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迎來80華誕 與臺灣"中研院"物理所籤署合作協議

2020-12-14 央視網

    新華網北京6月9日電(記者孫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9日在京喜慶80華誕,同日與臺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

    9日上午,中科院物理所會議廳內大家雲集,周光召、楊振寧、冼鼎昌、陳難先、李蔭遠等物理學界泰鬥與中科院物理所師生齊集一堂,共慶物理所成立80周年慶典。

    物理所所長王玉鵬在慶祝大會上說,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物理所面向國際科學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建成國際一流物質科學研究基地」為戰略目標,綜合實力穩步提高,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慶祝大會上,王玉鵬與臺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吳茂昆代表雙方籤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開展科研人員交流,在實驗條件和技術上互相支援,交換相關信息和學術刊物,設立相關經費支持共同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並分享科研成果等。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充分肯定了物理所80年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推動中國物理學研究不斷進步和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中做出的貢獻。他勉勵物理所科研人員在既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進取,務實創新,多出廣為學界認同的、有生命力的成果。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說,一個世紀以來,各領域在中國都已萌芽、成長,達到「本土化」的階段了。其中,物理學的發展與中科院物理所有密切的關係。「值此物理所80周年大慶,請容許我謹祝此後20年物理所達到世界一流物理研究所的目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將兩所接收合併為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責編:張仁和

相關焦點

  • 理論物理所與蘭州大學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與蘭州大學合作框架協議籤署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成立儀式在理論物理所舉行。理論物理所副所長王延頲和蘭州大學副校長徐生誠代表雙方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 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研究中心揭牌
    本報訊 昨天,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舉行。市長丁純和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黨委書記文亞等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前,丁純會見了前來參加活動的相關院士專家一行,希望他們對常州發展給予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 中科院物理所:再做「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正如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所說,不管是「過去40年」,還是「過去5年」,物理所的最大優勢就是不斷改革並打造出能夠讓人潛心科研的環境——這不是對人才的「不管不理、不聞不問」,更不是去「折騰、騷擾」,而是「刀刃向內」、革自己的命,改革科研組織形式、解放科研管理人員的意識,從而讓科研人員真正「活」起來。中科院物理所再次做起了「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躍動的「生物大分子」
    比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梁棟材,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愉都是生物物理所在蛋白質科學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我國第一批建立的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也是生物物理所,30年來積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礎。  「可以說,在這個領域,生物物理所是全國的排頭兵。」許瑞明介紹道,自建所開始,生物物理所就定位於基礎研究,瞄準世界前沿科學進行技術攻關。
  • 中科院物理所2020年新年致辭
    70年來,作為科技創新的國家隊,物理所始終與祖國共進,堅持與科學同行。超導、拓撲、納米、表面、極端條件等多個學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學、光學、先進材料、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為科技強國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9年,物理所成果湧現,拓域前行。
  •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穩中帶皮」,科學不只一麵團隊創始人成蒙,生於1988年,2014年從中科院物理所畢業後留校,創建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在他不斷探索後,公號內容由所內新聞居多逐漸轉型為以科普內容為主,並開設了「問答」「正經玩」「線上科學日」等欄目。
  • 2018,物理所等你來圓夢!
    上海市霞飛路899號中研院物理所舊址(左)與北京市中關村南三街8號中科院物理所M樓(右)成立於1928年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如今已走過物理所的研究方向以凝聚態物理為主,包括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和計算物理等;現有12個國家級、院級、所級重點實驗室,6
  • 李克強視察中科院物理所引起熱烈反響
    堅守 為科技強國不辱使命 領跑 為中國夢圓率先行動  ——李克強視察中科院物理所引起熱烈反響  5月7日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與往常的安靜氛圍有所不同。  李克強的到訪,在老中青科學家和廣大研究生中引起了熱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總理的來訪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科研人員的殷切期望,令人精神振奮、倍受鼓舞。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王玉鵬全程陪同了李克強的視察工作,他感到,總理對物理所的科研工作非常關注。一路上,總理向王玉鵬等人了解了很多細節,也問了很多關鍵問題。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理論物理所慶祝成立40周年
    6月2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S101大樓,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40周年所慶大會上詼諧地說。  「下次再來時,希望能看到你們蓋起了大樓。」1980年,楊振寧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訪問時曾在留言本上寫道。「經歷40年的發展,我們的辦公用房也從借用、到木板房、到簡易磚房、到樓房,可以說從無到有,傾注了全所職工的心血。」
  • 中科院物理所的井蓋上畫了這些經典公式,你能認出幾個?
    —描述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讓這個愛情故事變得「幾家歡喜幾家愁」……據物理所所長特別助理、綜合處處長魏紅祥介紹,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科院物理所90周年所慶以及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眾科學日,物理所特別組織策劃了這場井蓋塗鴉活動。
  • 老所長施汝為點滴 | 物理所記憶
    1935 年施汝為回國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施汝為先生1934 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在中研院物理所任研究員。1950 年成立了中科院應用物理所,施先生任磁學組組長。1954 年後兼任代理所長,1957 年任物理所所長,1981 年被推為物理所名譽所長,領導物理所長達27 年。
  • 2020思政實踐課 | 探物尋理,學而化思——物理學院赴中科院物理所...
    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
  • 24位北京大學學生入選中科院物理所夏令營!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公布了第六屆京津優秀本科生夏令營的入選名單,其中有24位北京大學的學生進入了入營名單,要知道這個夏令營總共也就只有94人入選,這個比例還是比較恐怖的!從這可以看出中科院物理所的實力可以說是非常強的!同時我也查看了一下中科院物理所面對非京津地區也開展了相應的夏令營,其中的不少學生也都是各個省市的985高校學生,比如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等!
  • 成為網紅的科學辦法: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在中科院物理所,有一群像李治林一樣的年輕人。他們思考的這些奇怪問題,有一些會最終成為科普文章,用中科院物理所的官方帳號發布在網絡上。這些平均年齡25歲,在中科院物理所攻讀碩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是物理所科普團隊的主力。對這些生活三點一線的博士生來說,科普是他們自願承擔的工作,是單調生活的調劑,也是一種抗爭。
  • 中科院物理所「最有學問井蓋」火了!全是公式
    本文圖片均來自北京青年報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井蓋成了「景點」。中科院物理所為了迎接成立90周年所慶和公眾科學日的活動,特意策劃了井蓋塗鴉活動,物理所的專家還從上千個物理學知識點中精選了物理公式讓學生畫在了井蓋上。
  • 網紅的科學打開方式:你見過又皮又萌的中科院物理所嗎?
    而提起科研人員,尤其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人員,大家的印象中又都是不苟言笑的、悶著頭搞大事情的高大上人士。但是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認識的這群中科院物理所的科研人員,你可以問他們——往颱風眼裡扔個原子彈颱風會不會停下來?雲朵為什麼不會掉在地上?為什麼活人會被尿憋死?他們的神奇之處是,把嚴肅的科學做成了爆款,讓聽上去離我們很遠的科研成了網紅。你見過又皮又萌的中科院物理所嗎?
  • 中科院物理所首次舉辦線上公眾科學日 數百萬網友在線觀看
    來源:經濟日報5月23日,由中科院物理所主辦的「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中科院物理所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在參觀過程中,各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物理所的歷史沿革與發展,從物理所的變遷中體會和學習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科研精神;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微加工實驗室、低溫運行保障中心等各個實驗室的神器依次揭秘,液氮實驗、原子操控、雷射脈衝、神奇結晶、鈉離子電池等展示內容帶給觀眾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 中科院物理所迎來首次線上公眾科學日 百萬網友在線觀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由中科院物理所主辦的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公眾科學日首次採取純線上直播形式,在B站吸引百萬 「雲觀眾」參與。
  • 中科院物理所講述:李四光一門三院士「無悔的選擇」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趙竹青)根據院直屬機關黨委、北京分院分黨組有關工作要求和物理所黨委部署,中科院物理所超導黨支部14日上午開展了「誦讀科學經典、弘揚科學精神」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科學家故事,讓參與者深刻體會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執著創新、協同育人的寶貴精神。
  •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創新集聚效應顯現——14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濟南
    10月29日晚上,山東省、濟南市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邁入新階段。隨著與中科院合作的不斷深入,濟南已先後引進「中科系」院所14家。 迸發的創新活力引來「國家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