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追劇,本來想把話題度還挺高的「次は君の番だ!!」(輪到你了)看完,結果被略顯恐怖的配樂,洗衣機裡的人頭,每集死一個人的設定嚇得精神有點脆弱,就放棄了。
想了想,三年前很火的《逃避可恥但有用》竟然沒看過,就又追了追這個。
故事的大概情節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就是一個文科女研究生(這個設定好想哭),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去了一個程式設計師小哥家裡當家政工,包吃包住的那種。幹著幹著兩個人產生了愛情的火苗,最後索性假戲真做,愛上了對方,在一起真正的生活。
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可是對家庭主婦(其實準確點說,是小時工)這個職業也太美化了吧。
且不說男主本身就乾淨、正直、講道理、多金,就連兼職遇到的男二號,也是帥的性感、且也愛上了女主呢。
哪有這麼多好事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生活中的小時工,遇上大城市那種單身、有品位、好說話的男/女僱主還好一點,最怕的就是碰到一大家子老老小小,誰都能說你兩句,心臟要是不大一點都無法存活,戀愛什麼的,就更別想了好麼。
其實這個「我想當家庭主婦」,是昨天的打卡主題。
我想當全職太太。
私は、専業主婦(せんぎょうしゅふ)になりたいです。
我說可以的話,希望大家多說兩句,聊聊自己想不想做家庭主婦。大部分女孩造句都用的否定,なりたくないです。
這個語法掌握的還不錯,挺好。
挑了倆盆友的造句:
もし私は赤ちゃんいったら、私は専業主婦になりたいです。しかし、今はただ仕事を一生懸命にやって、たくさんお金を稼ぎたいです。
私は専業主婦になりたくないです、専業主婦になったら財源が失う、この世にお金が大事だ、いつでも獨立自主して経済力を持た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思います。
都是覺得錢很重要。
錢當然很重要啦!
關於家庭主婦,我也想說兩句。
可能到現在,生活中大概有那麼兩個階段,活的有點像「家庭主婦」。
第一個是研究生畢業那會兒。回到我們這個三線城市,找不找工作。將將就就去某個留學機構當銷售,打了一個多月電話也沒開一個單,面臨著末位淘汰。
要被經理談話的前一晚,我臉皮太薄,自己灰溜溜的交了辭呈。
回到家坐著也沒去上班,家裡就我和老公兩個人。他覺得好工作也要慢慢找,所以也覺得無所謂。
也可能主要原因是他先回來,我跟著他回到太原,所以他自己心理上也有點覺得過意不去
那段時間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很爽的,我養了條小白狗,掃地什麼的一個禮拜掃上兩三次就行,原諒我太懶了。中午做個很簡單的飯,下午背上包包還能去健身,很自由。
就是每天上午出來小區的時候,感覺壓力有點大,周圍都是大爺大媽帶著孫子孫女,我一個人都不好意思坐下說話。
還有別人問工作的時候有點尷尬,我還說過自己是幹淘寶的,可以不坐班。現在想想我還是太要面子了,多麼無所謂啊。
也可能是記憶有點美化,我應該也是有點焦慮的。也時不時的投投簡歷,只不過運氣太差,或者真的不想去做銷售,只能無奈的歇在家。
現在想來,5月份能歇到12月份的這大半年,真的好自由好爽啊。
後來生下小孩之後,單位能休半年的產假,天天在家也算過的有點像主婦了吧。不過這段時間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小孩子的需求是需要時時回應的,沒有時間節點、不分晝夜。等到她睡著了,躺到邊上看看手機,翻翻群裡的對話,都覺得是一個享受啊!
後來回去工作,靜靜坐在辦公桌前,能翻翻書,能看看手機,能在本子上寫寫今日安排,我覺得真是莫大的自由,上班真好!
能不能做家庭主婦,看自己願不願意,也要看另一半是否尊重這個所謂的職業。他是覺得有你在家真好,乾乾淨淨的家好開心。還是覺得你作為一個人,完全沒有價值?
能不能做家庭主婦,也要看家裡的經濟條件,我們這個小中產家庭,一個人賺錢供三個人花,還有房貸、各種消費,光想一想連呼吸都覺得苦しい。
能不能做家庭主婦,最重要的還是看本人的心情。大家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每個人、每個女孩,可能接受的教育都是「好好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你也不比男孩子差」,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事業心,企圖心的。
很多時候說「想做個家庭主婦」,也只是一句玩笑,第二天起來,該幹活還是幹活,每個人身上的重擔,也不能那麼輕易的說放棄就放棄呢。
所以,身邊如果有家庭主婦,我都會很尊敬,因為覺得很難,自己做不了。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家庭主婦,但是並不是所謂的那種與社會脫節、只圍著老公小孩轉那種。
她很潮、自己旅旅遊、健健身、沒事拍個抖音,看書、追劇、關心教育,就像你我這些普通人一樣,沒啥區別。
都是人生的各個形態,想做就做,想上班就上班,我覺得都行
看完文章別忘了來打卡啊~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