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5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張帆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徵引闡釋及啟示研究」開題論證會暨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致辭,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教授主持開幕式。會上,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了如何系統呈現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立體豐富性和多維流散性,建構中國故事世界譜系,揭示中國故事參與共建世界文明的價值意義。
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
姜鋒表示,研究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表述,對於了解當代世界如何看待中國、助力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該重大攻關項目依託上外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優勢,是對新時代國家戰略和重大理論問題的有益探索,期待能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紮實的學理依據。
開題論證會由上海外國語大學科研處處長王有勇教授主持。課題首席專家張帆教授表示,中國故事源於中國,但屬於世界。它作為一個敘事的藍本超越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等壁壘,被世界文學廣泛徵引,變異影響深廣,流傳年份久遠。課題組希望圍繞經典中國故事在世界經典文學中的經典演繹展開系統的研究,探討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徵引闡釋、傳播路徑、流變譜系與範式表徵,掘發中國故事的價值與世界影響,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優秀中國文化提供堅實的學理依據。
該課題緊扣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致力於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在世界文學對中國故事的徵引闡釋中凸顯中國文化、中國價值、中國精神的世界影響;構建結構合理的跨學科體系:立足「中國文化走出去」,組建跨學科門類的重大團隊,多語種交叉融合,打造跨學科協同創新體系;構建經世致用的學術體系:堅持以國家文化戰略為導向,強化基礎研究對應用實踐的指導和轉化。
促進中國故事的正向傳播
會上,浙江大學許鈞教授肯定了項目研究在國家戰略層面上的重要意義,他認為重大項目即重大問題、重要路徑、重要成果,它並非終極性而是開創性的,可以不斷滾動拓展,並為未來研究打下堅實基礎,開闢創造新的空間。浙江工商大學蔣承勇教授提出,應立足中國立場,堅守中國觀點,糾正誤讀,促進中國故事的正向傳播。
華東師範大學陳建華教授建議,應進一步明確研究對象範圍,將課題落地落實落細。浙江大學聶珍釗教授則建議將中國故事置於世界文學共同體視域下考察。杭州師範大學殷企平教授表示,應關注中國故事的接受土壤,為中國文學的未來對外傳播提供借鑑。北京大學李昌珂教授認為,應充分挖掘中國革命者與建設者的故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彭青龍教授表示,在研究中應注重案例的代表性、權威性、經典性、可持續性、可檢測性,兼顧民族性與世界性。上海外國語大學宋炳輝教授、胡開寶教授、陳壯鷹教授與謝建文教授對課題研究的多個方面作了點評。各位專家充分肯定了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課題的總體框架、預期目標與任務分工、研究計劃與實施步驟等,認為項目選題緊密對接國家「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目標,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具有極高的學術與實踐價值。
「『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徵引闡釋及啟示研究」開題論證會暨學術討論會會議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課題首席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張帆教授作交流發言 照片由校方提供
參加「『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徵引闡釋及啟示研究」開題論證會暨學術討論會專家學者合影 照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