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政精神」注入新的時代活力——對話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郭玲

  西政要建成在全國全球有重要影響的高端法治及社會治理人才培養基地,全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既具有家國情懷,又具國際視野、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人才。

  

  回歸 作為西南政法大學81級的學生,付子堂的法律學術生涯從西政出發,又回到了西政。供圖/西南政法大學

  「法之理既在法內,更在法外。我們需要行萬裡路,經萬件事,從沸騰的法律生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將『生活中的法』同『書本上的法』理性地結合起來。」這段話印在付子堂所著的《法之理在法外》一書的封面,闡述著這位法學教育者關於「法」的理念。

  作為西政81級學生,付子堂的法律學術生涯從西政出發,再回到西政,成為這所中國法學法律人才的搖籃的掌舵者,已經超過10個年頭。

  培養怎樣的法律人才?這是付子堂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78級神話」留下哪些啟示

  《小康》·中國小康網:西南政法大學是中國法學法律人才的搖籃。有人評價,西政的「新四屆」(1978級~1981級)是中國法學教育的成功典範,他們的學術或政治成就對中國法治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知道,付校長是西政81級學生,也是西政「新四屆」的代表。您如何看待這一「西政現象」,西政為何可以湧現出眾多法學大家?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學有兩張靚麗的名片,一張是「西政精神」,一張是西政校友。1978年,西南政法學院以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的身份,成為當時全5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恢復高考招生的學校。當年全國法律專業招生僅有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學院首次以「絕密專業」招收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24名學子。

  那時候的西南政法學院可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就是在這種極端艱苦環境中,卻走出一大批優秀人才。每當聽到社會上議論「西政現象」「西政精神」時,我都會不由地想到群星閃耀的78級,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78級師兄師姐們的「歌樂歲月、青春年華」,究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有益的啟示?

  一是心繫天下,志存高遠。西政78級學生有一個共同特點:經歷過「文革」的磨礪,絕大多數同學上大學之前,都已在農村、工廠、軍營等基層單位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考驗。特殊的成長經歷,使他們有著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憂患意識,具有獨立思考、求真務實的可貴品格。他們熱愛專業,利用各種機會深入社會實際,緊密結合課堂學習,使知識不斷得到擴充,理想不斷得到升華。

  二是博學廣識,與書為友。78級絕大多數同學在上大學之前,沒有趕上讀書的好時光,但在西政4年的學習中,他們始終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珍惜分秒,不敢懈怠,甚至烈士墓、歌樂山、鐵路旁,無一不是他們學習的課堂。

  三是恩師情厚,如父如母。西政一直有尊師愛教、師生關係融洽的優良傳統。當時,教學用的是三段式模式:啟發—指導—討論,由此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了濃厚的學術討論氛圍,甚至連課間10分鐘老師都會細心解答學生的提問。老師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以一顆慈父慈母般的心,給予學生無限關愛。重慶是著名的「火爐」,盛夏炎熱時,老師們會給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們帶去冰棍和自己親手做的綠豆湯。「綠豆湯」,如今已經成了78級同學最為熟悉的表達西政師生情的一個代名詞。

  四是學術開明,思想活躍。當代著名的法律文化學者、西政78級梁治平師兄說過:「我的大學之所以無愧於大學之名,是因為她保有一種開放、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我曾經在這樣一種精神氛圍中學習和生活,在其中成長,了解世界,認識自己。」

  西政78級是群體性成功,而成功的背後留給西政歷史的,就是「西政精神」。他們與當代中國最偉大的改革開放時代一同起步,與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進程一路前行,與鳳凰涅槃後的西政恢復重建休戚與共,他們演繹著精彩,取得了整體性成功,創造了「78級神話」。

  帶著「西政氣質」建功立業

  《小康》·中國小康網:「西政精神」是「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您如何理解「西政精神」?在您看來,它在如今的時代具有哪些意義?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洋溢著精神特質的大學。據我所知,全國現有的數千所高等學校中,有校訓的比比皆是,但提煉出獨特精神的大學屈指可數。風雨山城,孕育了西政砥礪前行的校訓——博學、篤行,厚德、重法;鍾靈毓秀,凝練了心繫天下的西政師風,自強不息的西政學風,嚴謹求實的西政教風,和衷共濟的西政校風。一以貫之的師風、學風、教風和校風,熔鑄成生生不息的「西政精神」。

  我在每年的畢業典禮上都會送學生們 「西政精神」,讓他們帶著「西政精神」走向社會和未來的人生。「心繫天下」意味著寬闊胸襟、責任擔當,「自強不息」意味著成長根基、發展動力,「和衷共濟」意味著相濡以沫、同心協力,「嚴謹求實」則體現了一種為學原則、一種做事態度、一種做人品格。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終於正式頒布。這座中國法律史上的光輝裡程碑,是無數法律人歷經數十年的努力所鑄就的。其中就有我校的資深功勳教授,被譽為「當代民法活化石」的金平老先生。66年前,金平老師與民法結緣,從此立志為中國民法事業發展奉獻一生。他曾三度參與民法典的起草,到今年民法典頒布時已98歲高齡。金平老師的「西政故事」,很好地印證了知行合一的真理性——既要志存高遠,更要奮發行為;別怕路遠,要不停地走,腳下就是光明的未來。可以說,金平老師是「西政之士」的傑出代表。

  我希望,從西政走出的每一位「西政之士」,都能帶著「西政氣質」去建功立業,都能永遠保持奮發行為之高遠志氣、奮力作為之無畏勇氣、奮勉修為之赤子心氣。

  我深信,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全體西政人必將知危圖強,更加攻堅克難,更加奮發作為,使學校的紅色基因不斷煥發出無限生機,為「西政精神」注入新的時代活力,使西南政法大學這塊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小康》·中國小康網:您希望來到西政求學的學子們,在西政學到什麼?您對於他們走入社會又有著怎樣的期待?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飽涵著文化底蘊的大學。當年,教育部評估專家曾高度肯定我校的兩大辦學特色,即務實教育和論辯文化。進入新時代,論辯文化正在轉型升華,融入了說服與包容的新內涵,體現著共商與共享的新理念,散發出理性與平和的新光輝。對於新一代西政人,我希望學生們能從人類交流的大視角出發,掌握說服技能,善於換位思考;學會以理服人,實現溝通與交流的良性發展。

  人類第一部較為系統的法學教科書,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撰的《法學階梯》。重慶處處梯梯坎坎,大家在山城學以成人,最與「階梯」有緣,應當更加深刻地認識「大學三階」,即大學的三個階段。本科生階段是「初階」,重在積累知識;碩士研究生階段是「進階」,重在運用知識;博士研究生階段是「高階」,重在創造知識。

  我希望每位西政學子走出校門後,都能成為「西政精神」的一顆種子,在祖國的各個角落,落地紮根、發芽成長,在「西政精神」的雨露滋潤下,花開四時、生生不息,盡顯堅韌不拔之志。

  西政的三次創業

  《小康》·中國小康網:翻看西政歷史,就是一部不斷的創業史。在時代的進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創業背景是什麼?

  付子堂:西政歷史上經歷了三次創業。1950年初,在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西南軍政委員會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創辦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9月20日,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合併當時的四川大學政法學院、重慶大學法學院、雲南大學法律系、貴州大學法律系、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在歌樂山下、烈士墓旁掛牌成立西南政法學院,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擔任西南政法學院首任院長。眾多革命前輩,夯實了西政第一次創業的牢固根基,也注入西政鮮明的紅色基因。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間,學院被迫一度停辦。1977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西南政法學院在全國政法院校中率先復辦;1978年2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南政法學院為全國重點大學。這標誌著西政第二次創業正式開啟。1995年4月12日,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西南政法學院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2002年,渝北校區啟用,標誌著西政開始進行第三次創業。2003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7年,法學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8月,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同年10月,成為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部市共建」高校。2017年12月,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法學一級學科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法學並列全國第二,共同入圍A級學科。這也是重慶市所有高校、所有學科中唯一入圍A級的學科。

  2019年12月24日,我校法學專業入選教育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獲評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我校經教育部批准,新增「新聞學+法學」「法學+工商管理」和「法學+英語」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面向全國招生。我校是西部首個獲批該項目的高校,呈現了法學風格卓立、學科多元發展的新格局。

  培養怎樣的法律人才

  《小康》·中國小康網:在西政70周年校慶大會上,您提到,要從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要出發,從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繼續強化西政辦學特色,著力培養務實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宗旨,西政在培養人才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付子堂:我們要不斷尋求新的學科增長點,形成新的發展支點,打造法學一流學科高峰,推進新聞傳播學、政治學學科、國家安全學科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等高原建設,構建高峰、高原協調發展學科體系,深入實施法學一流學科鞏固工程、新聞傳播學學科強基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培育工程、新興交叉學科提升工程、學科創新團隊品牌工程,以學科建設帶動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等聯動發展。

  我們要進一步建成在全國全球有重要影響的高端法治及社會治理人才培養基地,全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既具有家國情懷,又具國際視野、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人才。

  我們要進一步創新「大科研」工作體系,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主動融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大潮之中,聚焦多學科高度融合團隊建設、高水平學術成果培育、高層次重點基地建設和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形成「崇尚學術、潛心問道」的良好學術氛圍,鑄就優勢與特色並舉的「西政品牌」。

  我們還要進一步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大力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統籌建設。銜東協而輻射寰球,拓絲路以遍播法音。

  《小康》·中國小康網:新時代的法學教育究竟要培養怎樣的人才?

  付子堂: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0年1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

  政法院校要牢固樹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高校法治人才培養中的指導地位並貫穿始終,具體來說,就是要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法治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方位和各領域。「四化」不僅是總書記對法治專門隊伍的最新要求,也是政法院校新時代法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今後,學校將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內涵和思維方法應用到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各環節,努力培養德才兼備、德法兼修的高素質法治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接班人,為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作出西政貢獻。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2月下旬刊

相關焦點

  • 華龍網全景呈現:西南政法大學召開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編者按: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成立西南政法學院,首任院長是抗日民族英雄、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
  • 西南政法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賀明 攝人民網重慶9月20日電 20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海內外西政校友會和校友通過賀信、視頻等方式表達了對學校70周年生日的美好祝福。上午9時20分,紀念大會現場響起歡快的《奔跑吧,西政》主題曲,來自全球各地的36個校友分會代表揮舞著會旗匯聚到舞臺中央。
  • 一組老照片看西南政法大學70年風雨
    一組老照片回顧西政70年△西南革大總校校門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其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復辦後新建的校園在悠揚而充滿活力的音樂聲中,在西南政法大學的大旗,以及「奔跑吧西政」旗幟的引領下,來自全球各地的36個校友分會旗幟在會場上揮舞飄揚。
  • 今天,西南政法大學喜迎70周年華誕
    「一部西政史,乃是新中國法治波瀾壯闊的同行史,也是新中國高等教育攻堅克難的探索史,更是西政人心繫天下、自強不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奮鬥史。」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如是說。1949年11月底,劉鄧大軍解放重慶;1950年4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成立,劉伯承兼任校長。作為西政前身,「革大」的愛國情懷正是「西政精神」的最初淵源;心繫天下、敢於犧牲的革命情懷,恰是西政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 一組老照片看西南政法大學70年風雨
    一組老照片回顧西政70年△西南革大總校校門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其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劉伯承校長出席西南革大成立暨開學典禮並作講話1953年以「革大」政法係為基礎,西南政法學院正式掛牌成立,抗日名將周保中將軍成為首屆院長,學院開啟了艱苦卓絕的辦學之路。1978年,學院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發展歷程——一個國家的法學教育樣本
    今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開啟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法治進步離不開法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推動。
  • 廣元市與西南政法大學籤署《深化合作備忘錄》
    11月23日,廣元市與西南政法大學深化合作座談會在重慶市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召開。廣元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許國斌,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吳鈺鴻出席會議並講話。廣元市委常委、副市長孔祥泉介紹了自2017年來我市與西南政法大學合作推進情況,並代表我市與西南政法大學籤署《深化合作備忘錄》。2017年8月,廣元市與西南政法大學籤訂市校合作框架協議。
  • 中建西部建設西南公司黃鈺鋒董事長走進西南政法大學「名人講堂」
    主持人介紹出席領導及嘉賓11月5日,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鈺鋒受邀在西南政法大學「名人講堂」上,為200餘名師生講授「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從校園到社會成長經驗分享」主題講座。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碩導黃勝忠博士,西南政法大學國內合作辦主任王群,商學院黨委書記曹迪,商學院副書記李志出席本次講座;西南公司助理總經理、重慶事業部經理李文洋,西南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熊竺,西南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經理糜佳昌,西南公司辦公室主任助理嚴政等陪同參加。
  • 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專業創立四十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
    中國網12月10日訊 近日,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專業創立四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學校模擬法庭舉行。大會現場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國防大學等多所國內高校代表,重慶市外聯辦、渝北區人民政府等實務部門代表,法律出版社、北京尚公(重慶)律師事務所所等友好單位的嘉賓,以及來自西南政法大學各校友會及全國各地的刑偵校友代表等共
  • 瞭望|如何培養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專訪西南政法大學校長...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70年來,西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了33萬莘莘學子,居全國政法院校之首「西政現象」不僅僅在於培養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優秀法治人才,更重要的是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默默奮鬥在法治一線的優秀骨幹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韓振 柯高陽她坐落於山城重慶,歌樂山下書聲琅琅,紅巖精神無聲浸潤。
  • 瞭望丨西南政法大學校長 付子堂:薪火相繼 書寫新時代法治華章
    她就是西南政法大學(下稱西政)。    近日,西南政法大學校長、知名法學家付子堂教授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就西南政法大學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答記者問,並闡述了學校未來發展的「危」與「機」。    他表示,西政70年來的發展始終與法治中國建設同向同行,未來還將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薪火相繼,書寫新時代的法治華章。
  • 卌年 | 一代人,西南政法78級的時代命運
    延伸閱讀有一種神話叫西政78級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學,曾被稱作中國法學的「黃埔軍校」,也有人評價它是中國法學教育最成功的典範。西南政法大學前身為西南政法學院。1991年6月,種明釗教授被任命為西南政法學院院長。上任後,他便提出自己的計劃,在他的任期之內,一定要辦好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更改校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這個宣講團"火了"!
    此外,學校還組織了百餘人的民法典學生宣講團,學生們將利用暑假在22個省市進行宣講,這也是西南政法大學大學生暑期&34;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現場,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民法典》宣講團成員侯國躍為村民講解《民法典》。當天的宣講還通過梁平網絡廣播電臺對全區進行直播。&34;不少觀眾對這堂宣講表示讚嘆。
  • 西南政法大學學生「護校"往事
    中南政法學院與中南財經大學合併,成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法學院而存在,由教育部主管。華東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學院和西南政法大學被下放地方。 下放前夕,學校領導到北京四處請求「收留」———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校長田平安激動地質問相關人員:你們了解西政的歷史嗎?! 奔波和懇求沒有改變西政的命運。
  • 西南政法大學物業管理高級研修班2班開學了
    又是一個丹桂飄香的金秋,美麗的西政沙坪垻校區,再次迎來了物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又一批精英學子們。  2020年9月12日上午9點,西南政法大學物業管理高級研修班2班開學典禮隆重舉行,近百位物業精英們參加了本次開學典禮。
  • 「名」不符「實」的西南政法大學
    非也,是指西南地區的幾所大學的法律系聯合而成的大學。這便談到西南政法的源起。西南政法大學的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而今這五院四系中,四系所在學校均為國家985工程院校,五院中只有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院校。似乎五院有些光輝不在,但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南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學一級學科卻入圍A類學科,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更是重慶市唯一入圍A類的學科。
  • 西南政法大學新時代領軍企業家高級研修班正在招生
    學在西政  西南政法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校恪守「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西政校訓,堅持「教學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2019年7月,營商環境研究中心落戶西南政法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究竟實力如何?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1950-2020,西政人心繫天下,與中國法治建設一路同行,書寫了中國法學教育濃墨重彩的華章。2020年9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學喜迎70華誕!在這裡,讓我們回望西政70載砥礪前行的歲月。  此後,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相繼合併重慶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政法學院、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貴州大學法律系、雲南大學法律系和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正式掛牌成立西南政法學院。
  • 紀中寒宣 | 西南政法大學
    提起西南政法大學,不得不提起它「五院四系」之一的地位。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專業本科教育在全國高校當中首屈一指。西政法學專業在教育部最新發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選為A級學科,在軟科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2020》中以851分位列全國高校第四位,僅次於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
  • 推進「雙一流」建設 西南政法大學成立生態法學院、監察審計學院
    作為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西南政法大學再度重拳出擊,順應時代要求新成立兩個學院。16日下午,西政生態法學院、監察審計學院揭牌儀式在篤行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在全校師生的注目下,西政黨委書記樊偉、校長付子堂、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丁時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趙翎、監察審計學院院長黃勝忠、生態法學院院長盧代富分別為新成立的兩個學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