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能否緩解打車難--北京計程車綜合治理引熱議

2020-12-20 中國政府網

漲價能否緩解「打車難」?
--北京計程車綜合治理引發熱議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北京「打車難」頑症難除,北京市有關部門公布了加強出租汽車管理、提高運營服務水平的意見,表示將在一兩年內使「打車難」狀況有明顯改觀,此舉引發社會關注和各方熱議。

    圍繞計程車行業關注的「份兒錢」、增加牌照以及租價調整等問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採訪進行了調查。

    司機叫苦不迭,「份兒錢」該不該降?

    北京計程車價格7年未調整,其間計程車收入只增加15%,行業吸引力下降,司機高峰時不願出車,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稱,必須要理順機制。

    「份兒錢」是計程車最大的成本,通常佔到司機總支出的50%以上。新華網一項調查顯示,七成網友認為應該降低「份兒錢」。

    北京一家計程車公司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公司收入的「份兒錢」為每輛車5175元。成本和費用包括:折舊1200元;司機五險一金900元;福利費200元;油補520元……12項支出共4775元,扣除稅費,利潤率為5.8%。

    「這麼點兒利潤,比買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還要低!」該公司負責人說。

    雙方都在「喊冤」,事實究竟如何?長期從事計程車行業研究的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由晨立說,一些計程車公司根本未按照合同裡寫的落實職工的「五險一金」和各項福利保障。「按此估計,計程車公司的利潤率在30%左右,屬於暴利。」

    計程車司機怨聲載道的,還有「份兒錢」中每月1200元的折舊費。「一輛車子7萬左右的進價,一個月收我們折舊費1200元,一年就是二萬四,三年就抵一輛新車價格了,最後車子又不歸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收下去?」

    「現行管理體制下,計程車行業陷入死局:的哥疲憊不堪,乘客『全權買單』,唯獨計程車公司穩賺不賠。」清華大學教授邢文訓認為,應該降低計程車「份兒錢」,減輕司機負擔。「不能把全部成本都加在消費者頭上。」

    記者向北京市交通部門進行了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司機的「份兒錢」不會上升,有可能進一步降低。「要將計程車企業利潤控制在微利水平。」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說。

    供需明顯失衡,牌照該不該放開?

    「解決打車難,一是要增加計程車供給,二是要降低管理費用。根本上還是要增加供給。」由晨立說。

    據了解,自從1994年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局出臺文件,停止批准新的出租汽車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以來,計程車數量幾乎沒有增加。然而,北京市人口已經增長了一倍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數量管制政策將計程車行業變成了一個高利潤行業。」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對計程車保有量進行動態調整,根據社會需求適當增加牌照。

    增加計程車供給不可忽視。據了解,北京市目前的計程車有國有、集體、聯營、私營、股份公司和個體工商戶等經營方式,總共有6.6萬多輛營運車輛,駕駛員近10萬人,其中個體工商戶(不用交「份兒錢」的)只有1157戶,僅佔百分之一。

    事實上,我國法律並未禁止個人經營計程車。根據建設部和公安部1997年聯合頒布的《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有關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均可獲得計程車經營權。然而,一些城市實際上是限制個體計程車發展的。

    「給自己打工不交『份兒錢』?想都甭想!」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政府部門不放開牌照,無人受理此項業務,就是提著豬頭也找不到廟門。」

    在國外大城市,雖然計程車經營採取公司制、個體工商戶等多種經營形式,但個體所佔比例較高,競爭較為充分。例如,紐約計程車44%是由大的代理行或計程車公司把車包租給有執照的司機,27%的個體計程車業主將車包給有執照的司機運營,29%的個體車主親自駕車運營。

    「增加供給,不單是一個放開牌照的問題,還要把現有運力資源盤活。結合北京車輛限號、搖號等政策限制,應當將私車、公車等潛在社會運力調動起來,引入競爭主體,擴大供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說。

    漲價能否調動司機積極性?

    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說,北京市的計程車租價已經7年沒有變過,其間上海、廣州、深圳經歷過一兩次調整,而北京租價低直接影響了司機的運營積極性。

    針對上述說法,部分受訪計程車並不贊同。「漲不漲無所謂,漲價了,打車的少了,對生意有影響。」祥龍出租汽車公司一位姓甄的師傅說。

    新華網調查顯示,七成網友認為漲價無益於緩解「打車難」,如果漲價,將不再優先考慮計程車。

    「運用價格槓桿可以調節供需關係。」世界資源研究所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海濤認為,適當提高計程車價格,與公共運輸等區別開來,有助於形成合理的城市出行結構。

    專家認為,增加計程車供給,降低管理費用是緩解「打車難」的重要途徑,而限制需求的辦法並不可取。

    「從世界計程車行業管理來看,沒有一個國家和城市把計程車定位於上下班通勤工具的,這不是計程車的任務,而是公共運輸承擔的任務,在改革計程車運營的同時,還需要提高公共運輸的承載力。」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姚恩健說。

    由晨立等專家指出,通過漲價可以抑制和減少打車需求,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打車難」問題,而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打破現有利益格局。(記者 趙仁偉、李志勇、劉元旭、劉敏)

相關焦點

  • 天津:計程車「漲價」 能否滿足新需求?
    來源:經濟日報從11月25日召開的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市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調整計程車基本運價,同時執行新的運價與燃料價格聯動機制。運價調整後,將適度提高起步價和車公裡運價。「夜間附加費」 破解「打車難」隨著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在天津始發、經停高鐵、航班日益增多,而夜間經濟的快速發展,更讓交通樞紐、繁華商圈的客運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在夜間23點以後,由於客流量較小,出租汽車陸續收車,造成了天津乘車需求與運力之間不相匹配的情況。「打車排除」、「一車難求」成為突出現象。
  • 節後北京再現夜間打車難
    A06-A07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2月15日晚11時30分,北京站大批乘客出站後排隊等待乘坐計程車。多家平臺獎勵被嫌油水少,專家建議延長公交夜間線路、增加定製公交受節日和降雪天氣的雙重影響,近期北京再次出現了夜間打車難題。
  • 市民遊客齊喊打車難 司機:哥在挑肥揀瘦(圖)
    而隨著島城氣溫不斷蹦高,打車難問題更加突出:打車等個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成了常事,來了一輛空車十幾人追著圍搶,可人家司機還得挑一挑,堵路的地方不去,偏遠的地方也不去……連日來,記者在不同時段、不同地方體驗打車「艱辛」,而記者唯一的感覺不是人打車,而是車在挑人。
  • 2018打的費飛機票漲價原因:油價上漲是重要因素
    資料圖:街上行駛的計程車。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 (記者 邱宇) 近幾個月,油價漲了,一些城市的計程車和大部分航空公司運費也隨之上漲。  8月1日起,北京的計程車將漲1塊錢。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通知稱,自2018年8月1日起,北京市巡遊計程車(不含電動計程車)每運次加收燃油附加費1元。  調價前,北京計程車3公裡以內13元,基本單價每公裡2.3元。調整後,每次乘坐計程車出行都要多掏1元。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不僅北京,近兩個月,深圳、廣州等地的計程車運價都有過調整。
  • 記者暗訪北京計程車拒載:王府井打車起步價需50元
    近日,本報連續接到讀者來電,反映自己乘坐計程車被拒載的經歷。或許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站在馬路邊,看著亮著「空車」的計程車疾馳而去,被拋棄後的委屈和憤怒充溢心間。交管部門記錄顯示,大型商圈和車站周邊地區拒載投訴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本報記者兵分四路,對北京站、王府井等投訴集中的區域進行體驗,發現打車難、計程車拒載問題在以上區域普遍存在。
  • 今年春運打車難,過於嚴苛的網約車地方細則難辭其咎
    近幾日,關於網約車近期打車難、打車貴的話題熱議。是網約車在春運的大考中「掉鏈子」,還是另有隱情?筆者認為,部分地市過於嚴苛的網約車細則對此難辭其咎。  今天一位友人稱,自己在1月17日上午9時30分許搭乘網約車,20公裡的路程中臨時加價就達到了59元,最終打車花了147元。
  • 中國多城市上調計程車燃油附加費 北京漲至3元
    市交通運輸局就此向市發改委提交《關於商請啟動出租汽車租價與油價聯動機制相關措施的函》,市發改委昨日批覆,為緩解計程車運營壓力,在落實中央關於燃油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同時調整燃油附加費標準,以確保計程車行業正常運營。市有關部門表示,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價格不作調整。
  • 為何下雨天打車更難,計程車都去哪兒了?司機說出「實情」
    現在汽車在我國已經非常普及,在日常工作與生活過程中,時常都會有打車的需求。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一到下雨天的時候,打車就變得非常困難,很多時候等半天,都沒有打到車。為何一下雨打車就變得很難,計程車都去哪裡了呢?
  • 重慶北站打車難?記者暗訪:無列車抵達時計程車排隊只要十多分鐘
    晚上十點左右,第1眼記者來到重慶北站北廣場的計程車上客區,電子屏幕上顯示有111人正在排隊打車。記者還沒走到排隊等候的隊伍,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女子便迎了上來,熱情地問記者走不走。最後,記者找理由拒絕了這輛私自拉客的「滴滴車」。
  • 網約車司機補貼政策出臺,過節費緩解春節出行難
    春節打車成難題打車難,過節打車就更難,春節打車那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小時候,私家車還不多,大家在春節期間都要打車出門拜年,這個時候一方面是打車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則是不打表計費,出租司機都是一口價,愛打不打。有一種說法是,就靠過年這幾天賺錢了,監管部門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嘀嘀打車將推出大眾專車服務 傳統計程車業養了個白眼狼
    這就意味著,要麼嘀嘀打車大範圍收買北京市計程車司機,要麼引入私家車司機,跟計程車司機唱對臺戲,才有可能形成這麼大的規模。不論是哪種情況,嘀嘀打車都展示了自己在計程車市場的野心。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滴滴和快的合併之前,作為對手的雙方一直都是互相拆臺的,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惡意競爭讓兩家公司至今都是元氣大傷。
  • 計程車計費「四捨五入」,乘客據實支付有何不可?你怎麼看?
    先來說下漲價之後作為乘客的感受吧,2020年1月8日,也就是計程車漲價的第八天,因為天氣寒冷,私家車的電瓶沒電,所以選擇了計程車。原本想著就是起步價,從家到目的地距離也就是8元錢足夠了。原本一公裡多點起步價的距離,沒漲價之前加上然後附加費也就是6元錢,8號這天竟然破天荒地打出了10.96元的價格。打那之後我就對計程車在心裡上設置了一道防線——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坐計程車,主要是這計價器跳的心裡屬實是沒有底。
  • 臺灣乘計程車經歷:壟斷與開放真是天壤之別!
    如果敬業賣力,一個月收入可以達到5萬甚至10萬新臺幣。有了這個收入支撐,臺幣的計程車司機都不太拼,有的像公務員一樣按時上下班,有的累了就開車回家了。有人選這個行當,理由居然是自己能當家作主的。臺北的交通官員曾訪問北京,笑談「在北京打車是5個人招手1輛車停下,在臺北打車是1個人招手5輛車停下。」打車難在大陸已經成為一種行業詬病。
  • 牡丹江火車站前停車場計程車「禁入」旅客打車難
    「咱們新火車站前咋沒有計程車通道呢?」近日,不少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888188」反映,去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牡丹江火車站站前停車場,最初設計有兩條計程車通道,現在不知道為啥被取消了,出站旅客需要穿過偌大的停車場,步行到東側的落客區乘車。打車到火車站的旅客也只能在東側的落客區下車,再步行穿過停車場進入候車室,旅客出行極為不便。
  • 全國百大打車難地點出爐,學校和住宅區佔比最大
    作為首個日活過億的國民出行平臺,高德地圖一直致力於緩解打車難。在2017年,高德地圖率先推出了國內首個網約車聚合平臺高德打車。通過高德打車,用戶可以一鍵呼叫多平臺車輛,更快打到車。目前,高德打車已經接入了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嘀嗒出行、T3出行等近40家網約車平臺,並為用戶提供計程車、經濟、舒適、商務、豪華等多種車型選擇,真正實現了一鍵全網打車。
  • 高德打車要讓100萬輛計程車完成數位化轉型!
    單一品類與擁堵將制約計程車行業發展對於習慣使用打車軟體的人來說是非常方便的,然而出租出行業也有很多傳統的巡遊計程車和一些不習慣、不會應用軟體的消費者。 或者說,當你手機沒電的時候怎麼打車?因此,如果只有網約車將制約行業的發展。
  • 下月起,天津調整計程車價格
    純電動車型計程車不適用上述聯動機制。 據了解,天津市此次調整計程車價格的主要目的是科學設置運價結構和水平,與城市發展相適應。通過價格槓桿增加運力供給,有效提高計程車運營效率,改善尖峰時段、繁華地段、偏遠地區的供需關係,有效緩解「打車難」等問題。
  • 高德打車推出國內首個司機服務地圖 計劃幫助計程車司機增收30%
    11月26日,在中國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主辦,高德地圖承辦的巡網融合發展推進論壇上,高德打車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發布巡網融合數位化升級解決方案,計劃幫助計程車駕駛員收入增加30%。
  • 高德盤點全國百大打車難地點:大學成重災區
    12 月 16 日消息,今日,高德地圖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 2019 年度打車難分析報告》,盤點了「全國百大打車難地點」。據了解,該報告利用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出行大數據和位置大數據,將城市道路路況、定位熱度、應答率等數據維度綜合研判,在全國 20 個主要城市綜合研判出 100 個打車難地點,並深度解析國內主要城市重要地點的打車難情況,為人們出行提供參考。
  • 打車軟體不流行 你在香港會打車嗎?
    時隔三年多,香港計程車將再次迎來漲價,引起關注。對於內地遊客來說,到香港遊玩,人生地不熟,時常會遇到需要打車的情形。其實,對於內地遊客來說,除了價格,香港打車還有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香港打車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事吧。  香港的的士發展  計程車在香港叫做的士。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都市,香港各項現代化服務起步都比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