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浙江、上海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今年新高考改革落地,尤其是山東,一個省的考生總量就超過了其他所有新高考改革地區的總和。
新高考地區因為選科的原因,導致志願填報實際上都是按專業報志願(雖然也經常表述為學校+專業組合),而不是過去的按學校報志願。比如計算機專業,理論上是全國的計算機系比拼,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過去雖然也需要填專業,但往往絕大部分人填寫的是服從調劑,實際上就等於按學校報。但新高考都是按專業報,也就是說,每個學校理論上是一個專業一個錄取分數線,不像過去只有一個錄取分數線(按學校),一般情況下,各校都會把專業歸類,按學科大類報志願,即所謂大類招生。其中的原因比較簡單,按絕對專業報,就會導致某學校在某省只招幾個人,沒有人敢報,於是大家就抱團取暖。
在新高考地區,志願填報的規則發生了變化,但在專業、學校、地域等三個重要原則上都適用,大家需要搞明白,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你想把哪個要素放第一位。
這種志願填報,專業上糾結的就不多了,對學生家長是好事情,但複雜的是入校後的二次專業分配。所以更強調在學校與專業之間想清楚,界限分明,你或者保學校或者保專業。
根據浙江上海的3年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對於985等著名大學,尤其是985更靠前的大學,專業之間的差距還不明顯,大家顯然還是更願意上一個好學校,放棄堅持專業。對於一般學校,專業間差距就非常懸殊,比如一所211高校,某些王牌專業甚至會遠遠超過985高校,但一般專業,可能還會低於省屬普通高校。省屬高校的差距類似,部分普通高校的王牌專業超過985也是存在的,超過很多211也很正常。
針對這一情況,如果你更重視就讀什麼學校,那你可以考慮選擇不熱門的專業,進入一個更好的大學,當然,如果你非常執著於某個專業除外。
另外,在新高考地區,理論上不分文理,按分數高低錄取,但著名高校的相關專業,尤其是熱門專業對選考科目往往有較高的要求,比如需要選考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學都必選,才有資格報考。因此,新高考地區,絕對分數的高低與老高考地區是不一樣的,如果選考科目太水,比如沒有物理,分數高也不必得意,未必能上一個好大學,但如果選考科目是物化生,分數稍低,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好的錄取結果。
比如,老高考時你700分肯定能上清華,我680,可能沒有希望。但新高考卻未必,你700分但沒有選考物理,那可能報考清華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清華招生專業要求必選物理,這是完全不同的。
考慮到這一點,一些選考了物理,甚至物理、化學都選考了的學生,反而應該注意發揮這一優勢,選擇對選考科目要求高的著名高校的專業,進去再說,未來專業可以調整。
另外,新高考地區,已經不再有過去的一本二本的說法,像浙江、北京等地,實際上就是本科,專科兩個層次,大家需要注意這種變化。
今年北京、山東、天津、海南新高考落地,歷史數據等於歸零,比較棘手,對於少數著名大學,大家仍然可以參考歷史數據(尤其北京,實際上選科主要就是有限的3種,所以歷史數據還可以參考)。但對於大多數高校,不能依託這些數據做決策了,只能把原則想清楚,即學校第一,還是專業第一,抑或是到哪裡上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