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最喜歡的一個公眾號發了新的一期節目:
最剛猛的漢字
這期節目的科普內容是沒有問題的,非常的好。但是,在嗶哩嗶哩的熱評下,就有一個人提出了他的邏輯疑點:(我原文複製)
Nulll_Official
說一句:《說文》關於「隹」的釋義是錯的,可以找到反例:鵪鶉無尾,兩字的形旁卻都是鳥,這說明「鳥」也可以表示短(無)尾鳥。許慎可能是受到了「鶉」和「隹」語音較近的誤導。
閩語廈門話稱鴿子為「隹」:ka-tsui55,可以作為旁證說明「隹」可能是指鴿子。
拉丁語的鴿子是turtur,臺灣南島語言排灣語的鴿子是tjurtjur,都來自鴿子叫的擬聲,故而「隹」的古音來源也可能是擬聲。「隹」沙加爾-白一平上古漢語擬音作*tuj。
來自安卓客戶端1小時前114回復
潛水的妖哥回復 @Nulll_Official :沒有,我只是覺得你這個邏輯不對,不能說給個反例就判一個對錯,因為對古代文字的釋義本來就沒人能做到滴水不漏,只能說是大概而已。要拿少數反例來做文章的話,這世界上的文獻估計得少90%吧
如果你不懂甲骨文的邏輯和後世演變的規則,那麼,你會覺得這個nullofficial說的好的道理。
但是,真的是這樣的麼?
下面的內容,是我的反駁:
這期視頻一開始就解釋了,鳥和隹都是象形,象形的誰,那種鳥類,其實是不知道的。這個需要根據當時的生活和觀察條件來舉例。所以,用鵪鶉、格子甚至蜂鳥這些特定鳥類作為範例,就是邏輯謬誤,有個評論已經指出來了。反例本身就是邏輯問題。
同時,用特定等地區的讀音來解釋也是邏輯問題。因為甲骨文和之前的文字讀音,本來就是有疑點和變化的。用外國文字的讀音來解釋更加就是牛唇對馬嘴。舉例本身就有問題,那就是,你為何不用義大利法語來說鳥?
這期視頻中有一個字,鸛,你看,它畫圖是突出了眼睛。你不能說鳥或者隹,或者其他鳥都沒有眼睛,只能說,它畫圖突出了特定的一個物種。
後世很多物種和文字,是在特定邏輯和讀法上造字的。屬於兒孫輩。用兒孫輩解釋祖輩的甲骨文,就是邏輯問題了。
同理,還有很多字可以作為反例,比如,燕,雁,就不是鳥了麼?不,他們是,只不過。甲骨文的發明人,但是畫圖,就是花了一個「隹和鳥」。所以,排名第一的熱評,自己是沒搞懂甲骨文和演變的邏輯。然後用錯誤的邏輯發現了問題。
其實在昨天我也發了一個類似的文章:
不要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西方
於是,我們借用這2期內容,說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
當你不懂中醫的思維方式和治病方式,突然用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門派的理解,去解釋和理解中醫,是不是問題很大?
換句話說,中醫的思維方式和治病方式,只有從古代醫經:內經,難經,傷寒,本草中去尋找。你用西藥的方式,西方思維方式,或者後世自己揣摩的方式,就有很多問題。
我個人承認,也一直再解釋,中醫的確漏掉了很多物理現象和自然規律,但是,那不是他的問題,可是,利用錯誤的方式去解釋和強行解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對於甲骨文,我們研究的,一定是,為何古人寫書,例如馬,龜,等等,作圖的方式,竟然是豎立的視角。我們也要研究為何甲骨文金文,演變為篆書隸書,就變味了。同時,青華九變也揭示了很多的「久借不還」的現象。這才是正規的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式。
同時,我們還發現,因為古文(甲骨文)和文字造字模式,是圖形模式,於是,他們就可以疊加。疊加本身,不會引發很多的錯亂。這個和表音文字是不一樣的。這個才是研究象形文字應該做的事情。
同理,研究古代醫學也是一樣。你要去完善某些物理現象,去補充醫經的邏輯,去把辯證中的邏輯給完善好。而不是強行用化學或者細胞學,去解釋古中醫。
邏輯不一樣,思維不一樣,用A強行解釋B或者C,都是極大的問題。這個是學者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