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詡然老師這篇文章是有關家庭主婦背後的辛酸與不易,她們內在的那份堅強與偉大,也讓我想起最近的一部日劇《坡道上的家》,真的很發人深省。
生活中我們容易忽略這樣一個角色——家庭主婦,社會傳統的限制,也讓不少家庭主婦創造的價值不被承認和認可,主婦們壓抑了很多情緒和傷痛,付出了很多,但是很難表達出來,無論是社會上還是在家庭地位中都是不被看好的,甚至是被嫌棄的……
家庭主婦背後的辛酸
———
1. 對自己的否定。她們的工作很難看到直接明顯的成績,這會讓人忽略她們的辛苦與付出,也會讓她們陷入對自己的否定,因為常年和社會的脫節,她們被限制在了家庭中,工作環境只有家人,不了解時代節奏和人的變化,導致和丈夫的格局差距越來越大,夫妻間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本來在只有家庭的小世界,能陪伴自己的人和能給的時間就少之又少,如果和丈夫彼此再互不理解,會導致她們的自卑感與日俱增。
2. 沒有自己。充斥在家庭主婦內心的往往永遠是丈夫和孩子,父母老人,每天想的做的都是怎麼照顧好所有人,這其實是一份特別不容易的事業,這樣全心全意的奉獻如果沒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認同,加上她們對自己也是忽視的,就會越發讓別人覺得家庭主婦是可以犧牲和忽略的,照顧家人就是理所應當的,當她們試圖獲得善待和體諒的時候,得到的往往就是忽視和厭惡了,因這份忽視和不被理解,讓她們和家人的心也越來越遠,很多問題也就由此而生了。
3.壓抑的情緒。因著中國傳統和原生家庭觀念影響,家庭主婦的努力和付出並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她們遇到問題時很少能得到支持,也找不到紓解壓力和情緒的渠道,所有委屈只能自己消化,隱忍成了她們的常態,沒人能知道她們是多麼強大,消化了多少情緒,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的犧牲,甘願做丈夫的後備力量,做那個價值不被看見的角色。當然,她們小的情緒積攢過多,怨恨和崩潰自然就出來了,最直接的出口就是家人,破壞的就是她們最在意的關係,這也造成了她們賣了最多力氣,並不討好的原因……
4.不能接納自己。因為沒能創造出金錢價值,她們家庭地位一般都比較低,還有些人融入婆家有困難,容易把自己當成外人,所以她們只有不斷地幹活,為家庭付出,貌似才有資格融入,她們時時捕捉著他人的看法和臉色,小心翼翼到一有不對就陷入自責,開始反思。她們自己都忽略了她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為難和努力,這些眼色加重了她們對自己的否定,更弱化了自己的價值,增加了壓抑和崩潰的情緒,慢慢地家人也開始遠離了……
5. 小時候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輕女,或者是被忽視長大的,讓她們很難看到自己的力量,懷孕生子,加上對自己的否定與忽視,讓她們很難再重新回到職場,只能在家做「掌心向上」的角色,但這份工作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麼簡單的,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做下來的,所以她們是很堅強很了不起的,頂著社會的壓力和家族的壓力,能具備這樣的承受能力,其實她們不是簡單的人。
小羅就是這樣一位家庭主婦,懷孕至今的10年裡一直抑鬱吃藥,因為得不到家人的諒解,沒有家庭地位,自己也從來沒看上過自己做出的價值,要不是因為孩子,她說她會選擇結束這沒用的一生。她每天都很崩潰,她的抱怨並沒能要來家人的理解和關愛,相反得到的是丈夫的冷暴力和背叛,平時跟孩子一起時,她也不允許自己表現出太多負面的情緒,怕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有時候沒控制住脾氣,或者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會特別自責……
小羅開始諮詢的時候哭得很傷心,眼睛常常是腫的,她覺得自己很沒用,活著沒價值,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慢慢地通過體驗的形式帶著小羅成長,她才看到自己壓抑了多久,之前怨恨的狀態雖然影響很大,但是她現在不怪自己了,她知道她在為自己表達,為自己爭取,只是她所付出的最該讓自己看到。
最後一次看到小羅,她開心多了,臉色都比以前白多了,換掉了之前的大T恤,不僅穿著講究了,站在那兒很有氣場,有點大姐大風範了,連說話聲音都比以前大了,她還特得意地跟我說:我現在是家裡的主人了,家人什麼事都要徵求我的意見才行!要不是了解她的情況,很難想像出她之前的樣子,喜歡現在這樣子特酷的她!
諮詢師寄語
———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價值,家庭主婦也一樣,她們的職業就是家庭主婦……她們願意傾盡一生做這個工作,值得我們尊敬。
案例作者:祝詡然
雨天晴資深心理諮詢師
給予來訪者更多支持,
陪他們拿到他們想要的,讓他們感受到真誠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