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選物理,報志願準吃虧,從小培養物理興趣很重要

2020-08-13 沛澤媽讀心理

新高考之後,不再分文理科,採取3+3或3+1+2的考試模式,除了語數外必考外,3+3考試模式是指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六門中自選三科作為選考科目,3+1+2的考試模式中的1是指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科,然後從剩下的4科中選擇2科。3+3的高考模式有二十種組合,3+1+2的高考模式有十二種組合。

前兩天,我看了兩篇報導,發現物理這門重要的學科被嫌棄了,以2020年的山東選科比率和2017年上海和浙江的選科比率為例,如下圖所示:

2020年山東省選科比例


為何嫌棄物理,不選物理會怎樣

物理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考生為何會嫌棄呢?一是因為物理學科難度較高,不好學,而因為高考採取的賦分制,物理的賦分低,想拿到高分不容易。

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賦分制,是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只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考生各科成績,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這樣一來,若不是物理成績特別好的學生,一般不敢輕易選擇物理,成績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考生都會因為擔心無法取得好的位次而放棄物理。


可是避開了高考難度較大的物理,就會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吃虧,在《2018教育部指引》的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科目就是物理,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佔62.4%;再次是生物,佔31.2%。至於政史地三科,僅佔3.2%-5.4%


選科與專業選擇的比率


如果考生選考了物理,不僅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60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這樣一來,可以報考的89個專業類就佔到了專業類總數的95.7%。


六門選科對93個專業的覆蓋率


由此可見,雖然物理不是必考不可的選科,但是選考物理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會有更多的選擇。

如何學好物理

物理很重要,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佔有很多優勢,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得讓孩子對物理感興趣,有了興趣才有了學習的內驅力,倘若孩子提到物理就頭疼,怎麼能學得進去,學得好呢?

要想讓孩子對物理有興趣,物理一定要有趣,可在很多中學生高中生的眼中,物理是枯燥無味的學科,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人才學得好,所以,讓不少學生對物理望而卻步,尤其是那些初中物理基礎就沒有打好的學生,到高中再系統學習,就如同聽天書了。

最近,我發現了一套特別好玩有趣的物理書籍——《1分鐘物理》,如果用一句來形容這本書就是:既高大上又接地氣,還十分逗逼。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1.作者中科院物理所,足夠高大上吧

《1分鐘物理》這套書的作者是中科院物理所,它是火爆微信、抖音、B站的超人氣科普網紅,足夠高大上吧?權威性不用質疑,比孩子的物理老師教得都好。



中科院物理所成立於1928年,是以物理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在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中科院物理所是第一批「玩轉科普」的。

物理所官方公眾號依託學科優勢,向喜愛科學的廣大讀者推送兼具科學性、趣味性的科普文章。目前,公眾號已有100萬關注量。公眾號內容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原創內容豐富,包含問答、正經玩、線上科學日等多個欄目。

2.內容接地氣,說人話

孩子不是覺得物理太抽象嗎?這套書可以一改孩子對物理的認知,書中的內容來自100萬物理粉的專屬平臺,中國「十大科普自媒體」之一,中科院物理所官方公眾號王牌問答欄目。

每一個提問都來自一個網友的真實留言,這些問題有的來自生活場景中的突發之問,有的來自課堂上不會講的「超綱」內容,往往是「爸媽不會、老師不教,不問還憋得慌」的問題。如:在颱風的風眼扔一顆原子彈會怎麼樣?穿越回古代(比如秦朝)能發電嗎?能用水澆滅太陽嗎?皮卡丘發的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


啥問題都敢接招的「物理君」每周五都會定期回答讀者們的這些「靈魂之問」。為了將這些問答精華匯集起來以饗讀者,於是就有了《1分鐘物理》這套系列圖書。這套書的內容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物理知識灌輸,接地氣、開腦洞、幽默好玩,不論是成人物理愛好者還是正在學習物理課的學生,都能在書中get到屬於你的知識點,每一個回答都乾貨滿滿又透著萌感與俏皮。



這套書共兩冊,每冊內容歷時1年,精選240個問答,由5個類別升級為10大主題,囊括聲、光、電、熱、宇宙、自然、腦洞等物理粉最感興趣的話題,包羅萬象。


3.漫畫插圖,讓閱讀更輕鬆

這套書包含50餘幅漫畫插圖,貫穿文中,給枯燥的文字添加了靈動性,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讓孩子在漫畫中不知不覺1分鐘get物理知識點。

讓孩子喜歡上物理,就從這套書開始吧,這套書共兩冊,適合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閱讀,原價110元,現在只要71元,物超所值,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這波優惠哦。

相關焦點

  • 山東6選3新高考,物理考生比例不足40%,物理興趣從小培養不好嗎
    上課感覺像在聽天書,做題就是死記硬背,無法將理論用到實踐,於是看到物理頭皮發麻,望而卻步。孩子們不想選物理,也大致如此吧!但是,物理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有條件,還是建議多考慮一下物理。985大學限物理的專業多達594個,佔全部1412個專業的42%。清華、浙大、上交大等工科名校單限物理的專業數量都在70%以上。這就意味著不選物理,基本與名校的理工專業無緣。有一個教育機構對某省的選課模擬信息進行過統計,數據表明,選擇物理的考生可報專業比例均達到90%以上,可見選擇餘地有多大。
  •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這是一位家長在自媒體中問我的問題。今天用一篇小文章簡單解答一下。不過也不要緊,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你再查詢全國高校在你們省的選科要求。因為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新高考,都存在不同院校對同一專業的選科要求不同的情況。因為,對於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是由大學確定給出的,不是教育部、省考試院定的。我這裡主要從選科後的適合專業選擇上說說,不針對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
  • 物理將成必考科目,小學生物理啟蒙很重要,培養孩子物理思維
    中考和高考剛剛過去,各地就相繼出臺中、高考改革制度。2021年,北京中考將物理改成必考科目,同樣是2021年,全國八個省份高考將實行3+1+2的模式,物理和歷史二選一成為必考科目。由此可見,物理學科的地位被最大程度的提高。
  • 山東高考,物理考生比例不足40%,物理有多重要,很多人不知道
    在高考那兩天,全國人民都為高考考生讓路,還出現了好多感人的事跡,甚至讓人覺得有趣的事情。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關於高考試卷,高考考場等的新聞。其中最讓我覺得困惑的便是山東濟南某考場物理考試時出現了空考場現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於新高考改革,很多學生在進行選考的時候放棄了物理。理由僅僅是因為物理太難聽不懂,而這樣的情況在多個省份都有出現。
  • 新高考來了,選考物理有多重要?
    文/伊人獨酌高考考了高分,滿心歡喜,可是填報志願的時候才發現,因為物理選考科目限制,許多名校、專業無法填報志願,是一種什麼心情?最近,網報北京一些考生就遭遇了這樣的扎心事。今年是北京以「3+3」模式開考的第一年。
  • 選物理的考生「賺了」志願填報路子寬
    書到用時方恨少,今年考生到了填報志願的時候,才發現選物理能拓寬志願填報之路。來自一中北校區的考生尤瀟晗今年高考成績543分,她選的是純文學科。「當初選科時,特意避開了理化,結果填報志願才發現物理的重要性。」尤瀟晗說,她感覺能報考的志願大大受限,要是選物理她就穩「賺」了,既能選個好專業,又能選個不錯的學校。
  •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興趣重要還是特長重要?
    #距離今年高考僅剩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除了在衝刺階段儘可能地提升成績,另一個關注點就是填報志願和專業選擇等問題。雖然填志願時沒選好專業,將來也有轉專業或者工作後轉職的機會,但是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尤其是如果開始專業沒選好或者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沒興趣,畢業時勉強擇業或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就業將處於比較劣勢的地位。不如趁高考填志願選專業的機會一步到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成本都小得多。
  • 新高考「等級賦分」不懂要吃大虧?到底選不選物理?
    很多人在今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發現填物理的人佔了很大便宜,那是不是就要選物理了呢?等級賦分制,只針對新高考制度下的選考科目。人少的地方不能去舉一個例子:假設某省2021年新高考,為便於計算,賦分方案假設按上表實施。此處的選科人數也是假設。物理選科5萬人;生物選科30萬人。➤某學霸A,物理、生物成績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內。①學霸A,物理、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
  • 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
    高考是決定一個人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每一年的高考幾乎都是家長和學生最緊張的時候,每天緊張的學習和不斷的複習,都需要很大的精力,也是對人本身身體的一個嚴峻的考驗。高考志願填報!這些專業是學啥的都不懂 你就開始報志願了啦?
  • 物理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新高考特別重視物理學科的學習?
    基於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新高考改革應運而生。新高考改革旨在打破傳統高考文理對立的僵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的科目,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文科或者理科。這就是新高考的模式。1.物理相對於其它學科應用更加廣泛要知道,在新的高考體制中,高中所選的學科,是直接對接到大學所學的專業的。換句話來說,大學不同的專業會對學生高中所選的科目有硬性要求。
  • 2021年高考新模式,考生若不選物理,填報志願可能會吃虧
    高考對於考生來說非常重要,高考是學生十年來努力學習奮鬥的目標,考生是學生懷揣著十年苦讀的夢想,高考是學生踏上成功夢想的階梯。#2021年高考新模式,考生若不選物理,填報志願可能會吃虧然而很多的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覺得吳物理學科學習非常困難,物理成績不好,平時考試的分數也不高。
  • 新高考下咋選科?選不好,大學專業報不了!附專業要求
    新高考選科到底應該怎麼選?不同選科對應著不同的大學專業?選科沒選對,意味著專業報不了,高考志願填報也將受限。今天,本文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選科十二種組合
  • 新高考物理說,不選物理沒「錢」途?想上熱門專業選物理
    尤其在新高考改革下,在「3+1+2」模式中,如何選擇正確的科目以進行更好地備考成為關鍵。以C9聯盟高校為例,作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流大學,在3+1+2新高考模式下,這九所大學對各個專業的選科要求十分明晰,即物理學科的必要性。
  • 新高考不選物理,可以考警校嗎?
    但隨著新高考模式的到來,不再分文理科,對於想要選擇警校就讀的學子來說,不選物理還能報考警校嗎?相信這是不少學子心目中的疑問,就針對這個疑問,來說說具體的情況,一般來說,警校的專業對物理的要求會比軍校相關專業對物理的要求低一些,警校不少專業更傾向於必選政治。
  • 不選物理,尖子上不了好大學,中等選不了好專業,低分上不了本科
    高考成績揭榜後,朋友一家陷入了「鬱悶中」,原來中上遊的水平,這次高考只考了520多分,全省排名11萬多名,全家鬱悶不已。到了報志願的環節,他們發現孩子因為選擇了物理,物理排名全省7萬多名,孩子又喜歡學習計算機專業,所以非常慶幸:還有不少的學校可以選擇。
  • 喜歡物理選什麼專業
    對於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更是如此。曾有人計算過選考不同學科的專業覆蓋率(即在可報專業在全部招生專業中的佔比),發現選考物理的專業覆蓋率達到90%以上,遠高於其他幾個學科的專業覆蓋率。選擇多,機會多。但是面對眾多相似的選擇,學生、家長卻可能陷入不知如何選擇的困境。二以往面對這一問題,許多機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職業興趣測試,反推專業方向。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山東的一位家長,孩子物理經常考滿分,今年又給兩名高考成績不太好的考生報了高考志願。所以他根據自己經驗,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不選物理,考生高考報志願時會後悔。並由此得出一個更重要的結論:「新高考前沿」作為一名物理老師與高中班主任,阻止學不會物理卻硬選物的學生們,就是在誤人子弟胡說八道。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山東的一位家長,孩子物理經常考滿分,今年又給兩名高考成績不太好的考生報了高考志願。所以他根據自己經驗,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不選物理,考生高考報志願時會後悔。並由此得出一個更重要的結論:「新高考前沿」作為一名物理老師與高中班主任,阻止學不會物理卻硬選物的學生們,就是在誤人子弟胡說八道。
  • 湖南長郡中學選科分班內部報告 物理+化學+生物組合可報專業超96%
    長郡中學作為湖南省乃至全國聞名的中學,它的第一批新高考高中生的選科情況,是大家對湖南新高考政策具體開展情況進行深入了解的一個重要窗口。 1、長郡系各校選科分班情況
  • 新高考地區如何報志願?
    繼浙江、上海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今年新高考改革落地,尤其是山東,一個省的考生總量就超過了其他所有新高考改革地區的總和。新高考地區因為選科的原因,導致志願填報實際上都是按專業報志願(雖然也經常表述為學校+專業組合),而不是過去的按學校報志願。比如計算機專業,理論上是全國的計算機系比拼,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