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增加家庭生計開支扣除項目

2020-12-25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財政部部長肖捷回答記者提問。南都記者 陳偉斌 攝

    南都訊 3月7日上午,上任剛滿4個月的財政部部長肖捷出席記者會,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個稅改革」問題時,肖捷表示,除了將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之外,還將考慮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

    改革方案正研究設計和論證中

    肖捷提到,個稅改革關係到每個納稅人的切身利益,也得到財政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的思路是個人所得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肖捷說。

    具體來說,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將考慮實行按年匯總納稅。肖捷同時提到,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新的政策,就是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

    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

    提到大家普遍關心的「提高免徵額」的問題,肖捷介紹,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時候,將根據居民消費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徵額。對於其他方面的收入項目、所得項目,比如財產轉讓等,將考慮繼續實行分類徵收。

    此外,肖捷還援引國際上的經驗,進一步解釋個稅落地的過程。肖捷表示,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門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作為稅收徵管部門來說,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信息,以保證新的個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另外,按照稅收法定原則,個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後,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專家解讀

    焦點A

    哪些家庭的日常開支能抵扣?

    哪些日常開支能夠納入專項扣除領域,是個稅改革的關注點之一。肖捷說,個稅改革還將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考慮有關「兩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過去,考慮個稅的免徵額主要是基於吃穿用開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現在,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也成為基本生活開支的常規項目。因此,這些家庭開支也應逐步納入專項開支扣除項目範圍。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說,哪些家庭開支應該納入專項扣除領域,應該充分考慮政策受益面的公平性、稅收徵管可行性等綜合要素。從現有情況來看,孩子撫養開支費用扣除是相對最為緊迫也最為可行的專項抵扣項目。

    中山大學財稅系教授林江說,實施個稅症候群收後,將要對納稅人納稅方式與稅務部門徵管方式進行較大改變。對納稅人而言,將要從現行的「代繳代扣」,改為個人申報,需要匯總填報收入與納入專項開支扣除的相關信息,並接受稅務機關核查。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認為,不僅僅是「二孩」家庭,實際上之只要是家裡有小孩發生教育支出,就可能會產生專項扣除項目,並按照既定標準扣除。這裡強調「二孩」,是因為現在推行「二孩」政策,而且有「二孩」的家庭經濟負擔相對更重,就更應該考慮把教育支出納入到專項扣除項目裡面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扣除不太可能根據實際發生額扣除,只可能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確定相應的扣除標準。

    焦點B

    推進個稅改革還需要哪些配套?

    肖捷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項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對此,專家和代表委員指出,個稅改革還需要做好法律修訂、信息共享、誠信體系完善等配套工作。

    首先是法律修訂。肖捷表示,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後,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其次是信息共享。林江舉例說,納稅人的工薪收入、財產收益、家庭成員情況等信息分屬不同部門掌握,只有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涉稅信息聯網,才能建立健全自然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為個稅改革全面落實打好基礎。

    專家指出,改革還需要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作為重要支撐。全國人大代表金碩仁等認為,要提高稅務部門的數據分析、調查能力,更要充分發揮誠信體系的約束作用,一旦發現偷稅漏稅應採取更為嚴厲的懲罰性舉措,壓縮偷稅漏稅的空間。

    張學誕認為,實行個稅改革的社會配套條件應該包括建立收入申報制度、信息聯網、加強徵管幾個方面。有了收入申報制度,才能保證稅收徵管部門掌握納稅人的收入信息;還要減少現金交易,儘量通過銀行處理勞動所得相關交易;最後還要提高現有的徵管部門的徵管能力和政管人員的技術水平。這些工作,財政部現在都在做。

    焦點C

    降低個稅最高稅率和現有改革提議相悖?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建議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45%降低至25%一事,朱為群向南都記者表示,他贊同這個建議。

    朱為群說,黃奇帆的思路和角度雖然比較新穎,但是和其他個稅改革提議都有同樣一個目標,就是刺激經濟發展,讓經濟更有活力。

    能達到45%的個人所得稅率的人數非常少,但這些人都是高端人才,能帶動經濟活力,對經濟的貢獻也很大,太高的稅率對勞動積極性有影響,容易導致高端人才流失。

    另外和工資薪金和其他類型的稅率相比懸殊太大,如果最高邊際稅率降到25%,就可以把其他所得稅的稅賦統一起來,不會相差太多。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蔣琳

    綜合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家庭生計開支抵扣個稅值得期待
    基本考慮是,將部分收入項目,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政策,將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專項扣除項目予以考慮,目的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個稅改革除了提高起徵點以外,公眾一直期待從公平的視角對個稅政策作出科學的制度安排。
  • 一個家庭一年收入扣除各項開支後仍剩下10萬存款,這個算高嗎?
    按照2019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一個家庭兩個勞動力人口一年收入加起來也只不過是61466元,即便是收入相對比較高的城鎮居民,一個家庭一年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也只不過是78488元。由此可見目前很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都低於10萬塊錢,更不要說扣除各項開支之後還剩10萬塊錢的存款了。
  • 普通家庭應該保留6個月日常開支作為應急資金
    理財諮詢臺 hbcfnews @hotmail.com  幫辦熱線:85052826 85052891  本期  解答  工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債行天下」核心理財團隊  主持記者 李 超  普通家庭應該保留  6個月日常開支作為應急資金
  • 婆婆飯桌上催生二胎,寶媽拿出家庭開支表,讓婆婆立馬閉嘴
    導讀:婆婆飯桌上催生二胎,寶媽拿出家庭開支表,讓婆婆立馬閉嘴文|減壓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婆婆飯桌上催生二胎,寶媽拿出家庭開支表,讓婆婆立馬閉嘴!
  • 北京對單親家庭多胞胎家庭適當調整低保補助係數
    《規劃》首次明確提出,對單親家庭、多胞胎家庭適當調整低保補助係數,確保困難程度大的家庭得到更多救助。    單親低保家庭增加補助不低於10%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救助體系將通過進一步細化和量化家庭困難係數,增強基本社會保障供給能力,促進社會公平。《規劃》首次提出,低保家庭中的單親家庭、多胞胎家庭,可獲得更多救助。
  • 代表委員呼籲以家庭為單位徵稅 扣除撫養贍養費
    他指出,應訂立一個綜合日常收入項目的計算方式,但要留一點分類,比如捐贈、中獎、遺產等,應特殊處理,日常的事就綜合納稅,這由原來的分類專項變成「綜合+分類」。  在扣除方面,主要是扣除撫育小孩的費用和贍養老人的費用,再扣除我們社會常規的現在那個日常生活費, 要保證生存,扣除部分可以免稅,這叫做作綜合扣除。「有一個綜合的收入,有一個綜合的扣除, 這種改革是方向。」
  • 關於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合理籌劃的思考
    在稅務執法實踐中,招待費具體範圍如下:1.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宴請或工作餐的開支;2.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贈送紀念品的開支;3.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旅遊景點參觀費和交通費及其他費用的開支;4.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業務關係人員的差旅費開支。
  • 英國為何大幅增加防務開支
    近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向議會下院發表線上講話時宣布,政府將在今後4年內以每年增加約40億英鎊投入的方式,持續追加165億英鎊國防開支。這是冷戰結束30年來,英國最重要的武裝力量投資計劃,也是規模最大的軍事開支計劃,此舉堪稱英國對其防務政策調整的重要標誌。  詹森宣布英國將組建分管人工智慧的專門機構,以提升英國軍事領域的智能化水平。近年來,英軍逐漸把無人自主與人工智慧技術列為優先發展方向,特別注重以無人系統研發為代表的軍事智能化建設。
  •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如何實施?
    2、專項扣除費用是這次個稅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減輕了個人稅負,有利於個稅更好反映不同家庭的負擔情況,更好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功能。   3、專項附加扣除項的設立,實際上是在「基本減除費用標準5000元/月+五險一金免稅額+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的基礎上,再給居民個人增加了免稅額。也就是說月收入扣除社保,再扣除這些專項扣除費用,之後剩餘金額再納稅。
  • 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
    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採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學生流動遇阻。因各國(地)入境、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並考慮境外疫情風險,部分中國學生於今年秋季赴境外國家和地區留學的計劃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部分學生面臨升學困境。
  • 會議費如何在稅前扣除?
    會議費開支包括哪些?其實對企業並沒有明確的制約規定,實務中企業可以參考兩個文件的規定。 國管財[2006]426號 :會議費開支包括會議房租費(含會議室租金)、夥食補助費、交通費、辦公用品費、文件印刷費、醫藥費等。
  • 個稅專項扣除填報指南 六大扣除項目的問題都在這了
    首先有3點要提醒:1、扣除年度均選擇「2019年」;2、部分項目可以選擇夫妻一方按100%比例扣除,也可以分別按50%比例扣除,這種情況下,選擇工資較高的一方按照100%扣除更划算。除了贍養老人一項是分開的,夫妻可同時按照100%比例申報,其它項目均不可以。3、申報方式:可以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也可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選擇前者,會看到自己最近工作的單位,單位會根據你的申報項目,每個月抵扣個稅;選擇後者,是每年一次性集中扣除。
  • 每個月開支5000元,銀行要有多少存款,才能支撐家庭所需?
    每個月5000元開支在當前算不算多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平均下來每個月的人均消費支出差不多是1796元,城鎮人均消費支出每個月2338元。
  • 家庭生活消費開支應該注意什麼?
    現在一個家庭的開支很大,水電氣要錢,網絡要錢,電話要錢,衣食住行要錢,旅遊要錢,小孩要用錢,父母要錢,加油要錢,人情要錢........開支的名目眾多,而我們國家目前的經濟也不是很景氣,那麼我們怎麼用最少的錢過上最好的生活呢?
  • 2019個稅計算器怎麼算: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扣稅
    新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即,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陳文茜批蔡英文:領導人的決策牽涉千萬家庭生計
    她若當選,其大陸經貿政策將深深影響臺灣眾多企業與其千萬僱員家庭的悲歡生計。舉一個例子,去年4月26日蔡英文與馬英九辯論,公開反對ECFA。反對理由之一是WTO談判時,已幫臺灣的工具機爭取最惠國待遇,她批評馬為什麼要為工具機業者再爭取特權?
  • 柬埔寨民眾收入增加,今年春節開支大增
    柬埔寨零售商表示,今年農曆春節,柬埔寨民眾的消費開支比以往都多。受油價下跌和政府同意給工人漲薪兩大因素的影響,柬埔寨消費者消費信心大幅提高,紛紛增加消費開支,其國內零售業銷量更是突破以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