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10 炭行家

什麼是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針對土壤的不良質地和結構,採取相應的物理、生物或化學措施,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量,以及改善人類生存土壤環境的過程。

為什麼要進行土壤改良?

拿國內的種植土地來說,常年的耕作翻種對上層土壤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致使土壤板結,鹽鹼化,病蟲害嚴重等問題日漸突出。土地肥力下降,就需要施用更多的化肥來給農作物提供充足的營養,但是農作物對於肥料的利用率沒有提高,致使流失在土壤裡的殘留也越來越多。長此以往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我國耕地面積每年都大批量的流失,看著曾經的綠意盎然,青蔥繁茂變成了如今的荒草阡陌,乾涸死寂,別說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就連我們這些鐮刀鋤頭都沒掂過「外姓人」看著都痛心疾首!當前,保護耕地,保護土壤已經迫在眉睫,亟待懲治;土壤改良,土質優化措施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土壤改良劑

土壤改良新方法:

今天我們給他家推薦的不再是網上老生常談的幾個改良方式,而是一種新方式:秸稈炭化還田的土壤改良。

大家都知道,馬上就要秋收了,又到了一年一度老生常談又不得不談的秸稈禁燒主題的時候了。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各類秸稈產出量在7億噸左右,這龐大的數字背後不僅承載著是一個國家對環境治理的決心,也背負著作為經濟大國和農業大國應當具有的責任和質素,「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求天求地不如拜謁求已」!為了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變廢為寶,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們是各司其職,各顯其招,「7億」數字的背後是無數人的辛勞和堅守!這裡我們所倡導的秸稈炭化還田改善土壤環境的項目,就跟這「7億」的秸稈息息相關。

玉米收割期過後,秸稈如山堆壘,卻成為了無用之物,我們按噸的計價單位將農田廢棄的秸稈收集起來進行深加工,農民同時多了一份收入收益,樂而為之.秸稈炭化還田處理的秸稈量是巨大的,不像是用秸稈做飼料,做餐具的「小打小鬧」,我們要做的是直截了當的瓦解其龐大的廢棄身軀,使其變成利國利民的土壤良藥。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不僅僅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對於國內資源環境整合,對於「以人為本」的民生福祉,對於農業長遠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秸稈炭化之後,其炭化物具有很高的吸附性,可以高效地保證土壤的養分和水分不受流失,同時又很透氣,混入土壤之後,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激髮根系活力,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改善土壤板結,平衡酸鹼度,讓土壤環境長期保持一個良性發展。

根據我們在玉米大田做的實驗結果來看,土壤得到改良之後,不僅僅是耕地環境得到了改善,糧食的增產也是顯而易見的!平均每畝地可增產25%左右。與之前的產量每畝地不足800斤相比,現時的產量已經達到了950斤以上,最高的可達1000斤以上,這驕人的數據必將給土地的守護者----農民以莫大的歡欣和鼓舞,讓唇齒相依的夥伴攜手相扶,和諧共生是我們最美好的期盼!

土壤改良劑

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工程的路還很長,萬事開頭難,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把這趟開往綠色農業的列車拉上引橋,讓其暢通無阻地行駛在浩瀚的江面,如履平地.成就青山綠水,成就富饒黑土,成就廣袤無垠!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我們責無旁貸!

相關焦點

  • 土壤為什麼能滿足植物需要?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有哪些?
    在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裡長出的植物茁壯且呈綠色, 在貧瘠土壤裡長出的植物則細弱且枯黃。貧瘠的土壤可以通過增加腐殖質(施有機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是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和收集落葉和人、畜糞便漚肥。能夠改良土壤,並在成肥中發揮作用的是蚯蚓。 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 簡單有效的土壤改良增產的方法分享!
    #土壤改良#近幾年土壤問題越來越多,大多數是因為不合理耕作、亂施肥造成的,有什麼方法是有效的改良土壤方式呢?下面開金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1合理施肥:根據土壤、作物情況來定,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不能為了產量過度施肥。2有機肥料:用有機肥,補充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有機肥還具有很強的緩衝能力,可防止因長期使用化肥而引起土壤的酸度變化和土壤板結,可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保證土壤良好的生態環境。
  • 打著土壤改良的口號推廣有機肥,你怎麼看?」
    關於土壤改良與推廣有機肥的關係 「國家提倡土壤改良,現在許多商家打著土壤改良的口號推廣有機肥,你怎麼看?」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應該想搞清楚土壤改良的幾個基本概念在講土壤改良與有機肥的關係?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土壤改良?為什麼要進行土壤改良?
  • 高標準農田為什麼需要土壤改良?土壤改良的意義在哪兒?
    這是土壤問題,近年來土壤酸化、土壤鹽鹼化、土壤板結問題日益嚴重,減產、少產、甚至絕產時有發生。土壤汙染問題亟需解決,不然,上再多的肥料也解決不了土壤不吸收的根本性問題。養分不被吸收,作物長勢、收成自然不會好!我們常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實際上因為土壤問題,不被吸收的肥料會隨著雨水衝刷流到別處造成大面積水土汙染,並形成惡性循環。
  • 鹽漬土土壤成因及其改良技術
    我國約有9913萬hm2的鹽漬土,其中現代鹽漬化土壤3693萬hm2,殘餘鹽漬化土壤4487萬hm2,潛在鹽漬化土壤1733萬hm2,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內陸地區以及長江以北沿海地帶。1 土壤鹽漬化形成的原因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中的鹽分離子增加或是可溶性鹽分離,然後不斷地向土壤的表層聚集,從而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狀,並對生長的植物有一定危害作用的一種土壤演化過程。土壤鹽漬化分為原生鹽漬化和次生鹽鹼化兩類。其中不受人為影響,自然發生的土壤鹽漬化為原生鹽漬化;而由於人類活動引發的土壤鹽漬化為次生鹽漬化。
  • 不同類型的土壤特點解析,如何因地制宜改良土壤?
    適宜於作物生長的土壤需要滿足那些特點?酸鹼性、砂黏性不同的土壤多作物生長各有何影響?不同質地的土壤應該如何改良? 需要經過謹慎的成本核算之後再決定是否划算; 其它措施 其次可以施入草灘、蛭石、珍珠巖、等來增加大孔隙比例;再次對深層土壤呈現沙型的土壤可以採取深翻的形式增加孔隙度降低粘重性,同樣這種方法效率較高。
  • 土壤改良「金礦」從哪裡挖?
    要知道,單一調酸、調鹼的土壤改良劑存在改良效果不全面或有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等不足之處。而天然改良劑改良效果有限,且有持續期短或儲量的限制等問題。所以儘管市場上有各種類型的土壤調理劑,但真正活化根層、疏鬆根層土壤、打破根層土壤板結,改善根層土壤生長環境,自動協調土壤根層的水、肥、氣、熱,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清潔、淋洗掉對土壤的汙染物質和不利土壤健康的物質,為根系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環境,大幅度促進根系增加的一種物質或技術還非常匱乏。
  • 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都有啥?咋應對土壤病?礦源黃腐酸鉀改良土壤
    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都有啥?如果你對上述問題有所疑問的話,就快跟小編一起走進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中,一起來學習吧!有機質對於土壤來說很重要,因為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高低,代表者土壤肥力的高低,以外有機質還能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效改良土壤結構,促進微生物活動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等,可以提升作物的產量與品質。
  • 柚子園土壤主要問題及改良建議
    經過筆者這幾年對平和果園的診斷,平和柚園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土壤酸化嚴重。       由於長期過量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和化學氮肥,土壤中的酸性物質不斷增加並積累,土壤中的鈣鎂等鹼性物質被作物吸收利用或淋洗而減少,缺乏必要的補充調節,使土壤出現酸化現象。土壤酸化會加速土壤貧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屬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別是寄生真菌增加,土傳病害嚴重發生。
  • 家庭養花自製改良土壤酸鹼度的幾個小辦法
    ,那麼,有沒有簡單改良的小辦法呢?大多數花卉都喜歡中性偏弱酸的土壤環境,比如梔子、杜鵑、茶花、茉莉、蘇鐵、蕨類、蘭科植物等等,更喜歡弱酸性環境;而一些傳統北方花卉,則喜歡中性偏弱鹼性土壤,比如菊花、玫瑰、月季、石竹、松、柏、檜之類,土壤酸鹼度一旦不適應,就會嚴重影響生長,因此要根據花卉品種不同,採取不同的改良方法。
  • 土壤改良指南,拯救你的園土
    這一類土壤,與其說是土壤,不如說是塵埃與石塊。低養分,不透水,不透氣,還常常含有工業建築垃圾和有毒物質。想要改良建築回填土,所耗費的財力精力相比直接換新土是有過之而不及的,為了養出美麗的植物,請務必剷除這類介質。
  • 土壤改良好手——生石灰,使用中這些問題要注意
    提要:生石灰土壤改良效果好,使用過程要注意這幾項問題土壤改良問題是農業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而生石灰在土壤改良的過程中就會經常被用到。這裡科學興農就分享一些關於生石灰在土壤改良過程中的使用方法的問題。
  • 「瞅過來」菌肥對土壤改良的好處!
    菌肥料對土壤改良的好處鹽鹼地的共性是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狀差,對作物生長有害的陰
  • 引起園土壤透氣性差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改良?
    引起園土壤透氣性差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改良?楊春霞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短缺和成本增長,果園管理向省力化、機械化、水肥一體化方向轉變,但也帶來了土壤板結、透氣性差等問題,為此我們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現代果園土壤透氣性差的原因,提出土壤透氣性改良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北方稀土土壤改良課題:鹽鹼地變身希望的田野
    村中2000畝中度鹽鹼試驗田因北方稀土壤改良課題的入駐,首次出現秋收的繁忙景象:兩臺沃德牌收割機在一望無垠的稻田中往返穿梭,稻浪翻滾,稻穗金燦。在此之前,這片大地因嚴重的鹽鹼化問題,地表常年被雪白的鹽鹼顆粒覆蓋,放眼望去,蠻荒遍野。無獨有偶,距此100公裡的土默特右旗廟營村也曾境況相同。今年秋收時節,那裡的800畝重度鹽鹼試驗田,經過一季的土壤改良和播種繁育,最佳地塊每畝收穫水稻約400斤。
  • 生石灰改良土壤有效,但要做對這四點!
    由於濫用劣質化學肥料,導致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蔬菜死棵現象也頻頻出現,土壤中殘留的病菌也越來越多。一個較好的土壤消毒和改良方法就是施用生石灰給土壤消毒、調節酸鹼度、補充鈣肥、釋放土壤中被固定的營養元素,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
  • 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固碳減排,有哪些生態和健康風險?
    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都在探索生物炭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改良土壤。生物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較高的孔隙度和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可以作為吸附劑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汙染物;同時,生物炭保留並富集了生物質中大量的N、P、K、Ca等營養物質,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固碳減排。
  • 土壤鹽漬化的危害有多大?這5點治理措施,能否改良土壤?
    土壤鹽漬化的危害有多大?這5點治理措施,能否改良土壤?一、土壤鹽漬化形成的原因1、自然因素這種因素是不受人為控制的,主要是有大自然所決定,當由於某些原因,地下水位升高,或者是雨水季節,水位較大時,土壤鹽漬化發生的概率就會加大,特別是靠近海邊的區域,相對會更加嚴重。其次,一些相對較封閉的地形,由於鹽分排不出去,也會加重。
  • 生物炭土壤改良技術助力上海農業綠色發展
    為進一步推進上海農業綠色發展,為本市農業朝著「資源更節約、環境更友好、土壤更健康、食品更安全」方向持續發展助力,生物炭土壤改良技術暨上海農業綠色發展研討會今日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舉行。本次會議重點聚焦生物炭土壤改良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上海土壤改良技術成果轉化與生物炭改良材料的產業化發展。
  • 鴻達興業:大力開展土壤改良與修復 讓「貧瘠地」變身「金土地」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柳靜)作為土壤改良的先行者,近年來,鴻達興業在全國多個地區開展土壤修復和改良,實現了扶貧助農、保護土壤的目標。「一開始是向每戶派送一包『豐收延』土壤調理劑,大概有500多戶。」鴻達興業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到一年的時間,崇左地區通過施用「豐收延」土壤調理劑的甘蔗地,土壤酸鹼度得到有效調節,板結情況明顯改善,土壤地力、肥力提高,每畝地甘蔗產量增加近1噸,蔗糖糖分也提高了,能給農戶帶來約500元/畝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