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 A股IPO發行提速,新股備受機構及投資者追捧。
在結構性行情下,股價創歷史新高及新低的上市公司都不在少數,年內上市的新股表現也基本如此。根據WIND統計,截至12月21日,年內上市新股已有371隻,上市以來平均漲幅154.89%,其中,172隻股價翻倍,更有3隻漲超20倍,不過也有17隻股處於破發中。
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的實施,今年以來打新市場也出現了兩個新的顯著變化。首先,由於註冊制板塊打新可觀的收益率,參與網下打新的投資者同時攀升,單只個股的獲配金額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其次,新股的稀缺性有所下降,新股基本面的差異導致上市後漲幅出現二八分化。
年內新股3家漲幅超20倍,17家破發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日前發布其對2020年和2021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德勤中國預計2020年底時,中國內地今年會錄得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人民幣,發行數量與融資額將會較2019年分別上揚93%和87%。
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落地至今已近4個月,在註冊制的大背景下,新股價格創歷史新高及新低的公司都不在少數。從分布來看,年內新上市的公司中,從板塊分布來看,包括134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101家公司在創業板上市,85家公司在主板上市,51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
相較「老股」,年內新股的分化程度更甚。WIND數據顯示,371隻新股中,漲幅翻番的共172隻;立昂微、萬泰生物、斯達半導3家公司股價上市以來累計漲幅更是分別達到了2603.25%、2185.71%、2023.78%。但也有17家公司目前處於破發狀態,當中凱賽生物破發幅度最大,達32.51%,此外,時空科技、開普雲、復潔環保、瑞聯新材破發幅度也超過10%,分別為-16.03%、-16.40%、-16.55%、-18.66%。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萬泰生物等4隻個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最大,但卻不是上半年最賺錢的新股。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最賺錢的新股是三人行,由於發行價高達60.62元,再加上滬市主板新股中一籤的數量為1000股,中籤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以開板當天最高價計算,中一籤新股收益高達22.4萬元。
此外, A股史上發行價最高的新股石頭科技,發行價高達271.12元。由於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當天最高價達到538.88元,中一籤500股可賺13.38萬元。
德勤研究還指出,2021年內地新股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容。雖然大部分發行人仍然會以中小規模為主,但是每個市場均將迎來更多新股發行與更多資金募集。據其預計,上交所科創板將有約150-180隻新股融資約2500-3000億元人民幣;140至170家企業會於創業板上市,融資約1400-1700億元人民幣;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將有約120-150隻新股,融資約1300-1700億元人民幣。
打新紅利延續,多家券商發布打新攻略
事實上,註冊制市場化定價和新股二八分化,新股破發現象屢有發生,多家券在此時機紛紛發布了「打新攻略」。
廣發策略戴康認為,2021年打新預期收益率「下臺階」。
第一,2021年打新模型核心變量預估。按照基本模型:產品預期收益率=獲配份額*新股漲幅/產品規模。明年三個核心變量假設如下:
第一個變量假設是,IPO常態化:截至本周,科創板已發行規模合計2062億元,正在發行規模65億元(預計今年合計2100億元),2021年科創板面臨流動性收斂、全面註冊制擠佔,預計發行節奏較今年略微放緩,2021年上半年約800億元/下半年約1200億元(暫不考慮螞蟻上市)。
第二個變量假設是,「玩家」增長有限:9月以來科創板網下申購配售家數激增,12月均值已達7364家,預計2021年數量增長有限,主要在於打新與底倉預期收益率下滑。
第三個變量假設,首日溢價率梯度下降:稀缺性溢價趨勢性降低(10月以來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約147%,比上半年均值187%);存量註冊制分流。預期明年中性新股首日漲幅為100%。
第二,2021年打新收益率測算。除以上核心假設變量外,加上底倉5%(明年股市預期收益率降低)、網下發行60%(其中A/C類獲配75%/25%)、有效報價率A/C類分別80%/75%,3億元A/C類產品打新收益率預測值為7.7%/3.6%。
第三,首日溢價率規律復盤。一是,看短期發行節奏:如9月上旬節奏加快導致溢價率迅速下降(50%水平以下),11月下旬節奏趨緩後明顯回升(200%水平以上)。二是,看市場流動性:7月市場成交額破萬億元,單月新股首日平均漲幅274%,遠超歷史均值。三是,關注存量註冊制可能的分流效應。自8月底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上市以來,科創板平均首日溢價率133.21%(低於此前200%以上水平)。
開源證券中小盤任浪認為,「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有所加強,不同質地新股上市後估值水平快速分化。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將是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同時,開源證券表示,2021年註冊制打新紅利延續,3億規模A/C類產品打新收益率可達9%/4.4%。2021年網下打新收益率預測模型中:
一是,在註冊制高效的審核效率以及提高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的大背景下, 全年IPO融資規模維持高位,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達1200-2352億元和1080-1848億元;二是,可觀的打新收益吸引下,預計未來網下申購帳戶數將保持增長,使得中籤率繼續下滑,但仍將明顯高於核准制,中性情形下科創板A/C類帳戶打新中籤率為0.037%/0.019%,創業板A/C類帳戶為0.033%/0.015%;三是,註冊制下市場活力的進一步激發以及首發估值中樞的下移保障上市首日漲幅,預計2021年科創板和創業板新股首日漲幅分別為70%-90%和 80%-120%。
根據上述假設,開源證券預計中性情形下,全年科創板和創業板A類帳戶打滿收益分別為1270萬元和1429萬元,C類帳戶打滿收益分別為645萬元和662萬元。即不考慮註冊制在主板和中小板全面推開的情況下,僅科創板和創業板打新便將為3億規模的A類和C類產品創9.0%和4.4%的增強收益,註冊制改革帶來的網下打新紅利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