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子中心男主任
寶寶剛出生,新手爸媽基本是手忙腳亂的,寶寶一哭,完全不知道是要餵奶了?還是該換尿布溼了.......全程純靠蒙,自己累的慘兮兮的,寶寶也被折騰壞了。其實帶娃是有技巧的,作為寶爸寶媽,只要懂一點寶寶專用的嬰兒語言,就能輕鬆愉快地自己帶娃了!
1、癟嘴:表示要求。寶寶癟起小嘴似受到委屈,往往是啼哭的先兆,這實際上是大人沒有及時滿足他要求的體現。父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要求,適時地去滿足寶寶的需求。
2、抓頭髮:寶寶頭皮癢。寶爸經常抓頭髮,可能是頭皮發癢。寶寶的頭髮若是很清潔,那麼寶媽就要檢查寶寶的頭上是不是長了疹子;寶寶生氣了:寶寶抓頭髮或許是剛剛寶媽惹寶寶不高興了,媽媽需要尋找寶寶不高興的原因,滿足其需求。
3、揉鼻子:可能過敏了。一般過敏性鼻炎會鼻癢、鼻塞、打噴嚏,但周歲以內的寶寶只表現出較強烈的瘙癢。所以若寶寶不停地揉鼻子,還齜牙咧嘴,那很可能是過敏了。寶媽要儘快找出過敏源,防止寶寶二次過敏嚴重。
4、揉眼睛:寶寶困了。寶寶想睡覺時,或剛醒來還沒睜眼時,會覺得眼皮發沉;寶寶眼睛發炎了。若寶寶使勁揉眼睛,揉得通紅,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睫毛、眼淚,寶寶的眼睛有可能發炎了。
5、咬人:寶寶長牙。長牙時牙床腫脹發癢,咬人可以緩解不適。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專用的磨牙膠,或者乾淨柔軟的布讓他咬。寶寶突然咬人後,不要做出太激烈的反應,否則會讓寶寶覺得很有趣,從而強化他咬人的行為。
6、咧嘴笑:表示興奮愉快。一般寶寶的笑來得很快,大人常發現四周並沒什麼變化,寶寶就已經牽動嘴角,笑容驟現了。
7、吐氣泡:表示光吃牛奶已不能滿足寶寶,該給他加吃米粉了。4-6個月大的嬰兒唾液腺的分泌量開始增加了,所以口水相應增多,吐泡泡的機會增多,嚴重的還會流涎。
8、紅臉橫眉:表示要大便。寶寶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後臉部發紅,有明顯的「內急」反應。這是要大便的信號,父母應立即解決他的「便急」之需。
9、吮手指:表示寶寶的牙齦癢了,要刺激它一下。吮手指是嬰兒智力發育過程中的重要裡程碑之一。吮手指也是寶寶重要的心理安慰劑。寶寶往往在自己的某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以吸吮手指作為安慰劑來穩定自己的情緒。所以媽媽在確保寶寶的手是乾淨的情況下,不用去幹預他的動作。
10、睡覺時搖頭:寶寶太熱了。寶寶睡覺時不安穩,小腦袋總是左搖右晃,媽媽摸一摸寶寶的額頭和頸後,溼乎乎的有汗,那就說明寶寶熱了。汗液粘在頭皮上很癢,所以寶寶只好搖頭解癢了;寶寶可能缺鈣。房間溫度適宜,穿戴也不厚,但寶寶還是出汗搖頭,那很可能是寶寶缺鈣了。
十種「嬰語」,寶媽要謹記哦,這樣帶寶寶時就會很輕鬆的。
我是小編,請關注我,了解更多相關科普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