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揆今:讀《曾文正公全集》兩品

2020-12-19 管理源於實踐

近日再讀《曾文正公全集》,稽古揆今略做兩點思考:

01 稽古:千古之問,人皆有之

讀曾文正公《靜中細思》,感懷此亦為每個人可能陷入思考的千古之問。其文如下:

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萬裡,不可紀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思奮爭。

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以上《靜中細思》即是曾文正公的心靈之問。細細品讀,覺得「曾聖人」實實在在仍未脫離對世俗欲望的追求與不甘。

人生發展,介乎於慾壑難填與返璞歸真的此消彼長、相互轉化。這也是人不快樂的根源所在。單就心中的欲望就難以擺平,又何談內心的平靜與精神的超脫呢?這也是古往今來但凡有識之士共同的心靈拷問。人之初,在於無:是無思、無想、無意、無識的赤子;人之始,在於欲:單單這一具肉身軀殼便能成就人無盡的慾念;人之中,在於思:思情、思利、思無盡苦惱事。凡有覺悟者皆苦尋返璞歸真之道,以求品德維護與內心平靜。人之末,在於智,智者識空識無,終復歸人初,或立身聖賢。

02 揆今:逞奇眩異,世風浮華

前些日子參加朋友女兒的周歲生日宴會,規模不可無不小,規格不可謂不高。當然,份子錢也絕不能少。由此想到曾文正為奉直大夫王繼賢祝壽所寫的一篇文章,其中談及生日之禮的由來和發展。文曰:

「古無生日之禮。《顏氏家訓》稱:江南風俗,是日有供頓聲樂。蓋此禮始於齊梁之間,後世自貴逮賤,無不崇飾;開筵稱壽,習以為典。」

文中又談到古來士人的職業追求——「蓋古者四十而仕,五十服官政。」言下之意極儘自古以來士大夫階層的人生追求。

「生日之禮」與「出仕為官」看似不相關,但品味思考之餘可見世風之沿革。「生日之禮」在中國遙遠的古代並沒有,是在南朝齊梁時期才開始慢慢興起的。後來,無論貧富貴賤沒有不過的,由此形成一種固定的社會習俗。如今,這種習俗演變為一種功利性極強的社會風氣,形式和內容也極盡個人之所能力求越來越奢華。由於古時候商人地位低,因此「出仕為官」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幾乎唯一的終極價值追求。及至當代,仕途已退為其中一個選項,經商發財則成為時下最終極的價值追求。當然,為官和發財在很多時候仍可以「魚和熊掌兼得」。

由此感言:今者仕不殊榮,錢財為傲;不官亦可,大商即官。今者百姓市眾,全民言利;逞奇眩異,世風浮華。故中國傳統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危機。其實,中國傳統文化自古以來都在遭遇危機:禮崩樂毀之際,孔孟提倡復尊「古禮」,距「古時」不過一千多年;戒文風浮躁,韓退之提出「復古文」,距「古時」不過二千多年;為求返璞歸真,宋明理學所言「復古」,距「古時」不過三千多年。如上,無論「禮」、「文」、「制」等所謂的「復古」,實質就是回歸淳樸自然、篤實無華、承天受命的天人合一之境界。如今,距「古時」也不過四五千年。但民智大開,文明多樣,時非往世,人心終將不古。故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必須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曾文正公全集》: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推崇的書
    《曾文正公全集》: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推崇的書 中國書店4日透露,該社推出的一套十二冊傳忠書局簡體版《曾文正公全集》5日起在當當網獨家首發。此次《曾文正公全集》簡體版的出版,歷時一年,三十多位專業古籍編校人士參與編輯,在參考以前曾國藩簡體版文集版本的基礎上,對傳忠書局版《曾文正公全集》進行了全面簡化工作。
  • 毛澤東和蔣介石惟一共同推崇的書:《曾文正公全集》
    中國書店4日透露,該社推出的一套十二冊傳忠書局簡體版《曾文正公全集》5日起在當當網獨家首發。此次《曾文正公全集》簡體版的出版,歷時一年,三十多位專業古籍編校人士參與編輯,在參考以前曾國藩簡體版文集版本的基礎上,對傳忠書局版《曾文正公全集》進行了全面簡化工作。
  • 《曾文正公全集》:講述曾國藩的知行合一
    《曾文正公全集》:曾國藩著;李瀚章編撰,李鴻章校刊;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  中國書店出版的《曾文正公全集》,煌煌十二冊,其中最有價值而不可不讀,甚至要反覆閱讀,終身受用的,我以為有書札、家書、家訓、日記、讀書筆記這樣一些內容。曾國藩的這些文字,「字字皆得之閱歷而切於實際,故其親切有味」,值得品讀。  曾國藩生活的時代,是在乾嘉之後,國家的政治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豪強兼併,官吏貪黷,民生益困,百業凋敝,社會動蕩不安。
  • 學曾國藩精髓 必讀傳忠書局《曾文正公全集》
    但很多書實際上只是掛著曾國藩的幌子,要想真正學到曾國藩的精髓,還是要讀原著。而這些原著中本子也非常重要,很多都是抄來抄去。其實早在曾國藩去世後第三年,當時就曾經編撰出一套《曾文正公全集》,由傳忠書局出版,光看編者就來頭不小,總纂官是當時的湖廣總督李瀚章,總校刊官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而編者中還有當時的兩江總督何璟、漕運總督彭玉麟等等。
  • 《曾文正公全集》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生命就在這裡
    梁啓超2、毛澤東:對別人愚蠢,只服務曾文正他16歲時讀完了《曾文正公全集》,在寫給黎錦熙的信中,他說:「要愚蠢,只服從曾文正,」。看到他能夠完美地清理洪楊一活動,他能像那次一樣完美嗎。"三、曾國藩智慧的壽命《曾文正公全集》是曾國藩生命的智慧結晶,他反映了千古第一個完美的人千古在自我修養、家庭調節、治國、世界和平智慧方面的千古。以下是一些示例:1、書房他曾教導兒子:「買不到太多的書,但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就不能讀書。
  • 發現一家書肆出售晚清《曾文正公全集》,眼前為之一亮
    曾有省地書館專家指出,雜而不精,缺乏專一,令我汗顏而愧。庚子初冬,網上瀏覽,發現一家書肆出售晚清《曾文正公全集》。眼前為之一亮。如此好書,存世無多,如能擁有,即可研讀曾氏思想為人,又可補足專藏之缺,何樂而不為?遺憾囊中羞澀,十餘萬元無從著落,徹夜難眠。大約過去了一旬,有圖書館官員來電,要我到館有事。
  • 讀《曾文正公全集》想哭的心都有,一篇文章八個字不懂讀
    筆畫最多的漢字原來自己語文水平太低了最近在看《曾文正公全集》時候,發現一個可悲的事實:原來自己的語文水平太低了……一篇《上諭感覺又回到小學時候認字的階段,得時不時得打開新華詞典,查下這字怎麼讀,啥意思……我很奇怪,因為現在讀書看報都難得有不認識的字了,很長時間以來,自以為應該掌握了大部分的漢字吧?我好奇現在的漢字到底有多少個?
  •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藏書樓捐贈及曾文正公之路開啟儀式
    大家都知道青年毛主席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深深的反映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對曾文正公的敬佩;而毛主席編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在軍事上採取的「扎硬寨、打死仗」等治軍思想及理論也深受曾文正公的影響。與此同時,曾文正公傳給我們世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包括1500 萬字的《曾國藩全集》裡面閃耀著理性和感性的光輝。
  • 曾國藩作品精選,《曾文正公集(套裝共2冊)》評分高達9.5
    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 讀曾文正公《冰鑑》有感,恰逢曾國藩誕辰209周年,緬懷先賢
    毛澤東年輕時,潛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梁啓超對曾國藩也是傾心推崇,稱」吾謂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復也「。這些評論都從側面給我們證明了曾國藩的文化、思想的高度。然而世人較少知道的就是他還寫過一本看相識人的《冰鑑》。
  • 馮唐說:曾文正公嫖得很少,但是深諳賭博之道
    今日讀馮唐2019年出的書《成事:馮唐品讀曾國藩嘉言鈔》。 這本書就是馮唐對曾國藩的一些語錄的再解讀。 第23頁的內容很有意思,分享一下。 引用開始 莊子說,生而為人,仿佛進賭場。
  • ...砸光」——記日本內閣文庫藏宋刊本《增廣司馬溫公全集》影印出版
    「文正」是唐代以來文官的最高諡號,司馬光本人曾評價「文正」為:「諡之至美,無以復加。」(《論夏竦諡狀》,《增廣司馬溫公全集》卷五十九,第八四四頁),唐代作「文貞」(如唐代魏徵、宋璟等),宋代避仁宗趙禎諱,改為「文正」。
  • ...父天份一般,一生也只中過秀才,到了曾文正公才_澎湃新聞-ThePaper
    記得有人做過統計,過去能考中進士、舉人,也要經過幾代人的積累,比如曾文正公祖父積累一些家業
  • 《曾文正公家書》——呈貢區親子閱讀網絡活動好書推薦,帶你了解...
    活動分為親子共讀好書推薦和親子作品徵集展示活動兩個板塊。今天是我們的親子共讀好書推薦板塊第五期。我們一起聊聊家風這件事。說起良好的家風家訓,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誰?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就是曾國藩家。圖片來源:網絡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但他卻不擁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一生都在奉行凡事要勤儉廉勞的主張。
  • 歷史上的文正公,誰的成就最高?
    那麼,歷史上這麼些個"文正公",到底誰成就更高呢? 最後,再說說清朝,清朝有八位文正公,其中成就最高的毫無疑問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當然,還值得一提的有名臣劉墉的父親劉統勳,當年他深受乾隆皇帝器重,也得到了文正的諡號。
  • 讀英文版福爾摩斯全集,你來試試
    今天猛然發現自己桌子上放著一本福爾摩斯全集第二冊(第一冊在學校),便饒有興趣地讀了讀。這本書很小,方便攜帶,字體也小,但不影響讀。小巧精緻,這也是我買它的原因。我很喜歡讀懸疑偵探類的小說。在學校還放著幾本阿加莎寫的書,基本上都讀了一遍。看這類小說有一個原因,就是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它可以把讀者帶到情境當中,讓讀者也參與其中。如果你喜歡看這類小說,不妨也讀讀福爾摩斯全集,最好是英文版,因為更貼近作者本意。
  • 『書序』歸震川先生全集序
    若非其母程式教子有方,讀前後兩漢,滂襲母誨,孝義難全。聞雄韜武略經史子集於篋前,故若詩詞文賦,及長博收眾採,形神均貌百家兼備矣。及至南宋以降,金人急下,有元一代,其文莫若前朝之臣,布衣之士矣。而金元百家,餘獨喜遺山,非因其詞動魄肝腸,實乃文則鋒榮被掩。今聞文遷百世,不若舊時,何也?此誠所謂:「玉櫝無善價,釵奩待時飛」矣。文多精思,其情慟人。餘於歸震川見之矣。
  • 林乾談曾國藩家訓:曾國荃也曾受不了曾國藩的嚴厲
    在這些之外,曾國藩更被曾氏一門後人視為楷模,而他留下的家訓、家規也對曾氏家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據統計,曾家在業界有名望的優秀人才有240多人,出現了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銓、曾昭掄、曾憲植等傑出人物。今天我們應該怎麼閱讀曾國藩?被眾多家庭奉為「不二法門」的曾國藩家訓,是否確有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