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體「發紅包」 司機、乘客利用漏洞撿便宜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近一個月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款打車軟體都通過網絡平臺向用戶手中「塞紅包」,就在兩款軟體為爭奪客戶相互較勁之時,軟體漏洞也讓司機和乘客撿了不少「便宜」……

乘客:兩款軟體拼著用

1月29日,市民楊先生用打車軟體從文化宮搭乘計程車至青年路,原本15元的車費最終只支付了2元。他告訴記者,這就是鑽紅包漏洞的空子。

楊先生告訴記者,其實想低額支付車費很簡單。首先,乘客和司機雙方都要裝有兩款打車軟體。在乘客通過一款打車軟體上車後和司機協商好,再用另一款軟體預約打車,這樣司機就可以成功搶到同一位乘客的兩單。

隨後,楊先生先用「滴滴打車」支付10元獲得了7元紅包,然後用「快的打車」支付10元獲得了6元紅包,司機收到20元的在線支付後找給楊先生5元現金,這樣15元的車費最終通過紅包拼單,楊先生只付出了2元。

記者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乘客使用該方法支付車費,市民鞏先生說,身邊的人一般先用「滴滴」打上車,然後再用「快的」拼單。因為「滴滴」定位更準確,「快的」的接力單剛好完成拼單。

司機:自發訂單拿返利

司機使用「滴滴打車」3單的獎勵15元,6單返25元,「快的打車」每天接6單返25元。這是兩款打車軟體對司機每天搶單的獎勵,因此一些司機看準了其中的漏洞,自己給自己發訂單,早起不出門就能完成一單任務。

的哥侯師傅就在他的兩部手機上分別裝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司機端和乘客端,每天早起他都會用自己的乘客端發出搶單消息,然後通過司機端搶單。當然這種方式也存在風險,侯師傅的「快的打車」就因此被封號半個月。

為了更加隱蔽,司機也會讓乘客幫忙預約刷單。記者27日晚使用「快的打車」打車,司機就讓記者幫忙,發一單28日9:30從幸福路到小西門的預約信息,讓另外一位計程車司機搶單,記者不用付款,也不用取消就行。

該司機說身邊許多司機都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搶單,因為兩款軟體一天內各完成6單任務,那麼就會有50元以上的返額獎勵,因此司機間也會相互幫忙,希望能拿到獎勵。(邵珊珊楊婷婷)

相關焦點

  • [東營]打車軟體叫車來的竟是私家車
    [東營]打車軟體叫車來的竟是私家車3月5日,市民郭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向記者反映稱,自己用「快的打車」軟體叫車後,發現來的不是計程車而是私家車,這讓他很疑惑,這和黑車有什麼區別?  3月5日,市民郭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向記者反映稱,自己用「快的打車」軟體叫車後,發現來的不是計程車而是私家車,這讓他很疑惑,「這和黑車有什麼區別?」
  • 私家車利用打車軟體載客6天接單6000元
    司機用打車軟體接單,手機上顯示著「用車明細」。本版圖片/實習生趙澤眾攝北京將嚴查非出租運營車輛利用「專車」叫車軟體參與租賃運營。昨天,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獲悉,2014年以來共查處藉助網絡平臺和手機軟體從事非法運營的黑車47輛。相關負責人表態,組織沒有計程車運營資質的車輛參與出租運營全部屬於違法。
  • 尼泊爾打車軟體Sarathi:終於盼到「滴滴打車」
    如果說把尼泊爾的計程車司機都當作欺詐犯抓進監獄,無疑是對人權的不公;如果只把尼泊爾計程車司機的一半抓進監獄,又會讓人覺得法律的漏洞太大。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在尼泊爾人民和外國遊客被計程車司機折磨多年之後,大尼國終於正式推出一款尼泊爾版「滴滴打車」軟體——Sarathi。Sarathi是一家尼泊爾本土公司,成立於2016年,在2017年正式營運。此前主要業務是通過電話預訂、租賃車輛,之後又加上汽車共享的移動解決方案。
  • 用打車軟體叫車哪知司機走錯路 乘客一怒之下報警投訴非法營運
    (原標題:用打車軟體叫車哪知司機走錯路 乘客一怒之下報警投訴非法營運)
  • 看看國外打車軟體怎麼「活」
    城市越來越堵,打車越來越難,或許這是生活在一線城市市民面臨的亙古不變的問題。這一年多來,打車軟體紛紛誕生,成為推動出租汽車市場的「新增運力」。在打車軟體的幫助下,乘客叫車方便了,司機油費節省了,況且雙方都還有補貼拿。
  • 上海的哥用打車軟體年獲利超4萬 最高一天560
    賀師傅坦言,他營運的計程車是自己買下來的,和弟弟兩個人輪流開,弟媳也是計程車司機。按照幾家打車軟體公司規定,每個營運證每天的獎勵都有上限,但他弟弟、弟媳以及幾個同事都不會用這些軟體。因此,他每天將自己的搶單額用完後,再用其他司機的營運證號登錄,這樣就可以多接軟體打車的單子,以達到多次獎勵,而這些獎勵他都綁定自己的支付寶、銀行卡或者手機號。
  • 法國巴黎計程車司機封路抗議Uber打車軟體(圖)
    因不滿美國知名打車軟體「優步」(Uber)搶了生意,法國巴黎的計程車司機25日罷工並堵住機場和火車站入口,以示抗議。當天,巴黎北部夏爾·戴高樂機場、南部奧利機場和市內幾座火車站多個入口受阻,一些的哥把幾個垃圾箱推倒在西部一條繁忙的環形高速上,交通受阻大約30分鐘。
  • 打車軟體國內新功能:一鍵呼叫直升機-打車軟體,直升機,Uber ——快...
    過去兩年裡,在中國的打車軟體市場,Uber的競爭對手滴滴和快的,已經拿下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更多拼車、專車相關的打車軟體,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作為打車軟體鼻祖的Uber能否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依然面臨不少成長的煩惱。交通工具還是旅遊產品?
  • 打車軟體不流行 你在香港會打車嗎?
    由於香港的計程車司機基本都是香港本地人,有些老司機經歷了香港各時代變遷,有些是年輕司機涉世未深卻也有著年輕一代的想法,他們當中很多也很喜歡和乘客們侃大山,談論政治、運動、娛樂、生活等話題,蹩腳的普通話並不會讓他們的熱情打折扣,但和他們聊天讓人收穫多多。如果在香港碰上一個健談的的士司機,不妨和他聊聊天了解一下最真實的香港。
  • 利用平臺漏洞「薅羊毛」,網約車司機「騙補」被判詐騙罪
    2019年,某網約車公司出臺了拼車「一口價」服務,並對接單司機進行補貼。沒想到,這一政策竟被部分司機利用,來騙取網約車平臺的補貼款。 2019年,網約車司機張某偶然發現,平臺的拼車功能存在漏洞。
  • 打車軟體沒走遠拼車軟體又來了 接單的人不多
    業內人士指出,拼車軟體不僅針對計程車和乘客之間的交易,還增加了私家車和乘客之間的交易,儘管更加便捷,但拼車乘客無法詳細了解司機的信息,多了一絲安全隱患,應該謹慎選擇。稿件統籌鬱建鋒張琦  拼車軟體障礙不少  安全隱患  與打車軟體相比,拼車軟體的安全性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一大障礙。
  • Uber(優步)打車軟體如何盈利?
    Uber打車軟體  那麼Uber是什麼?為什麼能夠一直刷頻?  據百度百科,UBER TECHNOLOGIES,INC.(簡稱:Uber)是一家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和交通網絡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佛尼亞州舊金山,以行動應用程式連結乘客和司機,提供租車及實時共乘的服務。優步已在全世界數十個城市提供服務。乘客可以通過發送簡訊或是使用行動應用程式來預約車輛,利用行動應用程式時還可以追蹤車輛的位置。CEO是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 打車軟體的跨界營銷——以「滴滴出行」為例
    以解決人們「快速出行」為本質需要的打車軟體從2011年興起,從多家爭霸到滴滴快的兩虎相鬥再到滴滴出行獨佔鰲頭,打車軟體已從最初的全民出門工具升級為以「全民出門工具」為場景背景的快捷營銷工具。
  • Uber再現刷單漏洞:在淘寶可購買司機帳號
    從打車軟體、專車軟體,再到拼車軟體,方便出行的各家軟體公司正漸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各大公司也是卯足了勁,紛紛推出「補貼」進入燒錢大戰。不過,高額補貼也逐漸催生出了灰色職業:刷單。
  • 阿里騰訊血拼打車軟體是圖啥?
    小小的打車軟體競爭背後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大數據三大金礦的爭奪。如此下去,最為尷尬的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三大支柱業務之一的結算支付市場正在被網際網路金融無情地蠶食,而悲催的是,商業銀行至今還在睡夢之中。  騰訊公司11日公布,打車軟體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一輪活動於2月9日如期結束。
  • 為什麼拼車軟體不如打車軟體火?
    當打車軟體、專車軟體的叫好或者批判佔據各大科技媒體頭條時,另一種出行軟體——拼車軟體,自2014年6、7月份火了一陣後,似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拼車模式,為什麼會淪落到如此地位?拼車軟體的未來在哪兒?我們可以從拼車軟體固有的弊端說起。
  • 跑了10公裡,收費200多,這個打車軟體咋收費的?
    跑了10公裡,耗時32分鐘,最後系統顯示收費收費233.4元,這個打車軟體到底咋收費的?近日,記者接到了鄭州市民孫先生的投訴,原來,孫先生雨夜與朋友一起通過打車軟體打車回家,隨後,司機認為他們乘車期間弄髒了車廂,在未協商的情況下,發來了附加的200元洗車費。醉酒嘔吐、小孩或者寵物便溺、無意間打翻了飲料、下雨天溼了座位、大雪天腳下有泥……你在打車期間,遇到過這些突發情況嗎?乘客弄髒車廂,清潔費應該怎麼收?誰來「定價」?孫先生的200元洗車費依據是啥?
  • 菲律賓遊學打車必備軟體Grab的使用方法
    關於菲律賓遊學必備的打車軟體GrabGrab的使用方法更划算的使用Grab的訣竅關於菲律賓遊學必備的打車軟體Grab可能有很多人聽過Uber這個打車軟體。推薦菲律賓遊學生們選擇Grab的4個理由針對擔心在菲律賓遊學期間打車被宰等問題的乘客,簡單介紹一下使用Grab打車安全且又便利的4個理由。1. 司機的評價系統Grab有評價司機的制度。到達目的地下車之後,可以對司機進行評價1~5顆星★。
  • 綜述:不讓黑車得利——澳大利亞如何管理打車軟體
    新華網雪梨1月9日電(記者張小軍)智慧型手機打車軟體在澳大利亞使用很普遍,「優步」一進入澳大利亞就開始流行,加入本土軟體Ingogo、GoCatch、myTaxi和Taxi Pro的混戰,嚴限計程車牌照的澳計程車市場由此發生改變。規範這一伴隨技術進步出現的新現象,澳各州辦法不盡相同,但主要思路是:不讓黑車得利。
  • 打車軟體火拼拼出怪圈 計程車公司說這會寵壞的哥
    原來,自從快的升級補貼政策到給乘客減免13元後,乘客在起步價內的,實際支付為0.01元;而如果在支付時輸入13元,實際支付的也是0.01元。對乘客來說,付11元和13元,沒差別。可在的哥這端,卻有2元的差距。於是乎,他和容易商量的乘客打起了「擦邊球」,車費不超過13元的,一律輸入支付金額13元。  這幾天,在打車軟體火爆的背後,我們還真聽到了不少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