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幽幽木香、博覽古今。培育中華傳統文化素養,提升文化自信,對當代大學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12月2日,由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主辦的「孟子思想解析(下)」主題講座在伯川圖書館舉行,至此,圖書館歷時9個月,涵蓋5大類、20個子項目的傳統文化建設系列活動暫落帷幕。
今年4月以來,圖書館依託「凌水書屋」的空間優勢和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打造傳統文化建設系列品牌活動,以系列講座、吟詠競賽、互動體驗、線上展覽等形式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深度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也促進了大工校園內傳統文化建設系統化、品牌化。
傳統文化「開講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在浩如煙海的文化知識中找準方向,學者專家的引導必不可少。圖書館以充滿古典韻味的凌水書屋為地點,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陸續舉辦了系列傳統文化講座。「最後的傳統文字——清末豎排繁體字報刊」從晚清舊報刊開始,講述傳統文字的趣味故事;「從敦煌61號石窟到五臺山大佛光寺」帶領師生領略敦煌莫高窟第61號石窟和五臺山大佛光寺的風採;「大連燦爛的古代文明」以大連地區考古發現為線索,探尋古代先民的生產生活特徵;「孟子思想解析(上)(下)」對孟子的心性論和仁政論思想進行解讀,探究對中國古代社會和中國人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的影響。先後近300名師生參加了系列講座。
吟詠性情吐納珠玉
國學之美,猶在誦讀。圖書館以國學經典資源為支撐,以「凌水書屋」為空間依託,加之漢服、書法等點綴,開展了詩詞大會、誦讀經典、「風雅頌•詩經」共讀系列活動。
4月15日起,圖書館面向全校師生讀者發起線上誦讀經典活動,完成初賽和決賽。5月起,我校與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卓越九校聯盟」高校聯合開展了「風雅頌•詩經」共讀系列活動,「當方言與詩經邂逅」「名家為你講詩經」「與名家一起評詩經」三項內容邀師生與名家共讀《詩經》。最終,我校師生獲得二等獎一名、三等獎一名、人氣獎一名,作品在「喜馬拉雅App」專輯展示。
10至11月,圖書館與大工校團委聯合主辦,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團委、多個文化類學生社團聯合承辦的「大工詩詞大會」精彩開賽。比賽共分初賽、複賽、決賽三場。複賽於11月7日晚在「凌水書屋」舉行,經過激烈角逐,共有8名同學晉級決賽。11月29日晚,大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廳上演詩詞大會巔峰對決,8名選手競新鬥巧、應答如流,展現了優異的詩詞涵養。優美典雅的書法、漢服、民樂表演令人目不暇接,為全校師生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詩詞文化盛宴。
趣味體驗體味傳承
圖書館聯合旅順博物館聯合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傳統文化互動體驗,讓師生親身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9月16日,圖書館與旅順博物館聯合開展拓片體驗活動。活動中,旅順博物館專業人員為師生介紹了拓片技藝的概念和涵義,當場講解並演示了噴浸、輕砸、暈墨等拓片環節。溼潤宣紙、砸刷輕敲、蘸默拓印……在場師生在旅順博物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饕餮紋」「四神」「慶雙魚」等傳統紋樣的拓片過程,不但領略了傳統紋樣的美感,也在拓片過程中感受文化流傳的深遠意義。
凝眸光影再賞瑰寶
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大工圖書館拓展優秀傳統文化線上線下展演、展示活動,不僅能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夠感受到中華瑰寶的魅力,還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以館藏資源為依託,開展「大連的歷史與文化館藏文獻圖片展」,展出大連歷史館藏文獻、珍貴老照片,全方位展現大連的歷史、文化、民俗、建築、方言、美食……感受大連歷史傳承與變革。
以雲岡石窟研究院與青島出版集團出版的20卷本《雲岡石窟全集》為依託,圖書館聯合多個機構共同推出「穿越千年的凝眸——雲岡石窟藝術線上展」活動,分三期展出包括雲岡石窟20個窟的七八十幅作品,再現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精華,帶師生領略世界雕刻藝術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
中華傳統文化蘊藏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在廣大學生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培育文化自信之根。圖書館作為大連理工大學文化建設陣地之一,不僅有著大量的,多類型、多載體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同時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場所優勢,尤其是伯川圖書館「凌水書屋」環境氛圍傳統典雅,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陣地。2020年,圖書館以資源為依託,聯合校內外多個部門開展的弘揚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為傳統文化教育陣地建設打下了良好的開端。未來,圖書館將繼續發揮文獻、場所、受眾等多方面優勢,精雕細琢,進一步打造傳統文化培育新陣地。
新聞來源:大連理工新聞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