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母豬留種有必要嗎?從7月銷售數據看生豬產能恢復時間!

2020-12-20 水產頻道


  近期,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生豬養殖企業披露了7月生豬、商品豬銷售數據,價格上漲明顯。


  溫氏股份7月銷售商品肉豬173.23萬頭,銷售均價17.37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0.23%、11.35%,同比變動分別為2.10%、36.88%。


  牧原股份7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16.01元/公斤,比6月份上升4.91%。


  新希望7月份銷售生豬31.34萬頭,環比變動45%,同比變動82%。商品豬銷售均價15.84元/公斤,環比變動2%,同比變動28%。不難發現,部分豬企7月生豬銷售價格依然在上漲。


  牧原股份7月的商品豬銷售價格是今年新高,6月價格為15.26元/公斤。但另一個現象同樣值得留意,牧原股份7月生豬銷量為68萬頭,是今年最低。而5月、6月,牧原股份的生豬銷量均維持在80萬頭以上。生豬銷量環比下降的還有金新農。


  「銷量數據減少在銷售月報裡披露了。」牧原股份有關人士表示,主要是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預留後備種豬所致。金新農也基於後期豬市可期採取惜售策略,加大了留種和放養的力度。從這點來看,豬企對後市看好。


  從業績上看,生豬養殖企業都在二季度打了個翻身仗。根據此前的業績預報,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65億元至虧損1.45億元,下降幅度為109.78%至84.35%。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淨利潤虧損5.41億元,同比下滑了497.64%。可見牧原股份第二季度盈利明顯,減少了上半年的虧損額。


  正邦科技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虧損2.8億元至虧損2.5億元,下降幅度為46.64%至30.93%。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淨利潤虧損了4.14億元,可見正邦科技第二季度也是盈利。


  生豬價格逼近歷史高點,上市豬企受投資者追捧


  事實上,受益於供需結構,豬肉價格目前仍然處於上漲趨勢,且正在衝擊歷史高點。


  查詢Choice統計數據發現,7月28日,全國大中城市生豬平均價格為18.71元/千克。生豬價格歷史高點是在2016年6月中旬形成,當時最高達到了21.05元/千克。今年豬肉價格上漲還是來得比較快,今年2月,生豬價格還維持在12元/千克左右。半年時間不到,生豬價格已突破了18元/千克。


  根據農業農村部2019年第31周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監測周報,部分地區生豬存出欄量明顯下滑,養殖戶和規模養殖場看漲情緒濃厚,出欄生豬積極性下滑,供應減少支撐生豬和豬肉價格上漲。「我感覺現在比較缺豬,養殖場那邊價格上漲比較高,幅度也比較大。」西南某大型屠宰場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象徵養豬盈利的豬糧比同樣上升。截至7月28日,全國大中城市平均豬糧比價為9.17:1,同樣向歷史新高逼近。業內看漲邏輯還是在能繁母豬數量的下降,能繁母豬決定生豬未來的供給。


  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全國能繁母豬為2368萬頭,較5月同比下滑。豬肉價格上漲的背景之下,相關上市豬企迎來了投資者追捧。牧原股份自6月底之後重啟漲勢,8月5日,股價更是一度創造了歷史新高的80.55元/股,市值目前已超過了1500億元。此外,溫氏股份、新希望等公司股價都在近期大盤調整中保持相對強勢。


  產能恢復時間難測


  對於牧原和天邦「增加預留後備種豬」的解釋,農產品期貨網特約分析師徐洪志表示不怎麼讓人信服。他認為,牧原公司的能繁母豬存欄在70萬頭左右,足夠支持2019年的擴產計劃,完全沒必要再動三元母豬留種的腦筋,而天邦7月份生豬出欄體重僅為101公斤/頭,相比前幾個月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是明顯下降了。即使留種行為是真實的,也不是為了擴產而是為了彌補之前二元種豬群的損失。


  年初即有傳言各上市公司均被傳染疫情,能繁母豬存欄遭受重創,近期銷售量連月環比下降和公司承認留種似乎在從側面證實了傳言的可信性。傳言的真實性與否先不去管它,包括上市企業在內的各類養殖主體普遍進行三元母豬留種確是事實。


  從全國範圍來看,留種活動在今年春天首先在東北地區出現,隨後推廣至華北和華中,留種的時間節點與疫情發生時間密切相關,一般是在疫情發生半年以後,防控形勢相對穩定,各企業開始在生物安全條件較好的擴繁場裡逐步增加留種數量。進入下半年後,全國生豬產能已經損失過半,養殖密度腰斬,防疫形勢被動好轉,為養殖戶和企業復養和擴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一方面養殖利潤飆升,15公斤仔豬繁育利潤超400元/頭,自繁自養育肥利潤超800元/頭,另一方面母豬價格也水漲船高,二元後備母豬全國均價已升至2500元/頭,部分地區已有4000元/頭的超高報價,在這種形勢下使用三元母豬留種,用最快和最經濟的方式恢復產能,把握機會攫取已經出現的超額利潤是當前企業和養殖戶的最優方案。


  在留種方面規模企業有較強優勢,因種群相對品質高且較穩定,一般估計其留種時間可長達2-3年,約6-7胎,年均MSY不少於16。在生豬總體供給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即便是使用三元母豬進行擴繁育肥,只要能維持生產規模不下降,就能鞏固並擴大其市場份額,相反散戶既無力抵禦疫病風險又缺乏資金,養殖意願低迷。而以自繁自育為主要生產方式、年出欄在1000-5000頭的豬場均採取全封閉管理,產能雖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成為當前市場支撐生豬產能的主力軍。


  農產品期貨網特約分析師徐洪志預計下半年三元母豬留種數量將進一步增長,佔能繁母豬存欄比重有望超過20%,不過因為散戶退出加速,所以母豬存欄整體下降的趨勢仍將持續,但降速則有望在相當程度上被延緩。


  從較長時期走勢分析,三元母豬留種只能維持能繁母豬存欄不下降太多而已,產能的真正恢復還是要依靠二元母豬的擴繁和補欄。從繁殖周期來看,從基礎母豬受孕到產下二元種豬,再到二元種豬受孕並育肥,至少需要20個月時間,考慮到大規模去產能是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這意味著最快也要到2020年初能繁母豬存欄才能見底,而生豬出欄量的實質性回升就要到2020年下半年了。為了實現這一點,還需要全國各核心種豬場的基礎母豬群本身不出大的問題,有能力和意願及時進行二元母豬的擴繁和銷售,否則恢復產能的時間節點還將繼續推遲。(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農產品期貨網】。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相關焦點

  • 種豬緊俏會影響生豬復產嗎?三元豬留種,為何引發擔憂?
    種豬緊俏 會影響生豬復產嗎?2020年,隨著生豬復產的加快,二元母豬緊俏的消息接連不斷,原本作為育肥豬的三元豬留種現象普遍,由此引發的擔憂屢屢出現。豬場裡的母豬。受訪者供圖1 生豬復產 種豬緊俏從2019年11月開始,生豬價格連續下降,但相對常年,價格仍處在高位。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已經連續10周下降,每公斤下降6元左右。北京新發地公布的價格走勢則顯示,4月23日,白條豬批發價降到37.76元每公斤。
  • 生豬市場極度缺豬!三元商品母豬可以代替二元母豬嗎?
    今天跟大家分享養豬界的熱議的一個話題「生豬市場極度缺豬,養殖戶用三元母豬留種?」母豬一直都被喻為豬場的發動機,如今的行情之下,手握母豬就手握話語權!我們採訪了一部分業內人士, 一部分人,認為三元商品母豬不適合留種用,因為它的缺點非常的明顯,包括繁殖能力差、抗病能力差以及淘汰率高,會無形當中增加豬場的成本,不適合在深度虧損下使用麼另外一部分,認為在非洲豬瘟背景下,特殊情況我們要採取特殊方式,三元母豬留種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探討養殖戶用三元母豬留種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市場到底有多缺豬。
  • 生豬產能恢復壓制價格仍是主線
    生豬產能恢復與釋放或將是2021年生豬價格重心運行的最重要邏輯主線,當前能繁母豬產能加速恢復,商品豬存欄也形成有效的「正向恢復結構」,但非洲豬瘟、能繁母豬結構與生豬出欄體重等問題也制約了生豬產能恢復的路徑。此外,預計明年我國豬肉淨進口與中央儲備冷凍肉拋儲均有所減少。
  • 三元母豬留種,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政府最近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恢復生產,眾多養戶也十分焦灼,沒有二元母豬可買這是最讓人傷腦筋的,最後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三元母豬這個突破口,因而從今年五月份起三元肥母成為業界的「新寵」。今天來和大家聊聊三元母豬的留種問題。三元母豬能否種用?養豬人都知道,市場上三元母豬是杜洛克和長大二元母豬的後代,繼承了杜洛克公豬的生長快的優勢,但繁殖能力相對不如二元母豬。
  • 新增能繁母豬中三元佔7成!七大方案讓三元母豬不輸二元
    七大方案讓三元母豬不輸二元《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王之嫻非洲豬瘟發生以來,全國的母豬存欄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復產保供給是當前生豬養殖業的首要任務。要迅速恢復生豬產能,就需要充足的能繁母豬數量。但受非瘟影響我國種豬供應能力下降,加之需求增大,二元母豬出現供不應求,價格飛漲,有些地區二元母豬價格甚至猛漲到8000元以上。
  • 三元母豬佔比近50%,二元母豬價格5000元/頭左右,20kg仔豬價格接近...
    nSG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01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7個月回升nSG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連續7個月回升,5月份能繁母豬量繼續增加,而三元雜留種佔比仍偏高,佔能繁母豬存欄比重近50%,明顯高於正常年份的25%左右水平,而後備母豬中9成來自三元雜
  • 種豬緊俏 會影響生豬復產嗎?
    受訪者供圖生豬復產 種豬緊俏從2019年11月開始,生豬價格連續下降,但相對常年,價格仍處在高位。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已經連續10周下降,每公斤下降6元左右。北京新發地公布的價格走勢則顯示,4月23日,白條豬批發價降到37.76元每公斤。
  • 三元母豬能留種嗎?又該如何進行培育?看養豬高手是如何做的!
    今年,我國迎來史上最貴的金豬行情,生豬均價衝到17.8元/斤,一頭豬能掙到2000多塊錢。而且,按照今年能繁母豬都是逐月下降10%以上,可一個母豬的生產周期需要12個月左右,預計明年的豬價行情也差不到哪裡去!
  • 二元豬和三元豬有啥區別?為啥說三元母豬留種不好?答案來了
    二元豬和三元豬有啥區別?為啥說三元母豬留種不好?答案來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三元和二元中的「元」字代表的含義,目前我們國內養殖的品種比較常見的就是三種,杜洛克、長白、大白,而杜洛克因為產仔數的先天劣勢以及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的先天優勢,所以多作為公豬使用,長白和大白在產仔數和繁殖能力上有優勢,所以多作為母豬。
  • 專家預測:2021年生豬均價在11~12元/斤,3年後產能將迎暴增
    2020年國內種豬引種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從中短期來看,2020年出現了史上最高的仔豬價和母豬價,由於三元母豬留種性能較差,仔豬短缺,局地價格達到2500元/頭以上,隨著2020年下半年仔豬供給逐漸恢復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另一生豬養殖行業專家則表示,以往豬周期價格波動的高點約20-21元/公斤,產能波動約下降15%左右會支撐豬價觸及高點,按照明年產能恢復九成,疊加疫情與母豬質量等影響因素綜合估算,豬價低點在20元/公斤左右可能性較大。 若豬價能在20元以上波動,各大豬企將獲得不菲利潤。
  • 三元商品母豬作種用?非瘟下這樣自救可行嗎?
    三元、二元混養的母豬群,假如完全按照原有操作規程組織生產,三元母豬PSY較二元會低20%左右,年輕母豬差異還會更大一些?突出的問題有:產仔數低、發情差、難產比例高、死胎比例大、奶水少母性差、種豬淘汰率高。
  • 二元母豬太貴,用三元母豬需要注意什麼?用哪個品種做父本更好?
    理論上來講三元母豬並不適合留作母豬,因為我國的三元母豬多是使用長大或者大長作為母本,使用杜洛克作為父本雜交出來的,保留了杜洛克優質的體型,較快的生長速度和較高的瘦肉率,同時也保留了杜洛克比較差的母豬生產性能,比如產仔數低、母豬奶水差、母豬母性差,按理只能作為肥豬生產。
  • 三元母豬變養豬界種用「新寵」,短板問題需解決!
    受非洲豬瘟侵襲的一年多來,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呈斷崖式下跌,嚴重影響了市場豬肉供給和產能的恢復,也迎來史上最貴的金豬行情。豬價再好,可是能繁母豬沒多少了,對此,各省市政府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生豬復產,生豬復產已被提上重要日常,然而現在市場上的外二元母豬苗價格高達3000多元,供不應求,訂單已排到明年。養豬戶們實在是不捨得買,更等不及,也害怕買到有問題的種豬。
  • 為恢復生豬產能,各省市補貼條款可細化為……
    當前國內產能恢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截止今年上半年,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生豬出欄量達25103萬頭,降幅相較一季度有明顯的收窄,收窄約10.4%;生豬存欄量達3.4億頭,較去年年底增加2929萬頭。6月份的能繁母豬存欄量達3629萬頭,較去年年底增加549萬頭,已經恢復到2017年末的81.2%。就數據而言,各省市的生豬產能恢復目標還不錯,但距完全恢復有需時間。
  • 乾貨|非瘟下豬場利用三元母豬生產的優劣勢分析
    伴隨著養豬行情持續向好的態勢,在這種特殊背景下,部分豬場開始將三元母豬作為種豬進行繁殖生產。但是,由於大家對三元母豬種用化的經驗相對較少,一段時間以來,養豬人在利用三元母豬生產時出現了很多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談一談,利用三元母豬生產有哪些優缺點。
  • 產能已經大有恢復 但仍有上市公司在加碼生豬養殖
    據農業農村部15日消息,截至11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預計明年上半年產能有望完全恢復。  這樣的而恢復力度來看,降價好似馬上要撲面而來了。但是,即便產能已經大有恢復,仍有上市公司在加碼生豬養殖,或許跑路對於養豬龍頭而言是不存在的動作吧。
  • 生豬基礎知識篇
    一、「外三元」商品豬的概念   我國規模養殖場的生豬以外三元為主,即杜洛克、長白豬和大白豬三元雜交而成的商品豬。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以「杜長大」三元雜交商品豬為主的引進品種佔出欄總數的70%以上。
  • 2020年我國生豬產業數據分析報告!
    其中3~4月受前期疫情影響,進口規模突增;5~7月因為國內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進口規模逐月增加;9月因為國慶、中秋等一系列節假日的刺激,進口規模再次季節性增加。3. 從產能看: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