒有深度,僅停留在淺層理解和行動上。文旅融合太淺顯,沒有可推敲的內涵,以及發人深省的文化張力,是目前文旅融合項目存在的通病。
  • 揮毫潑墨 描繪文旅融合新圖景
    5年來,焦作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太行山區旅遊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鄭焦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高標準謀劃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極開展創建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焦作特色的旅遊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文化是旅遊最好的資源,旅遊是文化最大的市場。
  • 華僑城:以文旅融合為軸,賦能多元旅遊業態
    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消費市場日益強大流通方式創新發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和市場供給端長足進步,消費熱點由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的實物消費向體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消費轉變。在旅遊消費方面,居民出行方式多樣化程度不斷提高,旅遊市場環境日趨改善,相關消費需求旺盛。
  • 縣域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樣本
    項目組在深入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澤州全域發展現狀問題,提出了文化活化、城旅融合、IP引爆三大策略,重構澤州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推動澤州全域旅遊創新發展。,有力地促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策劃組織鄉村藝術節、清爽夏日祭、珏山賞月節、新年賀歲集四大品牌節慶,做足四季體驗活動,活化常態化活動,聚集人氣,引爆市場。二、城旅融合:產城人文融合發展澤州將文化旅遊作為城市運營發展的一種手段,融入丹河新城的建設,結合生態人文環境打造,導入文旅休閒業態,激活新城商氣,實現城鄉交合互補,人文生態融合。
  • 文旅融合新時代,「非遺+旅遊」的新模式探索
    在文旅行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傳統的觀光旅遊已經難以滿足旅遊者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文旅消費供給側改革亟待推進,產品和服務亟待豐富。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動下,「以文促旅,以旅興文」已經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發展路徑,而什麼樣的文化資源可以開發成為叫座又叫好旅遊產品?
  • 我省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從增加優質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遊領域數位化發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等方面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省文化旅遊部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重點工作,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我省將抓緊編制「十四五」規劃、黃河文化等專項規劃。在加強文物遺址的保護利用,提升考古能力水平的同時,實施非遺整體性保護,積極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
  • 文旅融合發展的鄰水實踐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聯動,融合提升,文旅產業迸發出喜人的發展勢頭,綻放出多彩魅力。 高位推動 激活文旅融合動力之源 鄰水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獨特風光。
  • 華僑城:以文旅融合為軸 賦能多元旅遊業態 ——在2019國際旅交會...
    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消費市場日益強大流通方式創新發展——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和市場供給端長足進步,消費熱點由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的實物消費向體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消費轉變。在旅遊消費方面,居民出行方式多樣化程度不斷提高,旅遊市場環境日趨改善,相關消費需求旺盛。
  • 「十四五」國有文旅集團發展的十大趨勢
    一、功能發生根本性轉變「十四五」期間,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有文旅集團作為政府投融資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弱化,更多的國有文旅集團將以市場化主體的身份參與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競爭力的培育將成為「十四五」期間國有文旅集團改革發展的重要突破領域。
  • 文旅融合發展 抒寫亭城畫卷
    的美景令人陶醉今天,亭城內外繁花似錦今天,皖東大地更加嫵媚 文明滁州,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同為新中國71華誕慶生四百多萬滁州人攜手奮進,把理想放飛今天,滁州文旅人歡聚在此共同見證滁州文旅融合的發展履程江淮分水嶺風景道等「十大」文旅項目加快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文旅項目風景道首批旅遊形象標識設計成果交付使用 宣傳營銷亮點紛呈「春遊江淮請您來」 輸送稿件全省第一文旅融合新樣板《品遊滁州》出版創新開展「醉美滁州邀您遊」網絡直播 市場管理提質增效加強綜合執法
  • 朱國賢來德清調研文明創建文旅融合工作
    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來我縣專題調研文明創建工作和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情況。縣領導敖煜新、周志方參加。今年11月,德清成功躋身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在縣級城市中排名第一。他要求德清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進一步找準發展路徑,繼續做好文旅融合、體旅融合、農旅融合、數旅融合文章,將莫幹山這一寶貴資源保護好、傳承好、開發好、利用好。調研中,朱國賢還詳細了解了德清深挖環境、人文等資源,堅持市場化運作、創新性運營的高端民宿發展模式。他指出,德清以文旅融合為重點發展旅遊業,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這樣的做法值得推廣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