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召開在即,大批境外參展企業又將如約而至,共享中國機遇。在這些參展商中,已經有不少「老朋友」。他們從前兩屆進博會上收穫了訂單,更堅定在中國市場紮根發展的信心。
以色列科技企業沃特金(Watergen)在陸家嘴租下辦公室,面對濱江美景,設立中國區總部。阿斯利康在無錫合作共建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引入多家海內外創新企業,今年將攜手參展進博會。衣索比亞QARO咖啡種植園的咖啡豆去年首次來到中國,今年就已開出了咖啡館,甚至還把咖啡賣到了「上海之巔」。
進博會巨大的溢出效應,猶如強連結
讓「走進來」的展商
變成「留下來」的投資商
它所搭建的
國際採購平臺、投資促進平臺
人文交流平臺、開放合作平臺
更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活力
來自上海商務部門的統計顯示,在今年上半年的兩次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有32個進博會參展商項目落戶上海。得益於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今年1-9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155.1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累計引進跨國企業地區總部758家(其中亞太地區總部132家)、研發中心475家。
01
參展商變成投資商
新辦公室坐看濱江好風景
以色列人伊萬在即將裝修完畢的上海辦公室內
半圓形的玻璃窗正對著陸家嘴的濱江美景,近2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可以容納10來位同事,沿著走廊走出去,公共空間的大報告廳未來將開出一場場新品發布會。只要有空,伊萬就會來到正在裝修的新辦公室,和施工人員聊聊進度,拍下視頻和照片傳回以色列總部。因為這裡將是鑌宜(上海)實業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也是第二屆進博會參展商、以色列科技企業沃特金(Watergen)的中國區總部。短短一年間,從參展商變成投資商,這是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在持續釋放。
參展後的兩個月籤約落戶
「第二屆進博會上,我們收穫了超過300家企業的潛在客戶和代理商的關注,因此決定將公司的中國區總部落戶在上海陸家嘴,並啟動了在長三角地區投資建廠的工作,做到設備生產本土化。」
去年11月5日,海岸君在第二屆進博會的開幕式上首次見到伊萬,他陪著公司董事長馬克西姆參會,這是沃特金首次參加進博會。此後的6天展期中,精通中文、英語和俄語的他始終忙碌在展臺,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介紹「空氣制水機」,這款產品採用獨特技術,可以從空氣中吸取水分,並轉換成清潔飲用水。因為應用範圍廣,成本也在可承擔範圍之內,馬上成為了去年的「明星展品」。
展會上忙得熱火朝天,展會後更是馬不停蹄。為了儘快抓住進博會帶來的市場機遇,沃特金決定在上海設立中國區總部,站穩腳跟,擼起袖子加油幹。
第二屆進博會閉幕後的第二個月,也就是2020年1月10日,60個外資項目在上海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過73億美元,沃特金的空氣水項目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公司的代表,伊萬和浦東新區陸家嘴管理局正式籤約。
時隔數月,克服疫情下以色列當地辦理文書的困難,今年8月12日,鑌宜(上海)實業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片區註冊成立,從此伊萬在以色列沃特金中國區首席代表的身份之外,又多了一個新的職務:鑌宜的總經理。
「鑌是精煉的鐵,代表著科技和匠心,宜是適宜的生活,代表我們公司的宗旨。」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伊萬入鄉隨俗,對新公司的名字寓意娓娓道來。而從此刻起,沃特金也從進博會的參展商,正式變成了落戶上海的投資商。
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在進博會上展露無遺,而上海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是沃特金落戶的原因之一。伊萬說,在落戶的過程中,企業充分感受到了陸家嘴管理局的行政效率。「材料準備好之後的兩天內,我們就完成了公司註冊,辦公地點推薦、金融機構對接等各種配套服務也十分到位。等到年底入駐新辦公室,我就能泡壺茶,好好欣賞濱江美景了。」
為紮根中國做足準備
落戶上海的管理型總部剛到位,長三角的工廠項目就接著啟動。伊萬興奮地告訴海岸君,公司已經在浙江湖州的南潯找好了一塊地,準備建設一個佔地面積32畝的科技園區。就在10月15日,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倒計時20天之際,南潯公司的營業執照也拿到手了。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除了原有的『空氣制水機』,我們還將展示一項新技術——城市垂直農場項目。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貨櫃來種菜。這樣既提供了新鮮食物,又增加了城市綠化。」伊萬說,貨櫃種植能夠嵌入自動灌溉施肥系統,自動冷卻、加熱、通風,種植者只需要在手機APP上就能操作並監控,垂直播種系統則提高產量,單個裝置可產生高達12噸蔬菜的年產量。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以色列總部的同事無法趕來參會,但公司在進博會上展示的項目卻從一個增加到了兩個。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的伊萬提前招募志願者,再讓總部在線上進行培訓,「速成」出合格的業務員,迎接忙碌的六天展期。「疫情無法阻礙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在華發展的決心。」
再加上抗菌塗料、抗菌織物,伊萬希望南潯的新園區能夠實現空氣制水機、城市垂直農場等三個項目的本地化生產。「上海總部是『大腦』,研發和銷售都在這裡,南潯的園區是『四肢』,加速本土生產。「他透露,儘管南潯園區剛剛起步,但他已經在長三角物色其他地塊。
這一家以色列企業,已經做好了紮根中國市場的準備。
02
去年籤約今年出產品
海外醫療創新力量組團落地太湖畔
阿斯利康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主樓全貌
在距離上海市中心一百多公裡外的太湖畔,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去年進博會上,由阿斯利康和無錫市政府及高新區合作共建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首次亮相,並與多家海內外創新企業和機構籤署合作協議。一年間,創新企業不僅在這裡安下了家,創新成果轉化也走上「快車道」,今年將有十多個醫療創新項目「組團」登上進博會的展臺。
「去年我們剛入駐園區兩個月,非常幸運地搭上了進博會的順風車,有了展示和籤約的機會,今年我們已經可以帶著本地化的產品再次去進博會啦!」新加坡心安醫療科技公司(Tricog)無錫公司銷售市場總監周浩然欣喜地告訴海岸君。心安科技在心電圖人工智慧平臺研發中全球領先,產品已在15個國家落地,此前在中國市場還是空白。去年進博會上,他們和阿斯利康達成合作協議,在心電診斷領域開啟全方位實質性合作。
進博會之後,短短一年時間,他們在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有了辦公室,組建了包括技術、市場銷售在內的本地團隊,產品實現了網絡對接和內容的本地化。更可喜的是,在政府政策和園區資源對接的雙重支持下,他們的心電遠程AI診斷設備及平臺系統已在無錫等城市的醫院裡試點應用。有了這套系統,病人的異常能更早被發現,為搶救贏得時間,同時緩解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狀況。「去年的進博會是我們的起點,今年我們期待通過這個大平臺逐步走向全國各地。」 周浩然說,他們將帶著這套中國本地化產品參加本屆進博會,為新一輪發展尋找更多機會。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
在i·campus企業logo牆前
像心安科技這樣去年項目籤約,今年就拿出實實在在的本地化產品,在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不是個案。「藉助進博會開放融合的大平臺,展示海外創新並推動引進,進博會後,在我們的園區裡這些優質創新項目孵化成長,轉化為成果,真正實現了創新力量的中國落地。」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說,政府落地「藥械綠色審評審批窗口」等試點政策,園區提供第三方專業服務,再加上背靠雄厚的資本支持,一條助力創新企業和項目落地的「安家」鏈條已在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裡形成,「在園區轉化出的創新成果,又可以通過進博會的平臺尋求新合作,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今年4月入園,6月開業,8月獲得衛健委「醫學檢驗實驗室」的資質審批,三四個項目已在開展。作為最早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第三方臨床研究及檢測機構觀合醫藥的發展變化,正是疫情下園區企業依然高速發展的縮影。很快,他們也將第一次帶著癌症HRD檢測技術參加進博會。「我們將展示觀合的技術實力和解決方案,一方面是技術交流,同時希望尋找更多商業合作的機會。」觀合醫藥首席技術官林旭對參展充滿期待。
I·Campus共建開放、協作、全球化的創新生態圈
截至今年進博會前,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已有20家海內外創新企業籤約和入駐,涉及新藥研發、CRO中心實驗室、智能器械、AI即時診斷等行業主要創新領域,在園區內開展多樣化的技術孵化與商業加速。在這個開園剛一年多的創新園區裡,創新力量正噴薄而出,園區也正朝著「打造全球生命科學創新落地中國市場的最佳平臺」的目標邁進。
I·CAMPUS 歡迎更多的企業落戶
據透露,今年進博會上,新一批海內外創新企業即將籤約入駐園區,推進多項政企合作項目的開展和深化。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表示,希望通過進博會可以吸引更多合作夥伴,攜手政、產、學、研、醫、投等跨界力量,提供全方位共享服務,激發健康醫療行業的創新活力,共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03
從一顆生豆到一家咖啡館
衣索比亞咖啡香飄上海
位於製造局路的第一家「埃塞酋長」咖啡店
「風裡雨裡,製造局路584號等你。」10月1日,國慶節的當天,ESSEQARO埃塞酋長的首家線下咖啡店正式開業了。來自數千公裡以外的衣索比亞咖啡在這裡飄香,純正而濃鬱的味道讓人沉醉。
從第二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裡的一個展臺,到一家上海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衣索比亞ESSEQARO咖啡在上海闖出了名堂,走出一條從生豆到咖啡館的產業化鏈路。
ESSEQARO埃塞酋長咖啡旗艦店的面積不大,裝修卻很小清新。原木色的操作臺邊,擺放著各種來自衣索比亞的咖啡豆,點餐檯的上方,電視機裡循環播放著衣索比亞QARO咖啡種植園內的場景。最不能讓人忽略的,是濃濃的咖啡香,美式、拿鐵、手衝、冷萃,還有獨有的埃塞風情,吸引著過路行人進來嘗上一杯。如果覺得味道不錯,旁邊還有一個貨架,可以帶走咖啡豆、咖啡粉、掛耳咖啡等包裝產品。無一例外的,這些咖啡全都來自衣索比亞,全都是打分85分以上的精品一級豆。
你知道嗎?衣索比亞被稱為咖啡的起源地,因為咖啡樹原產於衣索比亞西南部,此後經由阿拉伯世界傳播到全球各地,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如今,衣索比亞是全球第五大咖啡生產國,不但咖啡的出口量龐大,且品質上乘,阿拉比卡等咖啡品種就出自該國。
這幾年,上海的街頭巷尾出現了不少排隊等候的網紅咖啡館,喝咖啡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但中國從衣索比亞直接進口的咖啡數量卻不多。在中國咖啡消費市場連續以兩位數增長之際,衣索比亞咖啡種植者期待著來自中國的投資和市場。SDC.HK(即龍港實業發展香港有限公司)總裁譚明告訴海岸君,進博會的出現,給QARO咖啡種植園的咖啡豆進入中國帶來了機遇。
「龍港實業是上海龍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18年我們在衣索比亞開設毛衫生產基地,投資海外的同時,也想進口當地特色產品,做大雙向貿易。」他說,在一次咖啡展會上,他被QARO咖啡種植園的產品所驚豔,雙方很快達成合作,要把咖啡帶去中國。
「在此之前,QARO咖啡種植園的生豆幾乎只銷售到歐美市場。」譚明說,想要迅速打開中國市場,參加進博會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去年他帶著這家種植園的生豆和不同烘焙程度的熟豆,開啟了進博會之旅。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顆豆子就在上海「生根發芽」,誕生了咖啡館。
「第二屆進博會上,市場反響很好,國內很多客商都在和我們對接,但我們不想只做進口商。因此在大力推進埃塞咖啡的直採業務之外,還迅速在國內註冊了自有咖啡品牌——ESSEQARO,形成了埃塞生豆進口、國內烘焙、線下、線上同步銷售的模式。」譚明說,目前ESSEQARO咖啡不僅能在製造局路上的首家旗艦店裡喝到,還通過淘寶、微信小程序、公司自有線上平臺——東方名品匯等線上平臺以及自營線下咖啡館等模式進行銷售。「我們還和上海中心、瑪莎拉蒂、寶馬等推出過聯名款,形成了品牌合作的新模式。」
第三屆進博會上,ESSEQARO咖啡拿下了300平方米的展位,這一次不僅要展示產品,還要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推廣咖啡文化。譚明告訴海岸君,從生豆展示、熟豆現場烘焙到咖啡杯測,還有現場的培訓課程,6天展期中將有專業咖啡師在現場站臺,演繹出埃塞咖啡的美妙味道。「不僅和現場的採購商互動,我們也會通過直播,讓無法來到進博會的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看到ESSEQARO咖啡的魅力。」
遠在衣索比亞的QARO咖啡種植園園主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法來到進博會現場,但他已經聽說了咖啡店落地的好消息。譚明告訴海岸君,SDC.HK不僅會加大進口他的咖啡豆,還會把ESSEQARO打造成連鎖咖啡店,計劃今年年底前在上海開出3到5家咖啡館,再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讓該品牌的埃塞咖啡香飄全國。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張鈺芸李若楠
攝 影 |孔明哲
視 頻|張鈺芸 李若楠 孔明哲 錢成虹
編 輯| 梁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