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漢語教師志願者在東南亞受歡迎:為夢想插上翅膀
【摘要】 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謝宇是中國國家漢辦派往越南的漢語教師志願者。在寮國的漢語教師志願者劉傑先遇到的困難比謝宇還要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表示:「越南一些學校還主動打來電話,希望中方向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
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謝宇是中國國家漢辦派往越南的漢語教師志願者。2013年11月,他和同伴公丕盈來到順化外國語大學中文系任教。「初到順化,天氣炎熱、語言不通、水土不服,心裡很忐忑。」謝宇告訴記者,「當地學生和老師的熱情,漸漸融化了我內心的堅冰」。在寮國的漢語教師志願者劉傑先遇到的困難比謝宇還要多。2013年抵達寮國後,劉傑先先後在萬象、萬榮、琅勃拉邦的大學、高中和小學任教。「在萬榮任教時,沒有網絡、電視,還經常停水,洗澡都成了奢侈。」劉傑先說。在緬甸、柬埔寨,不少初來乍到的漢語教師志願者幾乎都被蚊蟲襲擊得「傷痕累累」,還有漢語教師志願者在菲律賓因被蚊蟲叮咬而患上登革熱。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在東南亞國家任教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挑戰,但堅持是他們共同的選擇在謝宇的宿舍,一張密密麻麻的課程表格外醒目。他在上課時很注重同越南學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為越南學生提供練習口語的機會。除了課堂授課,劉傑先還在周末為愛學習的寮國學生「開小灶」,為他們補充教材以外的知識。今年6月下旬,謝宇將結束在越南教學的近1000個日夜。「作為中國青年,能面對面幫助300多名越南大學生提高漢語水平,讓他們畢業後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這是我最大的驕傲。」謝宇說。在東南亞,不少學習中文的學生家境並不富裕,學習中文則能幫助他們找到一份體面工作。謝宇告訴記者,順化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很多都來自周邊省份,不少人家境困難,家長含辛茹苦供孩子讀大學,希望孩子畢業後能找到穩定工作,改變命運。當問及為何學中文時,順化外國大學中文系學生黎凰芳淵說:「中國在越南的投資越來越多,中文系學生畢業後不愁找不到工作。」該校中文系主任廖靈專告訴記者:「我們中文系畢業生就業率100%,畢業即就業。」作為越南西北地區漢語人才重要培養基地,富壽省雄王大學中文專業畢業生也實現了100%就業。雄王大學中文專業大二學生阮氏秋河在漢語教師志願者關麗等的悉心指導下,參加了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越南北部賽區預賽。阮氏秋河說:「漢語教師志願者不但教授我們豐富的知識,還為我們的夢想插上翅膀。我的夢想是成為像關麗老師一樣優秀的漢語教師。」多才多藝的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通過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展示了當代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風貌多才多藝的漢語教師志願者,不但為當地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中文的機會,也通過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展示了當代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風貌。在越南,謝宇和公丕盈除了教語言,還教越南學生太極拳、書法等才藝。廣西民族大學體育學院碩士畢業的劉傑先,在課餘時間教寮國學生籃球和武術,還和學生一起包餃子、蒸饅頭,讓學生多角度接觸中國文化。「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漢語教師志願者,但我始終提醒自己,漢語教師志願者並非個體,而是當地了解中國、感知中國形象的一個窗口。」劉傑先說。素質過硬的漢語教師志願者,贏得了校方和官方的尊重。在泰國,自2003年以來,應泰方申請,國家漢辦已向泰派遣1萬多人次漢語教師志願者。在越南河內、胡志明市等地,都有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的身影。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劉三振表示:「越南一些學校還主動打來電話,希望中方向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漢語教師志願者在東南亞受歡迎,是全球漢語熱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向118個國家和地區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3萬人次,教授學生600餘萬人。他們遠離家鄉,克服文化差異、心理孤獨等困難,幫助當地開展漢語教學,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文化交流。今年6月中旬,劉傑先也將結束在寮國任教的3年時光,回國後繼續參加國家漢辦公派教師考試。他希望能去非洲任教。「在海外教授漢語、傳播中國文化,經歷的困難、收穫的友誼,都將成為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最珍貴的財富。」劉傑先說。(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