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陰山就是天狗,天狗為何食月?它又為何吐出來?

2020-12-15 周聊昔憶

陰山:天狗

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從章莪山往西行三百餘裡,就到了陰山,陰山乃是陰氣淤積之地,靠近就會發現,這裡總是瀰漫著無形的不知名的霧氣,使得這裡的天空就算是太陽當空照的天氣也顯得有些黯淡。這裡鮮有草木,偶爾看見幾株草木也是全無半點綠色,無精打採的樣子好像快要枯萎了一樣。

山上生活著一種野獸,它的名字喚做「天狗」,可是它的樣子卻更多像是狸貓,頭部也非常有特點,與渾身的灰黑色不同,它的頭部是白色的。靠近陰山很遠的地方,就能聽見它那別具特色的「榴、榴、榴」的叫聲。

雖然它的樣子很醜,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雖然它總是呆在陰山這個陰沉沉的地方,可是如果你聽到了它的叫聲,你卻應該道一聲「有幸」,因為將來你可能不會再遇到什麼兇邪之事,且再危險的時候也總能逢兇化吉。是故:「天狗,御兇之獸也」。

陰山濃鬱的陰氣使得這裡到處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可是,沒有一個鬼怪敢離開陰山,鬼怪們也是有苦說不出,相對於它們,天狗才是「外來戶」。不知何年何月,天狗就來到了陰山,並且憑藉自身的闢邪之力把所有鬼怪都圈在陰山內禁止它們離開,據說,是天帝不忍鬼怪們作亂,所以派遣「天狗」前來管制它們。

幾乎每年總有那麼兩天,」太陰幽熒「從月亮中醒來,釋放出積攢已久的月光給大地,對於那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魎來說,這就像給它們加了一層滿級的BUFF一般,每到這種時候,總有些不開眼的妖怪憑藉月光的加持意欲挑釁」天狗「的權威。

雖然天狗的實力十分強悍,可是妖怪中也不乏強者,總有幾個強大的鬼怪潛逃出去,天狗就會去追捕。天狗追捕捉妖怪的聲勢極大,一眼望去,遮天蔽日,又因為這些追捕總發生在」望日「的夜裡,所以,天狗從天而過遮住了月亮就好像把月亮吃掉了一樣。並且,這些逃跑的鬼怪們會沿途製造火災,水災,旱災,蝗災等等一系列的災害,而人們卻總是看見天狗的龐大威視而不見鬼怪,所以認為這些災難都是天狗吞食月亮帶來的。又因為鬼怪們飛行極快,原始人類們誤認為那是流星,彗星,所以有時也會認為是流星、彗星帶了來災難。有時也把流星、彗星們當做天狗。

不過,部分鬼怪們的潛逃成功卻害苦了外面的妖怪,後來每年的「望日」,天狗就會出去搜捕鬼怪,且不論這些鬼怪是否屬於陰山。以至於在天狗離開陰山之前,天地間的鬼怪談狗色變,有些妖怪甚至下心理陰影,有時候見著普通的凡狗也嚇得逃離。

為了驅逐天狗,讓它把「吞食」的月亮吐出來,人們選擇了和對付年獸一樣的辦法,敲鑼打鼓製造聲響,燃放鞭炮,製造火光等等,實際上,等天狗路過之後,月亮就會重新恢復,但人們卻認為這是它們把天狗嚇跑了。不過,這樣做也不是全無功效,有些妖怪們驀然見聽到這樣的聲響,以為天狗追來了,就離開了村莊部落,使得村莊部落免受妖怪的侵害。

不過,陰山周圍的幾個部落可不敢這麼做,以妨惹怒天狗,但天狗從來不會理會他們,他們反而覺得天狗是在照顧他們,沒有給他們帶來災難,慢慢的,天狗成了陰山周圍部落共同的圖騰信仰。

據說這些同樣信仰天狗的人們後來聯合了起來,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部落。

白澤說

望:通常指舊曆每月之十五日,一般每月這一天的月亮最圓。「月食」一般發生在「望日」前後。

朔:通常指舊曆每月之第一日,朔日當天的月亮稱為朔月,又稱新月,一般是看不見的。 日食一般發生在「朔日」前後。

月食:當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運行到在同一條直線上,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這便是月食。(據專家預測,今年下半年的月食大約發生在7月17日早上四點左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記一下到時候看看)

天狗:常見的有一下三種說法:

諦聽:地藏王菩薩的通靈神獸,相傳原本是一種白犬,代表著忠誠和智慧。禍鬥:南部少數民族的天狗,相傳是一隻黑犬,為流星墜地而生。盤瓠: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相傳是一隻五色花犬,曾幫助遠古高辛平定戎狄之亂。月食記錄: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月食記錄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記錄,其次是中國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記錄。

月食的五個階段:正式的月食過程一般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天狗以及天狗食月的故事不僅僅中國有,在非洲,人們也認為月食是天狗食月。關於月食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給大家看看。

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衝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幹戈為玉帛。

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不少教育專家都提出,要看一看山海經,因為書中的神話故事,表現出了中國人面對困難時,不怕輸、不畏神的抗爭精神,和自力更生的發展精神,比如說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等。這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讓中國一直強大至今。

大人的讀物,孩子的玩伴

雖然《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內容,與現在的生活現實有很多大相逕庭的地方,但現在仍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探究歷史人文風俗,了解世界地理樣貌,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閱讀《山海經》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對古文獻的駕馭能力,因為《山海經》裡有很多神話故事,孩子對這些很感興趣,就會耐著性子讀下去,學起古文來,也更輕鬆了。

因此還是很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的,它不是一本小說,而是先祖留下來的上古地理歷史書,是探索古世界的一個好方式。它並不是單純的神話,其中很多山川河流都是有據可循的,甚至裡面的很多鳥獸都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也無法在腦袋裡面描繪出書中記載的地理方位記載。

因此,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相比於一邊拿著工具書查閱釋義,還不如閱讀這種自帶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還有導讀,注釋,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能幫助我們盡情的體驗《山海經》裡面的神奇。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般地領略它的神奇,它還貼心地附上了插圖。

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地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包括書中記載的一些地理方位古地圖,它也給我們畫了出來。

一本僅需要,只需要48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天狗可吞日和月,何為「天狗」?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可以御兇。《山海經·大荒西經》又載: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從《山海經》中這兩段記載可以發現天狗一詞似乎存在衝突。西山經的記載可以看出天狗是一種瑞獸:陰山有獸,長得像狐狸但是頭是白色的,名字叫做天狗,它的聲音像「喵喵」,天狗的存在可以抵禦兇險。而大荒西經則相反,是為兇獸:有毛髮為紅色的犬只,名字叫做天犬,一旦它出現天下就會有戰亂。
  • 狗年遭遇天狗食月,天狗究竟是什麼?——天狗的六個版本
    上古神話版——楊戩哮天犬古人常把月蝕現象看作「天狗吃月亮」,中國最早的天狗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天黑了,嫦娥見丈夫還未回來,就出來看看。誰知剛出門,身體便隨風飄動,門外的獵犬黑耳眼見嫦娥偷吃仙丹,獨自升天,就吠叫著撲進屋內,它聞到香味,便一爪抓翻了鍋,把剩下的人參湯舔盡,然後朝天上的嫦娥追去。嫦娥聽見黑耳的吠聲,又驚又怕,慌忙躲進月亮裡。而黑耳毛髮直豎,身體不斷變大,一下子便撲了上去,一口把嫦娥連著月亮吞了下去。當時玉帝及王母娘娘正在天宮賞月,忽見天色昏暗,連忙派夜遊神一探究竟。
  • 從蛤蟆吞月到天狗食月——以月食為例,傳統月食觀念為何會轉變?
    但是反觀如今的社會,老人們所說的月食都是天狗食月,他們都認為月食是因為天狗把月亮吃掉了,這與以前的蛤蟆吞月有著很大的差距,而且如今也很難再聽說到蛤蟆吞月這樣的觀念了。那麼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又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 解密《山海經》:神獸天狗,除了吃太陽,還曾下過地獄?
    《山海經·西山經》中說,陰山中有一種上古怪獸,形狀如同狐狸,頭白色,名字就是天狗,叫聲如同水車,可以抵禦兇邪。之所以能夠被封神,關鍵在於三國和晉代的兩個文人。第一個就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任臣,他在給天狗做注釋的時候就開始跑偏了。《山海經》任臣註:「大荒中有赤犬,名曰天犬。又太白星化妖,星名天狗。」
  • 天狗來自於我們的山海經,卻在日本被更多人熟知,它們有什麼不同
    他們的某些形象和事跡都能夠在中國的文獻故事中找到痕跡。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國家的文化受到我們的影響。比如說同為天狗,在中國《山海經》裡的天狗和日本傳說故事中的天狗,在形象上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據《山海經》裡的記述,「陰山,有獸焉。
  • 天狗其實是可以御兇的吉獸,同樣可以御兇的,山海經中還有幾種
    陰山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野貓卻有著一個白色腦袋,名稱叫天狗,它發出的叫聲與「貓貓」的讀音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蕃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翼望山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只長著一隻眼睛三條尾巴,名稱是讙,發出的聲音好像能賽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黃疸病。《山海經·西山經》:「又西行三裡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 奇門遁甲是如何來解釋「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的
    易經的道理,就是自然事物的道理,並不神秘。那麼這篇文章我將通過「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兩個天文現象,從易學的角度進行解析。據說今年會有6次日月食現象,4次月食,2次日食,而在即將到來的12月14日—15日印度標準時間晚上的7:03分到第二天的中午12:23分會出現今年最後一次日全食天文現象。
  • 別被誤導了,讓我來告訴你天狗吃月、天狗吞日的天狗究竟是什麼
    傳說中天狗吃月,天狗吞日。這天狗到底是什麼東西?關於日食和月食相傳最多的是下面這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戾,為人好惡。他母親包了狗肉包子給和尚吃,玉皇大帝震怒,把他母親變成惡犬投入地獄。目連潛心修煉,成為地藏菩薩,放出他母親。
  • 山海經裡的天狗,它的原型非常兇猛,現在卻活成了瀕危物種
    在《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這個天狗,就是後來傳說「天狗食月」中的天狗最初的版本,經過多年的神話演變,天狗終於喪失了它本來的面目。
  • 「天狗食日」為何被視為不祥之兆?有意思,原來古人這麼看待自然
    久而久之,古人就發明出了許多關於天象的卦象,他們認為有的天象會帶來好運,有的天象會帶來黴運,而「天狗食月」「天狗食日」正是所謂的不祥之兆。那麼古人為何認為「天狗食日」是不祥之兆?首先梳理一下何為「天狗食日」,這種跡象是如何形成的。「天狗食日」今人稱之為日全食。
  • 神話傳說天狗能吞食日月?您並不知道它的出身,和唐僧的師兄有關
    在我國的神話體系中,一直有著天狗吞食日月的傳說。通過科學的解讀,現如今人們大多知道了,天狗吞食日月是兩種叫做日蝕和月蝕的天文現象。天狗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被定義成一隻可以避兇驅邪的野獸。在《山海經·西山經》就曾對它有過詳細描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也作榴榴),可以御兇。這句話的意思為:在一個叫做陰山的地方,有一隻野獸,它的樣子像是長著白色頭顱的狸子一樣。發出貓貓叫聲的它,可以抵禦兇邪。現如今人們大多把二郎神手下的哮天犬定義為天狗。而晉代郭璞卻將天狗定義為犬星。
  • 在日本,天狗是怎樣的存在?
    天狗這個詞很可能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可見在這裡天狗是可以御兇的吉獸。不過到了漢朝天狗已經變為了彗星和流星的代名詞。
  • 《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西王母、窮奇、崑崙山、畢方、天狗、帝江
    一、《山海經》中的西王母:西王母住在玉山,一座多玉的山中,據考在今新疆和田市。西王母的形貌像人,長著豹一樣的尾巴,老虎一樣的牙齒,善於長嘯,蓬散著頭髮,頭上戴著頭飾,它掌管著天上災疫和五刑殘殺。二、《山海經》中的窮奇:形狀像牛,身上的毛如刺蝟身上的刺一般,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吠聲,能吃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惡神,專門獎惡懲善,(注意不是懲惡揚善!)包庇奸人,它能聽懂人話,聽到有人打架就過去,並將有理一方的鼻子咬掉;聽說誰忠信誠實,就吃掉誰;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就會捕抓野獸送給他,以鼓勵他多做壞事。
  • 天狗食月的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天狗吃月亮的月食現象
    天狗食月是古人對「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簡稱。  月食是指:當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軌道運行位置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因為陽光被地球所遮閉,月球處於地球陰影的區域無法反射陽光。在地球上觀察,會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 十二萬五千五百隻,日本的天狗為啥這麼多?
    接下來咱們繼續聊「妖界」的下一個妖——天狗天狗在日本廣為流傳,人人皆知,傳說它喜居深山老林之中,神力無窮大,它有一把扇子,稍稍一揮呢,就能將那種千年老樹連根拔起。天狗在日本傳說有著非常多樣的法力,且數量眾多,在《天狗經》中就共計有十二萬五千五百隻。相傳這些天狗的鼻子越高法力就越高,鼻子最高的天狗還被稱為「魔王」,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神話故事:天狗食月
    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有很多關於月亮的傳說,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等,記得小時候有些小夥伴耳朵後面會長裂口,傳說中是因為他們用手指月亮被月亮割耳朵,所以小時候家裡老人是不允許小孩子用食指指月亮的。
  • 天狗食月的神話故事中天狗是誰,不是哮天犬,竟是人變得!
    天狗食月的神話故事中天狗是誰,不是哮天犬,竟是人變得!說起月亮來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吧?因為月亮實在是為太多人熟知了,科學家證明月亮其實是太陽的倒影,而我們每年的8月15中秋節都要賞月吃月餅,那你聽說過一條惡狗把月亮也吞了的故事嗎?相傳,月亮會被一條惡狗給吞吃掉,也就是月食。
  • 郭沫若的《天狗》詩通篇雜亂無章,專家們卻把它捧上了天,為何?
    對於這本詩集,名家們給予了高度讚揚,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便是詩集中最有名的一首《天狗》。對於這首詩,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第一句:「我是一條天狗」,說實話會用如此直白語氣寫詩的文人不多,郭沫若先生是開了先河了。
  • 甘肅蘭州發現精美洮河奇石「天狗望月」
    這方「天狗望月」,高20公分,寬16公分,厚7公分,為洮河黑色卵石類型,表面光滑,石質堅硬。該石黑底白畫,畫面清晰,尤其是鬼斧神工般的構圖和奇巧生動的畫面,既有中國畫風的寫意,又有西洋油畫的寫真,意境無窮,耐人尋味。
  • 《陰陽師》裡極其自我的大天狗,在日本是妖怪與人文的象徵
    首先,天狗的形象最初源於中國的《山海經》,在這裡面的天狗形象,就是狐狸般的動物,是可以抵禦災禍的吉獸,他們在山中棲息,並沒有翅膀,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流星。《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可以御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