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拔尖人才這樣練成!揭秘南大、東大神秘的強化班

2021-02-08 荔枝網新聞

  2019年本科錄取工作已經結束,作為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傑出人才培養的創新試點單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在拔尖人才培養方面不斷創新,通過開學後的二次選拔考試,南大匡亞明學院將再招15人,東大首次啟動的卓越班將為吳健雄學院擴招100人 ! 

  開學考試  南大匡亞明學院再招15人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起源於南京大學少年部,2015年後,每年招收100人,包括通過高考以及只面對省內的綜合評價考生共85人,開學後面向全校二次招生15人,除去提前批招收的學生,符合條件的本一批次理科類學生均可報名。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教授董昊告訴記者:「通過筆試的選拔之後,我們會再選拔一批學生,大概在20到25個人,進入面試環節,我們對學生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價,包括他的學科的素養,心理的素質,與人交往、談吐各方面,對他最後做了一個評價,綜合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最後選定15個人左右作為二次招生進入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招收的學生分為數學與信息科學、物理與天文學、化學與生命科學、交叉學科四大類。2018年在交叉學科內新開設「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方向。匡亞明學院的學生,在大一學年與大二學年進行通識教育和大理科基礎教育,大三再最終確定方向進行專業課的學習,超過一半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受到拔尖人才的資助,每年約50%的畢業生被免試推薦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和本校的相關學科攻讀研究生;40%以上的畢業生被哈佛、麻省理工、耶魯、牛津、劍橋等境外知名高校錄取。曾獲國家教育部特等獎的三三制本科培養模式就是在匡亞明學院這塊實驗田上經過充分論證後在全校進行推廣的。

  董昊教授說:「學院為每一個學生配備了不同類型的導師:朋輩導師由高年級的優秀學生擔任,他們以個人的成長經歷影響和指導低年級學生;學業導師由學院的教授擔任,每位導師負責10名學生,一方面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幫助他們設計職業規劃,並對他們的科研愛好進行合理引導。」

  與此同時,匡亞明學院有別於其它專業學科的培養模式,按照多元化、學科交叉進行培養。董昊教授介紹說:「其多元化體現在學科背景多元化,比如說,如果是學化學的學生,他應該要懂一些生物、物理,他在學科交叉的領域中往往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成果。我們在本科人才培養時比較注重多個學科全方位進行培養,這樣讓學生可以寬口徑厚基礎,他們以後的發展前景會非常好。」

  擴招100人 東大吳健雄學院首次啟動卓越班

  東南大學今年成功實現跨大類招生改革。本次招生工作的最大亮點,就是"先上大學,後選專業"。不僅如此, 各省市理工類本一批次錄取排名在該批次前 30% 的所有考生,還可以在新生報到前報考吳健雄學院的卓越班,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類,並可於一年後在專業大類中任選自己喜歡的專業。吳健雄學院以世界傑出物理學家、東南大學傑出校友吳健雄先生的名字命名,是東南大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榮譽學院,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基地。其前身為1985年成立的原南京工學院少年班,1990年發展成為強化班,於2004年正式建院。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受聘為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教授兼任學院院長。

  為深入推進東南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將吳健雄學院的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優秀辦學經驗惠及更多優秀學子,吳健雄學院在「工科試驗班(吳健雄班)」的基礎上,全新推出「工科試驗班(卓越班)」。 卓越班面向全國理科考生入校後選拔不超過100名同學。卓越班將分為5個學科大類方向進行招生,包括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工科試驗班(機械能源材料類)、工科試驗班(土木交通類)和工科試驗班(自動化電氣測控類)。

  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黨委書記陸挺介紹:「東南大學今年大類招生的5個工科大類裡面,組成5個卓越班,每一個卓越班不超過20個人,這部分學生是從我們各省市錄取的理工科本科批次的一本線30%的學生中來選拔,這部分學生自動獲得了選拔的資格,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願來參加卓越班的選拔。一旦考上之後,他的第一年將在吳健雄學院接受完整、系統高端的通識教育和大類培養,實現了先上學後選專業的目標。」

  卓越班採用1+3的教學模式,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可以進入高端師資的實驗室,享受到和吳健雄學院學生同樣的高端資源,以及吳健雄學院的大類內自主選專業,書院式管理,深度導師制,走出國門參與國際交流項目等靈活、優越的政策。

  陸挺說:「在我們這裡的這個政策是非常自由和靈活的,譬如說我們在這裡實施因材施教的理念,很多課程都分了層次,又比如說我們為了給學有餘力的學生留下自己學習的空間,我們可以給他們非常靈活的政策,比如英語考試,我們進校以後你可以通過一次考試,如果你達到了相應的水平,你就可以不修,這個大學期間英語的課程全部免修掉。 」

  參加選拔的新生每人只可填報一個大類方向,根據英語、物理和數學三門選拔考試筆試的成績,在各學科大類的招生計劃內擇優錄取。任一考試科目成績低於該科平均分的考生不參與排隊錄取。

  陸挺介紹:「我們始終認為,吳健雄學院的學生,我們教給他的是知識能力和素質,但是我們更希望的,無論是一年還是兩年,他都能在吳健雄學院這種追求卓越的氛圍裡獲得人生成長的力量,得到自己人生成長的動力。」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每晚9點35分《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徐授科 謝健 實習生/耿瑞佳 編輯/貝茜)

相關焦點

  • 南大、西大、東大,大學爭奪簡稱的那些事,實力很重要
    「東西南北」,後面加個大,代表了國內以方位聞名的幾所大學,南大是南京大學,北大事北京大學。大家知道剩下的東大、西大代表了哪所大學嗎?關於大學的簡稱,一直是處在爭奪之中,想爭奪稱號還需要點實力。在大家的認知裡,一般簡稱與大學都是一一對應的,這是過去約定俗成額的關係。
  • 南京大學: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培養各行各業領軍拔尖...
    時欣:我們進校後可以參加人才培養特色班的二次選拔,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參加7個拔尖計劃(大理科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天文)的二次選拔,獲得專業調整的機會。拔尖計劃有著整體超過80%,部分達到100%的國內外高校深造率。隨著「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實施,未來南大新生將有更加多元的選擇。
  • 精英人才特區: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1所大學試驗班
    南京大學:「英才培育計劃」建立在「南京大學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但做出很多變革,對學生培養的優惠政策可謂前所未有,進入拔尖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生會比「匡亞明學院」學生的選擇權更大,教師隊伍的組成也將有變革。藉助這一計劃,新生有機會進入基礎學科理科強化班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計劃」。
  • 【歡迎報考】武侯高中「中科院拔尖人才實驗班」
    武侯高中的「野心」不僅僅在志遠班。2016年推出「中科院拔尖人才實驗班」,打造武侯高中「雙子座」,讓更多的武侯高中學生考入中國一流大學,甚至世界百強名校。武侯高中以「中科院拔尖人才實驗班」為搖籃,為了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和動手能力強的拔尖人才,堅持特色鮮明的學生多元化成才辦學模式,與中國科學院深度合作,要讓武侯高中的特色班來頭更大、名頭更響、衝勁更足。2016年秋季,中科院拔尖人才實驗班招收了第一批45名學生,新學期已經開始,實驗班怎樣上課?都有哪些老師來授課?學生們學的咋樣?我們一一來揭秘。
  • 鄭州大學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優化結構,個性化培養拔尖人才    6月24日,鄭州大學與新華社籤署協議,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培養高層次新聞人才。這是繼今年4月份鄭大與中科院籤署「錢三強英才班」之後的又一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    加大拔尖人才培養力度,鄭大從未停過探索的腳步。
  • 2020江蘇錄取分數大學排名:南大力壓東大,蘇州大學表現最意外?
    今年的投檔線來看,南大和東大在理科分數線差距不大,而作為工科強校東大在文科方面有一定的劣勢,投檔線低於南大7分。除了南大和東大以外,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也是省內報考的熱門,這兩所學校的排名一直來來也是你追我趕
  • 第四批國家「青年拔尖人才」公布,武大、南大、浙大位居前三
    中組辦下發2019年《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入選名單包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45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97人,教學名師103人;青年拔尖人才274人(自然科學類210人,哲學社會科學、人文藝術類64人)。
  • 拔尖人才培養2.0版重磅出臺!34所雙一流大學入選
    一方面強化選拔機制,選拔優秀人才加入到基礎學科的研究中去,一方面健全培養機制,通過一制三化,加速人才培養,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走綠色通道!成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指導委員會。
  • [中國科學報]科大英才班:拔尖人才培養新探索
    完整而嚴格的科研訓練是培養拔尖人才必不可少的條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科研院所的聯合,使得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系統化、規範化和制度化。 ■本報記者 蔣家平 通訊員 曾皓   2月13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英才班的教室裡出現了一位「特殊老師」: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原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李廣宇帶著他自己編寫的教材走上講臺,為天文英才班的同學們講授《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基礎》課程。
  • 高考成績只佔50%或60% 南大、東大等20所院校試點綜合評價錄取
    高考成績只佔50%或60%    南大、東大等20所院校試點綜合評價錄取    對不在金字塔頂端的優秀生,是個利好    常報全媒體訊 繼自主招生之後,又一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啟動——近日,來自省教育考試院的消息,今年20所高校在我省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
  •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無爭議,但南大,東大,西大卻一直有爭議!
    其實除了北大外,對應的其實還有南大,東大,西大,但,問題來了,因為除了「北大」無爭議外,無論是南大,東大,西大爭議都很大!比如南大,一般人都會想到「南京大學」,但,南昌人可不這麼認為,他們的「南大」可是正兒八經的「南昌大學」,除此之外,一直以來「南開大學」也有被叫「南大」的習慣,後來很多人乾脆就叫「南開」了,此外,同樣在江蘇的還有一個「南通大學」,不過因為省內老大哥「南京大學」的緣故,小老弟還是很識相的叫「通大」了
  • 今年報考南大、東大,高考成績只佔60%,兩校招生負責人解讀招生新政!
    南大、東大今年面向江蘇考生首次試點新招生模式,高考成績只佔60%哦!今天上午,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公布了《2017年江蘇省綜合評價錄取招生簡章》,這也是兩校首次進行綜合評價錄取招生。小編第一時間採訪了南大、東大招辦負責人,最新招生動態,統統到碗裡來!今年,我省共有14所高校在省內進行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其中,11所高校往年已有試點,包括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師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此外,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3所高校則是首次試點。
  • 西安交通大學2019年招生計劃權威發布,繼續完善大類招生與培養,強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人工智慧專業繼續由錢學森學院按照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模式進行管理。人工智慧專業將以培養紮實掌握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應用工程與技術,熟悉人工智慧相關交叉學科知識,具備優秀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系統思維能力與國際視野,未來能在我國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發展中發揮領軍作用,並有潛力成長為國際一流AI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優秀拔尖人才為目標。
  • 2020南大本科新生數據大揭秘!
    五湖四海的小藍鯨因夢想在南大相遇你在南大能找到同名同姓同學的概率?……2020級本科新生數據大揭秘帶你揭開20級小藍鯨的神秘面紗@2020級小藍鯨你們是朝氣蓬勃的一代也是擁抱多元化、讓人驚嘆的一代庚子金秋你們來到南大而南大
  • 201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南大畢業生多高薪
    金陵晚報記者採訪南京部分高校發現:南大2013屆畢業生中不少人收穫「高薪」,研究生月薪人均達6087元;東大2013屆本科畢業生中,超過一半的女生選擇繼續深造;而藥大有多個專業連續5年100%就業,值得高考考生們關注。   南大2013屆畢業生共8116人,其中,本科生3459人。年終就業率98.73%,比去年增長0.68%。
  • 高考成績只佔六成 南大、東大今年首推綜合評價錄取
    普通類考生此前進入南大、東大的途徑主要包括兩種,一是高考,一是自主招生,而今年的考生又有了另一種途徑!  5月5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發布2017年江蘇省綜合評價錄取招生簡章。兩校今年在綜合評價錄取中將招收不超過100名的江蘇考生。
  • 大學生就業質量報告:南大東大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
    近七成南大畢業生在江浙滬就業南大2019屆實際共有7980名畢業生參加就業,其中本科畢業生3065人(佔 38.41%),碩士研究生4038人(佔 50.60% ),博士研究生877人(佔 10.99%)。
  • 東南大學和東北大學,「東大」究竟是誰的簡稱?
    後來林老師查閱資料才發現,原來簡稱「東大」的不止東南大學,還有另外一所雙一流大學,即坐落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東北大學。關於高校簡稱之爭,由來已久,之前就有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南昌大學爭「南大」簡稱,校友們輪番上陣,替自己的母校助威,這邊說歷史榮譽,那邊談師資實力,大有較真之感。那麼關於「東大」究竟指哪一所高校呢?
  • 四川大學:推進強基計劃,交叉創新班、拔尖班面向未來培養人才
    (三)特色班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四川大學都有哪些特色班?廖愛民:首先,吳玉章書院是一個拔尖創新人才匯集高地,它是一個榮譽性的學院,類似於北大的元培學院,我們會集中選一批最優秀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個性化培養。經過十幾年實踐,我們認為吳玉章學院是非常成功的,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拔尖優秀人才。
  • 東大、南大、南師高校食堂哪家強,結果竟然是……
    圖書館不能證明你來過這所大學,但食堂可以。大學撩妹勝地不在課堂,而是食堂。有人說,食堂飯菜的質量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的學術水平。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吃飽了才有勁做實驗啊,吃飽了才有勁寫論文啊!南京這地方沒別的,就是高校多!閒的時候可以去高校食堂蹭個飯,順便來個校園漫步,找找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