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高度近視可造成眼底病變,所以不少高度近視患者很自覺地避免劇烈運動,避免眼球受到撞擊。但你是否知道,高度近視與另外一種嚴重眼病相關,而且更隱蔽。
近期,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苗琴的專家門診,一位32歲的患者李先生自述「右眼前飛蚊影13天,視物不清2天」,沒想到吳主任一番仔細檢查下來,不得了,患者自己都被嚇了一跳——右眼視網膜脫落,左眼青光眼。
明明只是右眼看不清,怎麼左眼也生病了,還是會造成視力不可逆損傷的青光眼?!原來在完善術前檢查的時候,對視網膜脫落患者常規也要檢查對側眼,以確保沒有視網膜脫落的早期病變,如視網膜乾性裂孔或者視網膜變性灶等。檢查發現李先生的視盤「杯盤比」比較大,有0.6左右(正常杯盤比<0.4,雙側相差不超過0.2),測眼壓有26mmHg(正常眼壓11-21mmHg)。又給他完善了視野檢查,視野有缺損。由此確診了左眼青光眼。
高度近視和青光眼是「近親」?
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600度的近視。我們本次重點要說的,不是它對眼底視網膜的嚴重影響,而是它與青光眼的關係。
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怎麼和青光眼扯上了關係呢?吳苗琴主任介紹,高度近視與青光眼可互為因果。
青光眼的高眼壓,使眼軸延長,會加重近視的發展。而高度近視患者的前房角可發生形態上的改變,前房角的小梁網數量減少、孔徑變小,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從而引起眼壓升高,形成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視患者由於眼球前後徑變長,鞏膜篩板變薄,而篩板孔是視神經離開眼睛進入大腦的通道,如果它的緩衝保護作用減弱,容易引起視神經損害,造成青光眼。
李先生若不是因為右眼視力受損來就診,可能左眼的疾病就被忽視了。吳主任表示,在高度近視人群中,青光眼的漏診率較高。一是不自知。像李先生這樣被確診的開角型青光眼的眼壓並不是很高,不會有明顯的眼脹眼痛伴頭痛的症狀,這就減少了患者主動就診的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診斷難度。也有些高度近視者由於視力較差,對出現的輕微視力下降容易忽視,錯過了早期診斷的最佳時機。二是判斷難。高度近視者通常會發生周邊視野缺損,這與青光眼的視野缺損相似。如果不結合眼壓,視盤等表現,容易漏診。
所幸,經過吳主任的手術,李先生的右眼得到了及時治療;左眼眼壓通過用藥,也控制良好。
雷射手術後就「後顧無憂」了嗎?
那麼做了近視雷射後,是不是不用再擔心視網膜脫落和青光眼了呢?很遺憾,近視雷射僅僅是摘掉了眼鏡,並沒有改善因高度近視引起的眼球形態改變。所以其視網膜脫落和青光眼風險仍較正常人高。
由於角膜削切后角膜變薄,使得測量出來的眼壓比實際眼壓偏低,因而具有隱匿性,會漏掉真正的青光眼。因此,做過近視眼手術的病人,在測眼壓時,要向醫生說明這一情況。如果做過近視眼手術,而眼壓在15 mmHg以上,就應該警惕青光眼。
近視眼手術後,一般要滴一定時間的糖皮質激素以控制眼表的炎症;另外一些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中,也會應用不同濃度的糖皮質激素。吳苗琴主任強調:高度近視患者對激素的耐受性較差,很容易引起眼壓升高,造成激素性青光眼。所以,在激素使用期間,更要注意密切監測眼壓;同時,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配藥使用。
防止用眼過度
高度近視深似海,從此處處要謹慎。高度近視不但與脈絡膜萎縮、視網膜脫離、黃斑新生血管、黃斑裂孔(每一種病變都是對視力的打擊,治療效果不佳)等眼底疾病相關,還與青光眼這種不可逆的視力損傷疾病相關。因此平時不但要避免劇烈運動,不能體驗蹦極之類的極限運動,連經常會用到的眼藥水,都要警惕它的副作用!
如何早期發現高度近視合併青光眼呢?
高度近視患者,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近視患者應定期到醫院檢查。確診青光眼後要及時、規律用藥,並按醫囑複查。其次,高危人群在檢查中要注意房角和眼底視盤檢查,並且每3個月查1次視野,以便前後對照,長期追蹤,綜合判斷。
對用眼較多的上班族,以及學習任務緊張的學生們,吳主任也提醒,要注意眼睛調養和護理,減少過度用眼。寒假即將來臨,假期更應該多進行戶外運動,規律起居、平衡飲食、放鬆心情。
通訊員 楊陶玉 賀金晶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