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小學生文言文學習,老師通常會以背誦為主,因為很難對小學生講清楚文言文學習的要點。儘管大語文的提倡是把語文學習運用到生活中,但是在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比較難使用到文言文。但這並不是說,小學生學文言文、古詩詞就沒有用,學習文言文了解語言的發展規律,體會古人的文學修養,其實就是閱讀基礎的練習。那麼只背誦很難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能力,對傳統語文常識的考核,除了文言文還有古詩詞,相對於語文能力運用,這更偏向於應試考試的練習。
從中考語文的文言文試題題型來看,考試的重點就是實詞和虛詞的理解、古代漢語的特點、多義詞、通假字、注音、格律、句子的翻譯、文言文語法等等。還包括一些文學常識,比如作者的名字、還有哪些知名的作品等等。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考點均來自對文言文學習的紮實積累,對文言文學習的早做準備。對於我們語文老師來說,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好,尤其是在對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理解上比較突出,100分的試卷常考在90分以上的,不是老師教得好,都是因為學生自己的努力,掌握了跟著考試走才有效的學習方法。
1、 字字翻譯、句句順從 會使用工具書
相比中考、高考的文言文考試,小學文言文的學習較簡單,學習目標需要把握好基礎,對文言文課文做到字字翻譯、句句順從。也就是每個字要理解其意,做精讀、做了解,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我們要從古漢語的角度去了解其字的意思,藉助文章中的語境,去掌握一詞多義的學習。還有通假字、古今異義,都是文言文學習中常見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可以跟著老師學習,也可以通過工具書來學習。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從學生接觸文言文、古詩詞的學習開始,我就要教會學生們使用工具書。比如小學生常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除了查字詞注釋,還包括出處、解釋、例句、典故等常識,遇到疑難問題,養成自己查工具書的習慣,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學習能力。
2、 多看、多學、多較真
對於小學生語文學習,老師反覆強調的多閱讀,基本是推薦學生們看現代文閱讀叢書,相對於現代文閱讀,文言文的學習難度主要體現在句式、詞語等方面和我們的語言文化差別較大,所以小島老師才建議,小學生們一定要多看、多學、多較真,想學習現代文一樣,通過通讀和積累,對文言文釋義、賞析、理解形成語感。也就是看到同類的文言文後,同學們能夠使用初讀、再讀的閱讀方法,理解和明白文言文的意思。
除了小學語文必學的這套綠皮書《古詩詞75+80首》,小學生還可以看哪些文言文相關的圖書提高積累和閱讀量呢?我不太建議小學生們去讀國學類的叢書,諸如《大學》、《中庸》一類,小學生也理解不了。可以看看《小古文100篇》、《中華古詩文閱讀》,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和一句話,做到多看、多學、多較真,不放過一個語法考點。
3、 語法需要舉一反三,懂思考
學習文言文最難的地方,就是讀懂他。我們通過查工具、去大量閱讀,鍛鍊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都是為了能夠順利地讀懂它的內容。除了了解古代漢語的語感,查工具書,還需要對語法有舉一反三的思考。比如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滿地黃花堆積……如今有誰堪摘?這個「堪」是什麼意思呢?通過查字典,我們就可以明白,和「不堪設想」、「不堪入耳」中的堪意義相同,都是能夠的意思。所以,學會和現代詞語練習,是讀懂文言文,去思考語法的應用,舉一反三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小學語文文言文的學習,和現代文閱讀樣,都是需要精讀和理解的,語文成績的差距不是靠補習,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拉開的差距,而是需要長久的積累,光讓學生們背誦古詩詞、文言文,是很難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能力的,只有學會分析考點,觀察語文考試的題型和考察方向的變化,才能有助於小學語文的文言文學習。關於如何學好文言文,各位老師都有什麼好的教學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