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考專業時,專業的就業情況,一直是廣大高中生們所必須考慮的因素。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畢業生月入5440元,其中,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1. 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數據來源:麥可思—《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2. 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連續三年成為本科綠牌專業,具有較大的就業優勢。
(數據來源:麥可思—《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 綠牌專業 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 紅牌專業 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 黃牌專業 指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3. 近年來,畢業生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的比例持續升高,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任職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比例(8.9%)僅次於教育業(15.9%)。從職業來看,畢業生從事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6%)、計算機與數據處理(5.7%)類職業的比例較高。
面對這樣的就業情況,高中生在報考熱門專業時應該注意什麼?尤其在新高考改革下,在「3+1+2」模式中,如何選擇正確的科目以進行更好地備考成為關鍵。
以C9聯盟高校為例,作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在3+1+2新高考模式下,這九所大學對各個專業的選科要求十分明晰,即物理學科的必要性。為更清晰地呈現各專業的選科要求,小編收集了這九所頂尖高校的專業選科要求,以供參考。
(註:最終的選科要求數據,以本省當年發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 C9聯盟:被國際上稱為「中國常春藤聯盟」,聯盟成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
下滑查看更多↓↓↓(點擊查看大圖)
從表中數據得知,聯盟成員的9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佔比超過50%。換句話說,在選科中選擇了物理的考生,不說熱門專業,大部分專業都能選擇;而若是放棄物理,至少有一半專業不能選擇。由此可見,物理學科在新高考選科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似乎成了「萬能學科」。
既然物理這麼重要,那麼究竟該如何學好物理?教師應該如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呢?為此,小編特別採訪了風向標教育的資深物理教研團隊,為大家支支招!
1.針對物理成績稍弱的學生
該類學生的主要問題是基礎太差,可能初中數學和物理都不好,導致課程可能聽不懂,回家作業不會,高中學習進度快,形成惡性循環,對物理學科失去信心,從而不管不顧。
策略和方法:
以初中物理某些知識點為背景為學生建立物理思維,圍繞基礎突破,相應的給點比較基礎的題目,讓他們做對,從而建立起興趣和信心,循序漸進。
2.針對物理成績中等的學生
該類學生主要特徵是學習認真,但成績沒有顯著的效果,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學習習慣還停留在初中「模仿式」、「死記式」的方式之中,造成課上能聽懂,下課作業和練習不會做,大部分對物理的理解停留在最表層的階段,因為初中物理主要是現象,而高中物理需要對這些東西定性和定量,有些學生定性還可以,但是一到定量就暈菜。
策略和方法:
習題多設置陷阱和易錯點,讓他們能夠深刻的理解基礎物理概念,上課時老師儘量用經典題去對一種類型的題目全方位講解,但不是一味的給予,這個過程中可以慢慢建立這種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學生改掉「被動接受學習的習慣」,慢慢的從初中學習習慣轉變為高中的學習習慣。
3.針對物理成績較好的學生
該類學生學習習慣從小養成,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課效率高,作業完成認真,考試成績一般不會差。這一類的學生主要是在複雜的物理情景下才會出現題目不會做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可能自己對物理模型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某些題目找不到「切入點」。
策略和方法:
在習題上儘量給一些高考題(具有較複雜的情境),相對應的限時訓練和提能訓練都要跟上。可以更早給他們分析高中考查物理學科的能力,從宏觀上去把控這門學科,形成更緊密的知識網絡,從而突破自我。
總之,在高中學習中,物理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老師要充分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與實驗技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重視知識與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