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人,12月25日您可能會接到這樣一個陌生來電
如果您接到「12340」這個電話時,請務必接聽!銅川民政需要您的「10分」肯定!請您耐心傾聽、認真回答,為家鄉打call,我們「百倍用心」,只為您的「10分」滿意。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民政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和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謀全局、幹實事、抓落實。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民生工程。全市民政工作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全年發放基本民生保障資金1.9億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2.93萬人,特困供養對象1577人,實施臨時救助3.5萬餘人次,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36萬人次。
緊盯「三類人群」,築牢「最後一道防線」。紮實開展「三排查三清零」自查工作,對各區縣組織開展了兩輪次督查檢查,確保將符合政策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目前,全市2527名未脫貧人口中,2474人已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範圍,佔全市未脫貧人口總數的 97.9%。
狠抓政策落實,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全市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4350元/人·年提高到4830元/人·年,城市低保標準由600元/人·月提高到630元/人·月;提高了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逐人籤訂委託照料服務協議,全面落實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護責任。各區縣將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個人全部納入臨時救助範圍,積極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和「一事一議」等工作要求,有效發揮臨時救助的救急難、防返貧功能;未成年人「三級保護網絡」全面建立,形成了獨具銅川特色的「太陽花工程」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品牌,開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力保障全市1074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合法權益;從1月1日起,全市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按季度發放改為按月發放,提高戶籍遷移、等級變更、新增等殘疾人補貼申請審核時效,做到符合補貼條件的殘疾人隨時申請隨時享受。
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全市社會組織針對7個深度貧困村,組建了7個脫貧攻堅合力團,針對性地實施產業扶貧、生活幫扶、心理疏導、資源連結等脫貧項目。
積極探索開展「放管服」改革。全市低保審批權已全面下放至鄉鎮(街道),簡化優化審核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時效。
健全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充分發揮「救急難」主動發現報告機製作用,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各村(社區)的小組長、包片隊員、村醫等多層次且不少於5人的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伍。全市5個區縣實現全覆蓋,建立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共計431個,隊員3629名,為進一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全省率先開展非接觸式救助服務。疫情期間,在全省率先推出非接觸式救助服務。全市網絡申請救助的普及率達到100%。
流浪人員救助工作。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為8名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人員辦理了落戶安置。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
紮實開展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成立了由公安、民政、教育、農業等部門組成的社區防控組,對湖北、武漢、境外以及其他疫情高中風險區返銅(來銅)人員迅速進行全面排查登記,並根據情況進行隔離或健康管理。落實社區疫情防控鏈長制,持續夯實市、區(縣)、鄉鎮(街道)、社區(村)四級防控責任鏈責任。
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印發了《關於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的意見》,以規範幹部用權、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著力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群眾明白的權力運行機制,不斷推進基層民主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完成社區專職人員招考工作。根據銅川實際情況,啟動了全市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招聘工作,目前筆試工作已經完成,計劃12月30日前完成招考後續面試、體檢、政審以及崗前培訓等工作。
強化扶貧搬遷安置點管理服務。印發了《關於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的通知》,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普遍懸掛了「便民服務牌」,便於搬遷群眾在遇到困難或需要辦理服務事項時能及時與相關人員取得聯繫,極大地方便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
加強平安邊界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渭南市民政局聯合印發了《渭南市與銅川市第四輪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實施方案》。協調四區縣召開銅渭線第四輪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聯席會,完成了聯合檢查工作,有力促進了平安邊界建設。
做好地名地址普查成果轉化,服務銅川經濟發展。完成銅川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檔案整理、歸檔驗收工作;《銅川市地名志》初稿、《銅川地名傳說故事》正在編印中;完成地名地址庫系統安裝布設;修改完成國家銅川地名信息庫。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
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促進規範化建設。開展行業協會商會專項檢查,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嚴格成本管理,主動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收費偏高、盈利較多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開展社會組織年檢工作,147個市級社會組織參與年檢。根據《關於印發銅川市全面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加大對業務主管部門的督促協調,並要求行業協會商會在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同時,嚴格按標準收費。
基本社會公共服務更加完善
以全國試點工作為契機,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成果驗收組對銅川市試點工作進行了初步評估驗收,銅川綜合得分98分。全市新增民辦養老機構3家,實施了5個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改造提升工程,以街道為中心的公建民營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業2家,建成日間照料中心5家。農村幸福院改造提升工程進展順利。
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引導文明新風尚。通過印發通知、公告、倡議書,宣傳文明祭祀;採取設置追思留言牆、公益代祭、預約免費樹葬等措施,有力有序完成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節祭掃和殯儀服務有關工作;完成寒衣節群眾集中祭祀的組織協調,保障群眾集中祭祀活動安全有序。組織召開全市殯葬改革聯席會議,夯實責任,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認真組織開展安葬(放)設施違規建設經營專項摸排暨違建墓地專項整治成果鞏固提升行動,完成階段性工作。積極推進新耀殯儀服務中心和公益性公墓選址等前期準備工作。
開展婚姻登記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定期邀請專家對各區縣婚姻登記員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截至11月底,全市共辦理結婚登記業務3270對,離婚登記業務1339對,補辦結婚登記業務2354對,補辦離婚登記業務62對。
加強社會工作人才培育,構建社會服務新動能。「三區計劃」「牽手計劃」實施以來,深入革命老區和邊遠貧困地區開展調研,精準確定服務項目,擬定服務方案,幫助社會工作者做好項目策劃,支持社會工作者實施服務項目。組織8名社會工作者赴廣州市觀摩學習社會工作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