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郭衛民在這個分享會上談了三點思考
「在這裡讀懂中國」——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新年分享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出席分享會並致辭。郭衛民表示, 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總體提升,對於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際社會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打開一扇扇生動的窗口。希望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能與更多外國媒體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一起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世界故事。致辭全文如下:
在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新年分享會上的致辭
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 郭衛民
(2018年12月5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在新年來臨之際,與大家相聚這裡,共同探討「讀懂中國」這個十分重要的話題。首先,我謹代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向各位參會嘉賓表示親切的問候,對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新年分享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即將過去的2018年,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前,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進程。40年來,中國人民深入推進改革,努力建設發展,打開國門向世界學習,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在成就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為全世界的繁榮與進步貢獻了力量。
中國經歷改革開放40年,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如何幫助外界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國,有效地化解、消除對中國的疑慮和誤解十分重要。因此,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成為我們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此,我想就這一話題與大家分享三點思考:
第一,「讀懂中國」,需要了解中國道路。
道路決定命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有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事實說明中國選擇了正確的發展道路。
歷史是現實的源頭。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離不開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艱苦奮鬥;而要理解近70年的新中國歷史,必然要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必然要理解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放到歷史長河中,才能使我們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寶貴成果來之不易。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將牢牢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追求,努力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第二,「讀懂中國」,媒體肩負時代使命。
媒體是各國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在全媒體時代,特別是社交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媒體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社交媒體在信息發布和傳播方面具有即時、便捷的獨特優勢,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獲取和交流新聞信息的主渠道。
在新媒體新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機融合,通過持續努力、不斷創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中國的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走進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我們高興地看到,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運營一年多來,向海外用戶展示客觀真實、立體多彩的中國,快速獲得了大量海外用戶的關注,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總體提升,對於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際社會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打開一扇扇生動的窗口。
第三,「讀懂中國」,需要我們攜手合作。
我了解到,在今天的分享會上,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將與多家省市相關部門締結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中國故事優質內容聚合平臺」。我認為這是中央媒體與地方相關部門一次有益的合作嘗試,有利於匯聚優勢、深入挖掘更多更鮮活的中國故事,有利於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一個真實、豐富、多彩的中國。我也希望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能與更多外國媒體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一起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世界故事。
最後,感謝大家為幫助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感知中國做了大量努力!我們期待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讀懂中國」,我們也真誠地期盼與各國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誼。相信在今天的分享會上,大家能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凝聚更多深度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