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組織「快樂學漢語」主題活動,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與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主任阮明芳等中文系師生一起參加「秋令營感想與體會」演講比賽的評比、《一路一帶》圖片展以及秋令營攝影作品展示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並做《中國歌曲歌詞欣賞》講座,向大學生們介紹中國歌曲的特點。
在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處的協調下,在中國漢辦孔子學院和廣西師範大學的協助下,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40多名師生於2015年9月17日至9月30日在廣西師範大學開展了「2015漢語橋—越南大學生秋令營」活動。
在10月17日「秋令營感想與體會」演講中,參加決賽的10名選手從不同角度談了各自對秋令營的感想和體會,他們普遍說到,這個活動寓教於樂,遊教結合,師生們不但學習漢語、中國剪紙、中國結、書法、葫蘆絲、武術等課程,還遊覽了廣西師大王城小區、灕江等。其中,河內大學中文系學生阮秋河在演講中說,「此次秋令營的成功舉辦激發了中越青年學子的文化情緣,擴大了彼此交流」;武氏垂玲在演講中提到,在中國桂林以及在廣西師範大學的短短兩周的秋令營生活讓她已經愛上了桂林的生活、桂林的人,並表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要去中國學習,她還祝「越中關係越來越好」。
劉三振參贊告訴中國日報記者,組織「桂林秋令營」以及「快樂學漢語」活動的目的是,讓越南大學生親身感受中國的風土人情,提高越南大學生對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情,加深對中越傳統友誼的認識和感受,以便將來為中越經貿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在「我給秋令營提建議」自由討論會中,劉三振參贊以「聞過則喜」的坦誠向大學生徵求建議,並告訴大學生們今後見到劉參贊不要稱呼官銜,要稱「老劉」。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主任阮明芳女士對記者說,大學生們對「桂林秋令營」活動表達了自己讚美之情、感激之意,他們期望今後能夠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阮明芳女士還表示,希望在今年11月20日越南教師節的時候,「老劉」能夠參加他們中文系組織的「中越文化交流」主題活動。
越南河內開放大學主樓。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越南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主任阮明芳女士陪同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先生觀看《一路一帶》和秋令營攝影作品。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河內開放大學學生觀看《一路一帶》和秋令營攝影作品。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河內開放大學學生在閱讀《一路一帶》攝影作品展「絲路新顏」簡介。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一路一帶》和秋令營攝影作品展。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學生參加《我與桂林秋令營》作文演講比賽。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先生(圖前排左三),越南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主任阮明芳女士(圖前排左二),越南社科院在讀博士生、中國國家漢辦志願者教師黃合孟先生(圖右三),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教師阮氏映月女士(圖左一),河內開放大學教師張嘉琳女士(圖右二)參加「秋令營感想與體會演講比賽、《我與秋令營》徵文比賽、《一路一帶》圖片和秋令營攝影比賽的評選活動。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先生對參加「秋令營感想與體會演講比賽、《我與秋令營》徵文比賽、《一路一帶》圖片和秋令營攝影比賽的選手及作品進行總結性點評。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在茶歇期間,劉三振參贊與河內開放大學大學生們進行交流。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評委對大學生秋令營攝影作品進行投票。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在 「我給秋令營提建議」自由討論會會上,劉三振參贊向大學生徵求意見和建議。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劉三振參贊代表評委向大學生秋令營優秀攝影作品獎獲得者頒獎。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評委與獲獎大學生合影留念。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
劉三振參贊與河內開放大學中文系師生合影留念,師生們高喊口號「老劉好」。攝影:中國日報駐河內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