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旅遊旺季,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打車比坐公交車還慢。而隨著島城氣溫不斷蹦高,打車難問題更加突出:打車等個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成了常事,來了一輛空車十幾人追著圍搶,可人家司機還得挑一挑,堵路的地方不去,偏遠的地方也不去……連日來,記者在不同時段、不同地方體驗打車「艱辛」,而記者唯一的感覺不是人打車,而是車在挑人。
體驗 1
時間:9點10分 地點:棧橋 目的地:五四廣場
停著「靠活」就是不走
周一上午,記者來到棧橋附近的太平路上打車,這裡距離火車站較近,因處於前海一線景區範圍,路邊遊客不少,雖然已過了上下班高峰期,但記者發現,從棧橋一直到萊陽路附近,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三四撥人在路邊招手打車,而且大部分是遊客,有的遊客還提著行李,貌似是剛下火車。記者注意到,太平路上的棧橋公交車站上,被幾輛計程車佔據,他們不時與公交車搶道,而當一些乘客上前詢問時,這些司機大多擺手表示不走。
在太平路上一處大型停車場前,已經站著好幾個要打車的人,然後遲遲沒有空車過來,等了半天終於來了一輛,前方3個人搭乘了一輛計程車走了。正在等車的市民王先生說:「在青島打車要看時候,上下班高峰時期不好打車,現在這個時候不是高峰段還好一些。」當一輛空車停下時,王先生得知記者與他順路,就決定載記者一程,不讓記者在此繼續苦苦等待了。記者在等待了接近40分鐘後,於9點50分搭上了熱心市民王先生的順風車,計程車沿著沿海一線行駛,從太平路到萊陽路,走正陽關路,再到東海西路,一路上較為順暢,除了等了幾個紅綠燈,沒有遇上堵車情況。一路到達五四廣場,全程只用了13分鐘。而記者等車就花了近40分鐘,而如果乘坐公交車前往的話,也差不多可以到達目的地了。在這40分鐘裡,有136輛計程車路過,其中16輛空車路過不停。
體驗 2
時間:10點7分 地點:五四廣場 目的地:延吉路萬達廣場
「那邊太堵,去不了」
在五四廣場下車後,記者走到了香港中路上,此時天氣悶熱,陽光曬得肉疼。香港路上來往計程車很多,但空車很少,在記者等車期間有47輛車路過,其中僅有3輛為空車。10點20分,一輛空駛計程車在記者面前停下,司機搖下車窗,先是詢問記者去哪裡。當得知記者要去延吉路萬達廣場時,司機說:「額,那個地方不去。」記者進一步詢問原因,司機有點不耐煩了,說「延吉路那邊很堵,去了那裡我可能就要堵上20分鐘。我現在不跑那裡,你實在要去的話,就20塊錢吧,不打表。」司機直接和記者談起價格來,而記者遭遇拒載後,司機很快溜之大吉。
記者只好繼續在此等候,大約10分鐘後終於又停下一輛空車。記者上車後告訴司機目的地後,司機有些抱歉地說:「不好意思,不順路呀。我要去嶗山接人,我還以為你也是往那個方向走呢。」記者無奈,只得下車再等。10點40分左右,記者終於坐上了一輛願意前往延吉路萬達廣場的計程車。這輛計程車看上去有點舊,司機也不開空調,在這悶熱的天氣裡,實在令人難受。而司機李師傅卻說:「吹空調對身體不好,自然風多好啊。」一路上倒是比較順暢,16分鐘就到達了目的地,不過,記者倒是出了一身熱汗。
體驗 3
時間:11點 地點:延吉路萬達廣場 目的地:棧橋
見人招手「裝」看不見
11點左右,記者在延吉路萬達廣場門前繼續打車,這裡恰好有一個公交車站,但打車的人卻不少。記者發現,從此路過的計程車很多,其中空車也不少,但在等車的半個小時內,有143輛計程車路過,其中有26輛空車見路人招手不停,有的司機乾脆不靠邊,一路前行。此時接近中午,太陽愈發毒辣,等車的人也都很不耐煩。有的人見此處打不上車,乾脆離開打車人群,前行一段路找個好的站位再接著打車,還有的人乾脆一起拼車,「搶車」現象開始出現。一輛計程車剛剛停下,就有好幾個人追趕上去,而其中一位站在離計程車最近地方的年輕女子飛奔過去,搶先上了車,沒搶上車的路人氣得直跺腳。
11點37分,在等了半個多小時後,記者終於打上了一輛車,不過剛上車兩三分鐘就遇到了堵車。司機姚師傅說:「我在青島開出租也一年了,這裡經常堵車,現在都覺得很正常了,沒什麼奇怪的。」在延吉路上,車輛排成了長隊,簡直是龜速前行。特別是在山東路路口,要等好幾個信號燈才能通過。在堵了10多分鐘後,計程車終於過了路口,左拐到山東路,直奔膠寧高架路。不過膠寧高架路上車輛也很多,計程車行駛比較慢。12點03分,記者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從萬達廣場到棧橋一共花了26分鐘。
講述
的哥趙師傅:
半天出不來 不敢往裡跑
這邊,乘客抱怨車難打,司機挑客,而那邊,的哥們也有他們的煩惱和無奈。「路太堵了,根本跑不動,這活根本就沒法幹。」計程車司機趙師傅說,在路堵情況下,本可以繞開走,但青島單行線太多,計程車運轉率明顯降低,在打車人劇增的情況下,肯定就拉不過來了。趙師傅說,特別是這幾個周六周日,外地大巴車、遊客大量湧入島城,前海一線堵成了「疙瘩」,進去後半天出不來,明知道那裡有很多人打車,可根本不敢往那裡跑,這也迫使不少的哥挑活。「像我們這些老司機根本不挑活,見了乘客就讓上,而上個周日,我一天就跑了110公裡,還累個半死,一天下來就賺了70塊錢。」趙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不堵車時一般1小時能拉4到5個活,而現在只能拉2到3個活,1個的哥1小時少拉1個活,按照全市1萬輛計程車來算的話,一小時內就得增加1萬個打不上車的人,按照10小時來算的話,這就是10萬人次,這車能不難打嗎?
的哥王師傅:
堵著動不了 心裡干著急
「平時拉不到人,我們心急,可現在人多了拉不過來,我們也心急。」中青出租司機王升偉向記者道出了心裡話,看到滿大街都是招手打車的人,卻拉著客人堵在路上遲遲動不了心裡干著急。「有時真想車子能飛起來就好了。」王升偉說,路堵因素是不爭的事實,但駕駛員挑客也客觀存在,畢竟都要養家餬口,為了多掙錢,有些駕駛員就會繞開堵車點,這也造成了打車南北不均衡的狀況,有些計程車司機乾脆往李滄、城陽跑,可北部畢竟打車的人少,經常送完人要空車往回跑,這也讓司機們很是為難。
王升偉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分析總結了一些最難打車的地段:前海一線從棧橋一直到石老人、臺東商圈、佳世客周邊、李村商圈書院路附近,而這些地方都有單行線,基本上進去後20分鐘出不來。
【原因分析】
計程車量不足是主因
旅遊旺季需求量上升和堵車是誘因
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市區內人流量的加大,不斷增長的打車需求向現有的服務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戰,打車難幾乎成了城市病。而打車難的出現,市民首先想到的是計程車運力問題,人多車少,「供不應求」必然會導致問題出現。那麼青島的計程車數量與需求之間到底有無缺口呢?記者從市運管局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六區計程車總量約為9600多輛,全市11000多輛。總量看起來還不算少,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城市的迅速擴張,人口增多,我市計程車數量的增長確實有點滯後。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奧運會期間,我市增加了1000輛計程車後就再也沒有增加過,而與同規模的大連、濟南、杭州等城市相比,青島計程車擁有總量是最低的,總量不足顯然成為打車難的主因。
作為旅遊城市,到了旅遊季節,大量外地遊客湧入青島,而本地市民因為天氣熱,也放棄乘坐公交車改為打車,這在客觀上增加了打車群體,因此旅遊旺季需求量暫時上升和道路通行能力瓶頸就成了打車難現象發生的直接誘因。市運管局客管處科長蔡曉衫表示,每年7月到10月都是青島的旅遊旺季,遊客增多自然會對計程車的需求量增大,再者由於這兩年私家車明顯增多,道路通行能力基本沒有實質性提高,導致道路比以前擁堵,尤其是上下班時間,道路運輸速率迅速下降,都造成了「打車難」的狀況持續惡化。記者了解到,除了以上兩個原因,日益上漲的油價也使很多司機不願意在路上空跑,無目的轉悠等客變成了有目的趴活,也無形中造成打車人等不到車的尷尬。
【說法】
解決打車難需多管齊下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運力不足,那增加車輛就是了,但問題不僅僅是增加車輛就能解決的。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表示,從根本上說,計程車經營體制的改革才是解決打車難等諸多問題的出路,當然,投放更多的計程車進入運營市場也能緩解供求緊張狀況,但到了淡季,大量空車在路上空跑,勢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也會加重路堵狀況。此外,打車的難易度與城市交通的整體狀況密切相關,如公交車、地鐵等固定線路交通工具的便捷程度,道路交通的通暢程度,車站、機場站點的管理效率,擁堵時段和地段的管理措施,人口密度,機動車數量,車輛事故處理效率等,都會產生影響。因此,解決打車難還要從城市交通的整體狀況考慮,綜合治理。
市運管局有關部門人士表示,計程車只是城市交通的一個環節,也只是交通出行的輔助方面,要解決出行問題,更關鍵的是要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城市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在目前這種狀態下,監管部門只能加大查處力度,針對挑客、拒載等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乘客也注意保留證據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