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手寫練習、訓練家庭主婦的家政課,這些美國課程為何銷聲匿跡了?

2021-02-10 曾敏敏老師

作為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的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匍匐前進。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以及學生的需求,美國曾經風行一時的課程和活動已經逐漸式微,甚至無法再在學校中看到。

想知道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手寫技能不再被強調

由於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數位化文本傳播手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開始從課類中剔除掉英語手寫練習。

採用計算機的寫作考試已成為共同核心課程(Common Core curriculum)的一部分,相比整潔的手寫文字,快速準備地電腦打字似乎變得更加重要。

  2009年,一名學生在練習英語草書。

作為唯一在美國具有代表性的對學生認知能力的連續評測,美國國家教育進程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簡稱NAEP)涵蓋了有關美國4年級、8年級和12年級學生的學習信息;

其評測結果與建議廣泛受其政府、教育機構、研究機構的重視,是為制定各種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來源。

根據美聯社相關報導,2011年,NAEP要求8年級和11年級學生使用電腦來進行測試,而4年級學生將於2019年開始實行該政策。

費爾法克斯郡教育協會(Fairfax Education Association)主席麥可·海爾斯頓(Michael Hairston,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透露,「英文草書手寫,已成為一項被科學技術取代的傳統技能。」

家政課不再是「家庭主婦練成營」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校的「家政課」主要為女生所提供,通過提高縫紉、烹飪、家務管理等技能幫助她們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婦。

1964年,學生在學習製作聖誕蛋糕。

1994年,「家政課」被更名為「家庭和消費者服務」,旨在摒棄性別歧視、教授學生基本的生活技能。

近年來,美國教育工作者呼籲公立學校重啟烹飪課和製作健康膳食課程,以此促進兒童和青少年健康食物的攝入、減少兒童肥胖症問題。

然而,家政課作為「家庭主婦練成營」的主要功能的歷史已然成為過去式。

職業培訓的重要性被低估

工坊課(Shop Class)曾是美國學生學習職業技能的重要渠道之一。

1974年,學生在學習木工。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肯‧羅賓森爵士在其著作《讓天賦自由》表示,在過去十年裡,美國中學因為過於強調標化成績的提高而導致了工坊課的「衰亡」。

「電工、施工員、管道工、廚師、護理人員、木匠以及其它職業人員的工作,其實都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質量。」

他在書中寫道,「諷刺的是,學術測試的剛需,讓學校往往無法專注於其它技能的提高。」

學生在學習使用電動工具

如今,美國一些學校希望重啟這些工坊課,以此作為學術課程的補充。

比如位於喬治亞州的道爾頓高中(Dalton High School ),學術和工坊課正以一種融合的方式在教學中得到重視,創新課比如3D列印也吸引了不少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學習方式多樣化

1993年,巴爾的摩的萊姆公園中學(Harlem Park Middle School)學生正在上計算機課。

現今,美國學生正被數位技術所包圍,很多人甚至在學說話之前就知道了如何使用iPad,學校用課程教授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時代已經遠去了。

此外,計算機學習也不再局限於固定場所。

越來越多的APP和學習工具能夠在線教小學生如何編碼。

圖書館的功能不再單一

1876年,美國圖書館專家麥爾威·杜威發明了「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簡稱DDC),它因其使用單純阿拉伯數字十進位號碼作標記符號而著稱,以及具有便於按學科進行檢索的分類體系和與知識保持同步的優點。

作為全球各地圖書館最廣為使用的分類法,美國有95%的公共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25%的學院及大學圖書館及20%的專門圖書館使用DDC。

而根據美國網絡雜誌Slate報導,如今的圖書館,除了能夠查閱書籍,還具備多元的功能性。

圖書館管理人員不僅能夠快速幫助學生在海量藏書中找到想要的書籍,還能夠教授學生如何使用新的計算機軟體和資料庫,並幫助他們創建網站、製作視頻和簡短動畫。

2015年,學生使用電腦查閱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正在利用科學技術書寫新的歷史,它更像是一個能夠提供協作的學習空間,而不僅僅是讓學生待在角落裡安靜地學習。

學生更傾向自主性健身

學生在體育課上做瑜伽運動。

相比需要技能點的體育項目,射箭、攀巖和瑜伽等能夠自主學習和調節的運動更能吸引所有學生參加。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這種轉變能夠鼓勵孩子發展一項「終身運動事業」、並融入其健康生活方式中,而不只是為了競技。

生活化的教學曾是美國學校最顯著的特點,在上個世紀,教育家認為需要將學生分類教學,以此為那些不願意就讀大學的學生提供了職業課程。

相比其它國家認為大部分屬於職業類目的課程,在美國卻被當做中等教育重要的一環,因此不少公立中學都在課程體系中加入了不少職業課程。

這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為社會發展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實幹型人才。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州教育經費的不斷削減,美國曾經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二分天下的趨勢逐漸被打破,以學術為重點的教學特色不斷被強調,一些社會實用課程的教學時長被大量減少,甚至完全地取締。

此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新興發達國家的競爭與挑戰與日俱增,美國教育改革開始偏向高科技領域:增設科技學科、重視新科技在教育行業的使用;建立全國網際網路系統,向所有學校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知識,以此作為搜集教育反饋信息的手段。

可以說,在教育改革發展路上,美國逐漸摒棄傳統科目、強調高科技知識灌溉,也算為「全球教育強國」這一稱號貢獻了一份力。


相關焦點

  • 曾經紅極一時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現在為何銷聲匿跡?
    曾經紅極一時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現在為何銷聲匿跡?其實李陽的銷聲匿跡跟與他競爭的新東方是有一定關係的,但是與新東方不同的是瘋狂英語只有李陽一人獨撐場面,而新東方卻有很多名師,沒有團隊的力量一個人是很難做成大事的,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其實還是應該發展團隊。
  •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曾說讓3億國人說英語,如今為何銷聲匿跡?
    導語: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學會英語對於一個人的發展還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在我國的義務教育裡面,英語是必須要學的課程。但是對於一些沒有語言環境的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少人都是因為偏科英語,而讓自己的學業跌落到了谷底。
  • 當年讓中國人為之瘋狂的瘋狂英語,為何幾近銷聲匿跡?
    瘋狂英語究竟對學習英語有沒有用?瘋狂英語究竟對學習英語有沒有用?答案是yes!筆者就是其受益人之一。首先,瘋狂英語的主旨並非是讓人瘋,而是將人的潛能發揮出來,尤其是在英語口語練習方面,只要是認真按照李陽的那套方法學過的,都應該知道是很有效的。
  • 一分鐘視頻學英語1期: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的日常,你喜歡嗎?
    這是Desperate Housewives第一季第一集開始的一分鐘,向我們描述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快來跟我一起看看裡面地道的英語表達吧!英語中經常使用 there's + 否定詞的格式來表達沒有,例如這裡的there's never anything newsworthy,後文中還會有there's + 雙重否定的用法,there's nothing abnormal
  • 靳東娶了二婚的李佳,網友不解:她為何甘願做家庭主婦?
    靳東是我國內地著名男演員,這些年來,他出演了多部大熱電視劇,受到了許多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前段時間靳東老婆的近照曝光,看起來皮膚白皙,溫柔嫻靜,狀態極好。待網友了解了她的經歷後,不禁感嘆,為何甘願做家庭主婦?
  • 師大知識改變命運 英語成就未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素質提升之《英語聽力訓練》課程成果展示
    《英語聽力訓練》課程成果展示 為期五周的英語聽力訓練課程已經落下帷幕,本期英語聽力培訓課由宋玉輝老師主講。在練習聽力後,要反覆聽,對照聽力原文,然後讀聽力原文,如果連讀原文都困難的話,那麼聽力肯定有問題,就要反覆聽和讀了。攻克英語聽力,告別啞巴英語,《英語聽力訓練》為我們指點迷津!馮程 法學院 通過這次的英語聽力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 家庭主婦在線學習英語突飛猛進,秘密原來是小鵝打卡
    從朋友圈裡每天充斥的各種付費打卡信息,到公交地鐵裡每天都能見到的付費音頻視頻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甘願為網際網路知識付費課程掏腰包,好像不買兩套知識付費課程,就感覺自己跟時代脫節,老得越來越快了。本人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兩個多月前,因為公司出海業務的需要,自己亟需看一些英文資料來了解信息。
  • 「家庭主婦」可不可以是一份工作
    不久前,我的第四本小說《漂亮主婦》在國內出版了,作者簡介中,我寫下:「目前是一名家庭主婦。」她支支吾吾一大通,什麼創業啦、項目審批啦、招標啦……聽得我一頭霧水,後來漸漸發現,她其實就是一個多年的家庭主婦。不知為何,「家庭主婦」這個字眼令人羞於啟齒。每每打開那些號稱擁有百萬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各種「女不強大天不容」「女不獨立別怪世界把你拋棄」「好女兒走四方」「女人一定要昂貴」……這樣充斥著女權主義氣息的「毒雞湯」無孔不入。
  • 當精英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
    自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的發言後,關於家庭主婦是否有價值的討論已經發酵了一周。當然,這從不是一個新話題。家庭勞務的價值、家庭以外的社會身份、為何總是女性在全職打理家庭等話題一直貫穿著女權主義的議程設置。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回地面後銷聲匿跡了?現狀你可能不信
    而一個太空人的背後,是整個國家的付出,是幾個家庭的犧牲。在我國14億人口裡面,能夠從事太空人這份工作的沒有幾個,而其中的女太空人就更少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回地面後銷聲匿跡了?現狀你可能不信。
  • 家庭英語口語訓練的四個秘方
    佳佳媽認識苗苗,知道她英語學得不錯,我們就聊起了孩子英語口語學習。佳佳比苗苗小兩歲,開學該上二年級了,以前沒有學過英語,父母英語也不好,但是希望孩子能夠早點英語啟蒙。因為佳佳媽沒有上班,全職在家帶孩子,所以時間充裕,這是家庭英語啟蒙的極好條件。但她苦於不知道方法,沒有人指點,前幾年時間,白白給耽誤了。佳佳媽這種情況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
  • 在開言英語app實現流利說,誰說家庭主婦就不能學英語
    Joey今年35歲,生長於廣東的她2010年嫁到了香港,因為語言交流困難,她萌生學英語的想法。僅用一年時間開言等級升到B1,學習的熱情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原來家庭主婦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剛來香港生活的幾年,Joey特別不適應,因為這裡的人大都用英語交流,不管是去超市購物還是家庭聚會,Joey都會覺得不自在。因為聽不懂別人說什麼,自己也越來越不敢表達,還一度陷入質疑自身能力的怪圈裡。耳濡目染了幾年,平日裡的生活已經不成問題,但還是經常因為英語不好而鬧笑話,於是Joey下定決心要開始好好學習英語。
  • 印度勵志電影:家庭主婦不會英語被羞辱,4周速成班之後竟成大神
    但是印度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大多數平民對英語也是一知半解,所一些上流社會的人會恥笑不會說英語的人。女主莎希生活在印度的中產階級家庭,她丈夫事業有成,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莎希作為女性,自然承擔起了一切家庭內事,但是她有自己的夢想,她熱愛做甜點,但是這個愛好卻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 改善英語發音至關重要的一步(附送完美練習課程)
    ,一定要做大量的刻意練習才可能改善英語發音。問題是英語有很多音節發音非常相似。並且有些發音,在我們的母語中是不存在的。這些發音對我們來說就比較難。當我們說英語的時候,這些音就會被我們容易發的其他音代替,成年英語學習者不太容易分辨出這些發音的不同。當聽到相似發音的詞時,往往不能區別這些詞。這就是為什麼單獨學習發音效果總是不那麼理想的原因,這也是成年英語學習者發音不標準的原因。
  • 英語聽力的訓練方法
    一般可以進行三個聽力練習:①句型練習:做這項練習時,可以把句型、詞彙及語法三項結合起來。這方面有不少國內外出版的句型練習教科書及錄音帶,如:《英語九百句》(English 900)和《情景對話》(Situational Dialogues),鄧炎昌編的《英語會話五十題》和鄧榮成編譯的《實用英語問答》等。
  • 美國小孩常用的一套鍛鍊英語邏輯思維和語言運用的練習冊
    如今,其出版的練習類書目已經在美國幼兒園、小學和中學被廣泛運用,支援與豐富教學課程。這套來自美國著名教育輔導出版社Evan-Moor的Skill Sharpeners系列,正是該出版社教材體系的重點書之一,獲得過兩項大獎:美國親子媒體獎最佳產品獎美國國家家庭教養中心認可獎項這是美國小孩使用最廣泛的一套家庭輔導練習冊,主要推薦給 4-12歲的孩子。
  • 美國小學最火的技能鉛筆刀閱讀系列練習冊, 英語拓展學習必選!
    所以呢~今天Bella老師為爸爸媽媽帶來了美國著名教育輔導出版社Evan-Moor(埃文-摩爾)Skill Sharpeners《技能鉛筆刀》系列中的閱讀練習冊。這套練習冊中包括了大量的閱讀內容以及非常有針對性的閱讀技巧訓練。
  • 懷二胎的日本家庭主婦每天竟然在做這些
    家庭主婦其實並不是人們印象中每天吃喝玩樂的輕鬆人設,成為專職家庭主婦,雖然不用承擔掙錢養家的工作,但同時需要扛起的可是照顧一整個家庭的重擔。在日本,家庭主婦其實是一種職業哦。這些媽媽們每天要起的比全家人都早,睡的比全家人都晚,看似輕鬆的主婦二字,其實比上班出勤更要幸苦呢。
  • 美國K12課程是如何實現「浸泡式」教育的?
    學而美K12課程是什麼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語言和國際化學科教育。不少家庭從小就讓孩子接觸母語式學習英語的方式,想讓他們在提升英語的同時,培養運用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的能力,為未來走國際化道路打好基礎。
  • 看看日本、德國、美國、芬蘭的課程設計
    讓勞動教育融入校園和家庭生活,是日本勞動課程體系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另外,美國教科書上對學生各個年齡階段應承擔的家務有明確規定,這是未來獨立自主的進行生涯規劃的基礎。美國勞動教育課程與其它基礎素養教育是相互交織的。通過多樣活動的形式,把體育、藝術、愛國教育等內容融入其中,鼓勵學生在勞動中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合作和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