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天狗望月」,高20公分,寬16公分,厚7公分,為洮河黑色卵石類型,表面光滑,石質堅硬。該石黑底白畫,畫面清晰,尤其是鬼斧神工般的構圖和奇巧生動的畫面,既有中國畫風的寫意,又有西洋油畫的寫真,意境無窮,耐人尋味。 縱觀該石,你會發現一輪明月正從雲中穿過,線條勾畫出的遠山簡潔而又冷竣,孤獨的狗兒臥在山腳下並回頭企望著穿雲破霧的月亮,不知在想什麼……此情此景,無一不讓人想起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中的「天狗望月」。其實,中國的「天狗」**早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原文是:「陰山……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如文中所述,**初的天狗是可以御兇的吉獸,但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日本**早關於天狗的記載見於《日本書紀》,也是用來比喻彗星和流星。而這種史書記載中像「狸」而「白首」的動物,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
傳說中的二郎神有一條狗,名叫「嘯天犬」。有一天,二郎神帶著它到黃山上觀人間美景。黃山上雲海壯麗,古樹參天,景色醉人……「二郎神」看著看著就把去月宮參加嫦娥生日宴會的事給忘了,後來天空閃過的一道佛光才驚醒了他,「二朗神」急急忙忙縱身飛上月宮時卻把「嘯天犬」忘在了人間。於是,「哮天犬」它便眼巴巴瞅著月亮期盼著主人……一天天過去了,**後它就變成了現在黃山上那方「天狗望月」的石頭!對此今人有詩讚曰:
情態自若峰頭臥,
炯炯有神雙眼開。
春夏秋冬常望月,
遙盼嫦娥下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