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會議上,你該拉著誰聊,怎樣聊?公司茶水間,你怎樣在偶遇的領導面前混個臉熟?宴會上,你如何與客戶增進感情?面試開始前幾分鐘,你怎樣用寥寥數語和面試官緩解緊張氣氛?……
這些日常社交場景,都暗藏成功的命運關鍵時刻。而主動與陌生人建立有價值的連接,獲得機會的神秘武器,就是微交談。
和人交談這件事其實並不難。微交談也不是來自個人天分,而是一項後天可以習得的技能。那麼,我們怎樣進行微交談?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微交談:如何提升與陌生人的社交能力》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話,本來就是說給別人聽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說話,就是這麼—件「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事啊!
——蔡康永
所有社會關係的建立,都始於一場對話。
社會科學已經證明,你完全可以通過某些方法,誘導別人做出你想要的行為。
如果沒有這樣的方法,所有的心理學家、行為學家、談判家、培訓師等,都會尷尬地失業。專家們已經探索出各種方法,通過語言的和非語言的技巧,來激發人們不同的情緒反應,並改變人們的行為。
怎樣才是會微交談呢?我們有什麼套路可以遵循呢?我給你舉一個例子。
在茶水間裡,你看到那位難得回國的執行長,他的手裡拿著一個iPhone (蘋果手機)去接咖啡。他就站在你們那張團隊照片的旁邊,看上去精神很好。
在這個場景中,你可以採用很多種方式開場,比如:
「王總氣色真好,一點兒也看不出您在倒時差。您是哪天回國的?」
除了這個開場,你的開場切入點還可以是iPhone, 或咖啡,或那張照片的故事。
在聊天過程中,為了能給對方留下印象,你可以展示你的價值。比如,做個有趣的自我介紹,說出你對自己崗位的獨到理解等。
你們在茶水間裡這短短幾分鐘的邂逅,如果你利用得好,他一定會記住你,並且喜歡你。
在社交場合中,你和他都在觀察彼此。
觀察什麼?你們同頻嗎?你們有可能共振嗎?
同頻共振能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與伴侶、孩子一起外出遊玩的時光,總是記憶中最幸福的片段。
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情緒和體驗是同頻的,在出發前我們共同期待,在困難面前我們一起緊張,在美景面前我們同時放飛自我。
在微交談中,如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感?
基本方法就是同頻共振,其原理就是同樣頻率的東西會產生共振。
微交談中的同頻共振有兩大要素:相似和互動。
相似指的是你在我身上看到了你自己,我在你身上也看到了我自己。
社交的打開方式永遠是從兩人的相似點開始的。
在日常溝通中,你也會發現同頻者很多,共振者卻很少。這是因為交談中缺失了第二大要素——互動。
簡單來說,互動就是指我對你傾訴,你也對我傾訴。
不是我單向傳遞信息給你,而是通過交談為你創造一次愉悅的社交體驗。
我們在交流中達成信息對稱,產生情感共鳴。
不要小看互動,一切美好都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實現的。
我們本來互不相識,卻在這次因緣際遇中,在幾分鐘內,完成了一次相互了解和相互欣賞。我們的互動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創造的同頻也是獨一無二的。
之後,我們各自離去。
哪怕我們沒有緣分重逢,你的故事也已經在我的生命裡變成了一串動人的音符,而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就是生命的意象,也是美的意象。
老子主張「道」是產生萬物的根本。怎樣才能達到「道」的狀態?
只有在我們沒有把自己和世界看作分離和獨立的個體的時候。
老子最反對簡單的二分法和對立的視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你看,道就是「一」,萬物是一個整體。
「一生二",在這個整體中,你能看到天與地、黑與白、陰與陽。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萬物是陰陽交互、和諧靈動的狀態。這就是「二生三"'"三」指的是這個狀態。所以,「三生萬物」 。
老子的「道「很適合我們用來理解社交時的互動。
為什麼你說話時,他顧左右而言他?為什麼聊天結束時,你急切地想獲得他的聯繫方式,而他卻有些勉強?
如果你的答案是「他沒禮貌」「他們目中無人」,那麼這是有悖於「道」的,是過於簡單的二分法。
仔細想想, 會不會是由於這些原因,你一次又一次地繞開了他聊天的興奮點?也由於這些原因,你在交談中從未展示自己的價值。
他和你,他們和你,雞尾酒會和你,不是分離的,而是處於持續變化的動態關係中的。
哈佛教授麥可·普鳴這樣說:
「我們越是把世界中的各事物看作彼此分化的,就越遠離「道」;
我們越是把世界看作相互聯繫的,就越接近「道」,就越能獲得能量。」
有了相似和互動這兩大要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能產生同頻共振的效果,我把這種聊天方式稱為協同式聊天。
讓我們先來學一個協同式聊天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應該被用在你的整個聊天過程中。
推進微交談有一個通用三部曲」說,問,說」,即先做一個自我陳述,然後問一個開放式問題,最後再自我陳述。
這個三部曲的第一步和第三步,都是」說」。也就是說,每次問問題的前一步和後一步都要做一些自我陳述。
你問了問題之後,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對方會滔滔不絕地回答問題,此時你就可以做一名可愛的傾聽者;
第二種可能是,他回應不多,那麼你就要準備好退路,你的退路是用自我陳述結尾。
現在來演示一次。
你發現對方穿了件漂亮的裙子,可以做一個稱讚式的陳述:
你聽到了一個有價值的信息點——馬來西亞。於是你要做一些自我陳述,然後再問第二個問題:
恭喜你,你順利地踩中了她的興奮點,這時的你靜靜地傾聽就好了。
如果她還是很簡短地回答:
「去年我們帶著孩子去沙巴,發生了一件有驚無險的事。幸虧那天我們取消了去環灘島的計劃,就在那條線路上,有艘遊船翻了,32小時後20多名中國遊客才被救起。」
再舉一個我個人的例子:
在一個媒體舉辦的酒會上,我瞥見旁邊的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川普的鏡頭。我先做了一個陳述:
當時我想, 如果他表示不喜歡川普,並有一肚子牢騷,或者他很欣賞川普,並有強烈的分享欲望,那麼我靜靜地傾聽就好。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他的回答得很簡沽:
「我也沒仔細研究過他。我只記得10 年前見過我的美國老闆和川普的一張合影,那時他的髮型比現在的還有個性。當時我們都在開玩笑,幸虧沒颳風啊。」
說到這兒, 我和他都哈哈大笑起來。
在微交談中,說得多還是聽得多, 完全取決於微交談的氣氛。
根據對方的脾性和投入程度,平衡」訴說」和「傾聽」的時間,這就是協同的技術。
一個人的社交力, 並不是指他的某種特質或能力,也不是指他可以落落大方、語驚四座,而是指他和對方的互動關係。
微交談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偶然間因緣際會,訴說,傾聽,雙方在協同中獲得能量。
《微交談:如何提升與陌生人的社交能力》
作者:戴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在本期周末讀書下面留言,獲得點讚數前2名(點讚數需不少於50)的讀者將獲得贈書一本,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微交談:如何提升與陌生人的社交能力》一本。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我們將在明晚的夜讀中公布獲獎名單喲~獲得贈書的小夥伴記得按照時間留下你的地址,逾時不候喔~(所以點讚前2的截止時間是11月17日20:00-21:00之間喲~註:準確的時間以21君的截圖為準;如遇突發新聞也有可能提前截圖。)
小夥伴們,你覺得怎樣才能避免「尬聊」呢?關於作者分享的推進微交談方法,你怎麼看?
和我們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