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Columbia SIPA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網12月17日報導】本報告總結了2019年全球電動營運客車市場普及率的調查結果,並將其與2018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後,發現兩者有許多相同趨勢。比如沒有哪一營運客車市場預測未來25年內,石油需求將大幅增長。相反,低碳發展的前景還預示著2030年後石油需求將大幅下降。
但這兩年的調查結果還是存在一些顯著差異。比如今年對電氣化速度的預測遠不如去年樂觀,部分原因在於經濟較疲軟(導致新車銷量下降)以及美國政策驅動力不夠強勁;此外對電池成本何時下降到不用補貼也能與內燃機一教高下的水平也持較悲觀的態度;更有甚者對電動汽車普及率也存在更大的分歧,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將迅速完成低碳世界的過渡,有人則持完全對立的觀點。儘管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有所放緩,但營運客車的石油需求預測值仍略低於去年的調查結果,這可能既與預測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有關,也與堅持在自動打車服務中使用電動汽車導致其在行駛裡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有關。
本報告針對全球市場進行調查後得出如下主要結論:
1.存在潛在的驅動因素——人口和全球經濟增長。這兩者作為營運客車石油需求的兩大重要驅動因素,其增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因此可以預測:即便電動汽車未得到顯著普及,營運客車的石油需求增速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
2.使用或高或低的人口增長預期值。有些預測使用的人口增長預期值低於聯合國採用的中位數,這將導致汽車購買量和行駛裡程的下降,因此即便不考慮電動汽車是否普及的問題,石油需求也會下降。
3.存在不確定的經濟增長率。將今年的調查結果同去年對比,我們能發現經濟增長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半以上的預測降低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假定值,剩下的預測卻正好與此相反,尤其惹人注意的一點在於其中一些預測特別降低了對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期增長的假定值。由於在營運客車的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中、發展中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這將對石油需求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4.有所下降的電動汽車銷量。與去年相比,三分之二參與調查的企業,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其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在於經濟增速放緩,比如電動汽車等新車銷量下降;二是在於美國聯邦政府出臺的政策對電動汽車和汽車燃油提高效率都造成了負面影響;三是在於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各國實現電池成本降至與內燃機相近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譯者:段宇 審校:劉海萍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