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祝頤
3月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個稅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基本考慮是,將部分收入項目,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政策,將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專項扣除項目予以考慮,目的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個稅改革除了提高起徵點以外,公眾一直期待從公平的視角對個稅政策作出科學的制度安排。從介紹來看,除了個稅起徵點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之外,贍養撫養支出、首套房貸利息等支出將抵扣個稅,二孩家庭教育支出也將納入個稅抵扣範圍,個稅徵收考慮家庭情況尤其是教育、房貸負擔終於邁出了步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無疑值得期待。
其實,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稅也符合國際慣例。為了保證稅收負擔公平,不少國家在個人所得稅申報的問題上實行的是夫妻聯合申報或家庭申報。比如,在美國,常規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額隨納稅人申報狀態、家庭結構及個人情況的不同而不同,納稅人稅前抵扣項目很多,投資買房、按揭利息、子女學費、看病就醫、撫養贍養等大項就能抵扣一半個稅。在德國,徵稅的類別以納稅人的家庭狀況加以區分,如已婚家庭子女未滿18歲、子女在上學的、由於不可抗拒的特殊情況(如生病)造成高額開支等情形,可以少交稅。
國人普遍有傳統家庭倫理觀念,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與消費的主要單位,家庭收入水平將直接決定家庭成員生活水準。個稅以家庭為單位徵收,二孩家庭教育支出、房貸利息抵扣個稅等內容體現了公平理念。
當然,實行個人所得稅綜合稅制改革,按家庭收入徵收個稅付諸實施,還有許多事要做。比如,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民眾誠信道德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稅務部門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再比如,個人隱性收入與家庭成員收入,贍養、撫養人口,家庭成員就業、教育等具體情況不夠透明。在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完全打破的語境下,家庭成員的界定還不能單純以戶口本來判斷。再比如,稅務部門面對無數家庭徵稅,不便由單位代扣代繳個稅,給稅務部門增加了工作難度。按家庭為單位徵收個稅,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障礙。
但是,二套住房認定已經推行多年,不動產登記制度早已建立,社會徵信系統逐步完善,隨著稅收徵管法的推進,相關部門啟動全國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以家庭收入徵收個稅的時機基本成熟。此前深圳提出,個稅徵收將考慮贍養費稅前扣除,為個稅改革開了好頭。希望其他地區跟進嘗試,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在總結吸收地方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人所得稅。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