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以前都是比誰的標題比較厲害,動不動就將區塊鏈3.0掛在嘴邊。他們常用的手法是將某個比較突出的指標,跟市面上的主流的公鏈做一個對比,然後得出一個預先設定好的結論。很少有文章能夠客觀、全面的對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公鏈,給公眾一個直觀且具備公信力的結論,今天我們就是要打破這種行業陋習,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公鏈做一個橫向的比對,直觀、客觀的告訴你公鏈之間差距到底在哪?
參賽選手:
第一代公鏈:BTC(區塊鏈之父)
第二代公鏈代表:ETH、EOS
第三代公鏈代表:polkaDOT、VDS、PT公鏈
劃代的標準:
第一代公鏈:主要是將區塊鏈從理論到落地,比特幣是公認的第一代區塊鏈的代表;
第二代公鏈:主要目的是探索區塊鏈應用的可能性,ETH是其中的代表,EOS雖然聲稱是第三代公鏈但是其範疇應該屬於第二代公鏈的加強版;
第三代公鏈是在第二代之上,普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附帶更有價值的技術型公鏈,比如VDS共振,或者polkaDOT 高超的跨鏈革新,PT公鏈的全鏈兼容模式與超高吞吐量。
對比的四大維度:
公鏈共識:公鏈創新性的核心指標,直接影響到公鏈的性能及安全性,滿分五顆星;
公鏈的使用場景:主要體現公鏈的商業價值,是衡量公鏈商業前景的重要依據,滿分五顆星;
公鏈的TPS:代表公鏈最大的潛力上限,滿分五顆星;
公鏈的影響力/成績:代表公鏈對區塊鏈行業的貢獻價值,滿分五顆星。
這四個維度主要考慮的是公鏈的實用性,關注的是商業價值本身,因為筆者認為生產力是衡量技術的唯一標準。
BTC(第一代公鏈):
共識:POW(工作量證明機制)這是目前為止安全性及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一種共識,缺點是效率較為低下,因其作為POW的首創者,我們還是要給出4顆星的好評。
使用場景:數字貨幣(支付、轉帳、資產管理)雖然BTC是目前共識最高的數字貨幣但是用途單一,我們給出2.5顆星的評分。
TPS:每秒僅能處理7筆交易,這也是目前制約BTC普及的最為核心的因素,這個屬於初創階段的技術妥協,我們只能給出1.5顆星。
影響力:區塊鏈之父,數字貨幣開創者,這個一定要給出滿分5顆星。
綜上所述,第一代公鏈的平均得分為:3.25顆星。
ETH(第二代公鏈)
共識:POW(工作量證明)與比特幣一致的共識機制,優缺點也基本雷同,不同的是,ETH加入了對抗礦機的算法,算力的分散性上更強並且ETH2.0時代將引入DPOS的見證機制,綜合來看能給到4顆星的評分。
使用場景:在應用上ETH堪稱無敵,擁有目前行業內最大用戶群體及開發者團隊,曾經誕生過像加密貓、FOMO3D、DEFI這樣的爆款甚至準殺手級應用,是區塊鏈領域的應用之王。給滿分5顆星。
TPS:在升級到2.0網絡之前,ETH的TPS只能停留在每秒30筆的區間內,屬於較弱的範疇只能給出1.5顆星。
影響力:第二代區塊鏈的代表,給出4顆星。
綜上所述,第二代公鏈ETH的平均得分為:3.625顆星。
EOS(第二代公鏈):
共識:OPOS這是在POW之外開創的另一套全新的共識,完美的迴避了POW共識低效率的缺點但是自身的安全性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加上有中心化的「裁判機制」存在,使得EOS鏈上的DPOS一直在行業內褒貶不一,現階段只能給出3顆星的得分。
使用場景:得益於共識的改進使得EOS擁有適用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也曾經出現過像素大戰之類的爆款應用,但是受制於CPU資源昂貴的租用費用,使得開發者越來越遠離EOS生態,已經很久沒有誕生新的爆款應用,所以只能得2.5顆星。
TPS:開發之初的EOS號稱百萬並發,目前實際測試是3800筆一秒,對於前面兩條公鏈來說有突破性的進步,得分5顆星。
影響力:上線之初曾經帶來一大波熱潮,而後遲遲沒有爆款應用,生態日漸凋零,影響力2顆星。
綜上所述,第二代公鏈EOS的平均得分為:3.125顆星。
polkaDOT(第三代公鏈)
共識:NPOS這是一種更新的共識,在DPOS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雙確認機制讓節點的作惡難度更大而且成本也更高,同時又兼顧了公鏈性能的實用性,給4顆星的得分。
使用場景:polkaDOT提供的是跨鏈的中繼鏈模式,自身定位是連接不用公鏈的高速公路,目前來看實用場景還是比較缺乏真實的需求,polkaDOT也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給3.5顆星。
TPS: 每秒的處理1000筆的鏈上交易,兼顧了安全與效率算是比較理想的成績,綜合得分4顆星。
影響力:影響力只局限在小部分技術探索的社群區內,給出2.5顆星的評分。
綜上所述,第三代公鏈polkaDOT的平均得分為:3.5顆星。
VDS(第三代公鏈)
共識:pow機制,由於缺乏強大的算力作為支撐,安全性跟公鏈的性能基本上都不能兼顧,只能給出1.5顆星。
使用場景:自帶共振的機制,毫不誇張的講VDS是2019年最火的公鏈,曾經在行業內創造了萬人空巷的盛況,不得不說是一種實力,給4.5顆星。
TPS: 官方標註是60000筆每秒,但是缺少一個實測數據,沒有辦法做評價只能給1顆星。
影響力:曾經的爆款項目如今已經是時過境遷了,生態沒有形成前共振的熱點就已經全部熄滅,只能給出1顆星。
綜上所述,第三代公鏈VDS的平均得分為:1.875顆星。
PT公鏈(第三代公鏈)
共識:DPOS+SPOS,雙共識這是最新的區塊鏈研究成果的應用,有效平衡了安全跟效率以及去中心化三者之間的矛盾,接下來可能成為主流,這裡可以給到4.5顆星的高分。
使用場景:自帶跨鏈、量子計算機對抗、首創多幣種聚合礦山挖礦模式,並且PT公鏈是目前唯一零預挖,零預留,零手續費的公正存在。使用場景相當廣泛並且帶有未來屬性,是一條具備長遠發展潛力的公鏈,PT公鏈剛剛上線不久,目前生態還遠遠不夠健全只能給到4顆星。
TPS:主鏈常態下4000筆一秒的處理速度算得上優秀,但是PT公鏈還隱藏了加力模式,一旦啟用分片機制可以有高達十萬筆每秒的處理速度,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目前只能按照常態來打分給出3.5顆星的成績。
影響力:作為一條公鏈,PT雖然具備了很多新的技術研究成果在模式上也有不少的創新,近期在歐美地區也是聲名大噪,但是目前基於剛剛萌芽的狀態,暫時只能給2顆星。
綜上所述,第三代公鏈PT的平均得分為:3.5顆星。
總結一下,從得分來看,老、中、青這三代的公鏈的得分記出乎筆者的意料,第二代公鏈目前仍然是主流應用的首選平臺,技術成熟、開發環境友好、用戶教育成本低都是第二代公鏈的優勢。但是作為後發的第三代公鏈,普遍得分都不高,這裡面有一個明顯的規律就是第三代公鏈的技術目的非常明顯,於是出現偏科的現象,部分主打功能甚至能夠接近滿分而其餘部分卻得分比較低。
比如說筆者非常看好的PT公鏈。作為後發者,PT公鏈有著區塊鏈圈首創的去中心化Dpos+Spos共識機制;高安全,高私密,高效能,高擴容,支援兼容與跨鏈技術,更可簡易進行多元技術開發;創新聚合礦山挖礦效能銷毀機制,有效改善傳統挖礦分配機制的缺點,杜絕投機玩家,增加共識參與率等等技術以及模式上的創新。但是又受制於後發者本身的弱勢,生態正處於萌芽期、各種創新機制沒有充分的時間交給市場去檢驗,所以只能遺憾的給出較低的評分。
但是,評分只能作為參考並且是作為當前具體環境之下的一種參考,隨著時間的推移,公鏈生態不斷起起伏伏,用戶遷移、爆款出現、技術迭代等等,筆者還是相信類似PT這樣兼具技術優勢及模式創新的公鏈能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就像PT的白皮書說的那樣,一起慢慢變富,前提是你做對了選擇。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