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思維:牛頓力學中的最大BUG,到底什麼是慣性系?

2020-12-10 科學塢

在科學的歷史上,有很多問題都很困難,尤其是在物理學中,有一些基礎的問題特別困難,其中一個困難就是:到底什麼是慣性系?這個問題在牛頓力學的框架下是無解的,不過物理學家們最終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實驗與測量。本文就與您講述一下這個問題。

一、慣性定律所定義的慣性系

牛頓第一定律也常常被稱為慣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從這個表述我們可以看到,慣性定律定義了一個參照系,即不受任何外力、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這個參照系被定義為慣性參照系,簡稱慣性系。

二、慣性系的迷霧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這個表述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很大,最關鍵的是「不受任何外力」、「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前提條件,很顯然在宇宙中不存在這樣的物體。

只要有兩個物體,那麼這兩個物體之間就一定存在著引力,就不符合「不受任何外力」這個前提條件。如果只有一個孤立的物體,如何判斷其處於靜止或者是正在保持著勻速直線運動呢?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到了大學物理中,慣性系的定義被表述為:慣性定律成立的參考係為慣性系。其實不說還好,越說反而越發讓人不懂了。

三、牛頓心中的慣性參照系

牛頓的觀點我們可以從其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找到答案。牛頓認為,所有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都是相對的,我們不可能通過速度來感知絕對空間的存在。

但是牛頓斷言,轉動是絕對的,或者說加速運動是絕對的!為此,他用那個著名的木桶實驗來證明他的觀點。

他認為,旋轉水桶中水面形狀由平變凹,是由於絕對空間做加速運動而受到慣性離心力作用的結果,水面變形正說明了絕對靜止空間的存在。

牛頓的這種思想是將整個宇宙作為了一個大的背景,他把絕對空間作為慣性系存在。但這種整體上的慣性系不是真實的物理,只能作為一種理解問題的方式。

四、馬赫的慣性系思想

200年後,馬赫認為,牛頓的說法是錯誤的,馬赫認為,根本不存在絕對空間;轉動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產生慣性離心力是水相對於全宇宙物質轉動的結果。

換句話說,木桶旋轉的時候,水面凹下去是因為水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了全宇宙其它物質對它的引力拖拽。也就是說,在馬赫看來,慣性力是一種真實的力也就是引力。

我們認真體會馬赫的思想會發現,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與全宇宙的形體存在著相互作用。任何一個物體的移動,全宇宙的星體的位置都會發生改變,因為物體間存在瞬間的非局部引力相互作用。

而慣性就是這樣產生的,星體會對物體的運動產生本能的抵抗,所以慣性是一種拖拽的引力效應,慣性系只能是相對存在的。

馬赫這種認為慣性力起源於物質間的相互作用,起源於受力物體相對遙遠星系的加速運動,而且與引力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物理根源的思想,後來被愛因斯坦總結為馬赫原理。

五、愛因斯坦對於慣性系的理解

馬赫的思想啟發了愛因斯坦,後者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在廣義相對論中,可以有局部慣性系,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時空的一個點上談論慣性系。(注意,這裡所說的是「時空」的鄰域而不是指三維空間點的鄰域)

之所以說在廣義相對論中只能在時空的一個點上討論慣性系,這是由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等效原理的局域性決定的。這是因為:

第一、慣性離心力與半徑成正比,而引力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二者很顯然不可能在大的空間範圍內等效;

第二、引力場對時空產生內稟效應、使時空彎曲,而慣性場不產生這種效應,不改變時空的曲率;

第三,引力產生於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反作用力;慣性力與物體的相互作用無關,沒有反作用力;

第四、慣性場可以通過一個整體的坐標變換加以消除,引力場卻不能,所以稱引力場為永久引力場,慣性場為非永久引力場。

從第四個區別我們也能看出,其實牛頓的絕對時空與馬赫的思想在數學上是等價的。

儘管愛因斯坦認為自己的廣義相對論符合馬赫原理,但後來的深入研究表明,廣義相對論與馬赫原理並不一致。這就是說慣性力的起源問題還沒有搞清楚,牛頓的木桶實驗所揭示的慣性疑難至今仍然存在。

六、慣性系問題只能用物理辦法來解決

是不是看了前面的介紹,大家瞬間覺得,我不說原來還明白,這一說反倒是不明白了呢?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物理學家們也困惑了很多年,因為不論概念如何描述,我們都需要在現實中找到這樣的一個參照系,才能對物體的運動進行測量。

這就是利用實驗和測量的辦法來構造出一個牛頓慣性系。因為,慣性系不能單純的從概念的論述中找到答案,物理的問題只能用物理的辦法來解決。實驗和測量的方法是物理學區別於數學和哲學的最大特點。這就是下面我們要介紹的歐拉自由剛體動力學方程。

七、慣性系與歐拉自由剛體動力學方程

這裡我們必須要提到數學家歐拉。歐拉有兩個工作與物理有關,一個是理想流體運動方程;另外一個是繞質心旋轉剛體的動力學方程。這個方程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行星自轉的時候,不受外力矩的作用,所以行星運動就很好地滿足歐拉自由剛體運動方程。以地球為例,由於角動量守恆,地球的極軸一直是永遠指向北極星的。

由於地球的極軸方向可以用剛體轉動慣量算子的一個本徵方向(本徵矢量是線性代數的基本內容,可以把轉動慣量算子看作一個矩陣,那麼它就有幾個本徵矢量所確定的方向)。

很顯然,一個自由的陀螺可以在太空中指向一個特定的方向,而這個方向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3個自由陀螺,讓它們的自轉軸的方向指向遠方的3個不共面的恆星,就能夠建立起一個慣性坐標系。這就是陀螺儀的原理。

這3個自由陀螺在牛頓力學的意義上,將指定固定的3個方向正好構成一個慣性參考系。所以我們可以說,歐拉的自由剛體動力學方程使得慣性參考系可以被構造出來。

我們從陀螺儀構造的慣性系的角度來看,其實強調的是觀測,強調的是可以被觀測到的現象,這裡其實是反數學的。

結束語

本文與您介紹了牛頓力學中的慣性系疑難問題,分別為您講述了牛頓、馬赫及愛因斯坦的慣性系思想。我們從中可以發現,慣性參考系其實是一個與引力糾結在一起的物理概念,在現實中,它永遠只能是一個近似。

在物理學中不存在數學中那樣理想化與那麼純粹的東西,這個思想我多次在不同的文章中提到,就包括在量子力學中的光譜,也只是一種理想的近似,並不是真實的光譜。同樣,利用歐拉自由剛體動力學方程所建立的陀螺儀,也只是利用遙遠恆星坐標的一種近似。

儘管如此,物理學中的這些近似也是值得我們信賴的,它的精度經受住了實驗和應用的嚴格檢驗。

相關焦點

  • 牛頓力學中有BUG?理想狀態的物理學,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去思考!
    文/仗劍走天涯牛頓力學中有BUG?理想狀態的物理學,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去思考!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為人類世界的進步,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有著物理。而牛頓在物理學當中,更是不得了了,牛頓的三大定律是支撐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基礎。但是在牛頓的力學當中有很大的bug,你們知道嗎?牛頓的第一定律也通常會被叫做慣性定律。如果從牛頓第一定律的慣性定律當中的定義來看,書中的概論是這樣的,任何物理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 簡要比較: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
    這些定律和方程式具有一個重要特性,那就是所有觀察者無論身在何處,以及他們是否在移動,與所處的慣性系無關,會以相同的方式認知到周圍發生的事情,這些規律在慣性參考系內被認為具有普遍性。    慣性參考系是我們理解和描述相對運動的方式。譬如說張三向李四走來,李四靜止不動,所以張三在向李四移動。但是張三與李四都在地球上,地球圍繞著在太空中移動的太陽旋轉。
  • 此中考物理題揭示慣性思維的危害有多大!中考生遇到熟題要三思!
    也就是說,初三的同學們已經養成了不少慣性思維!這是不是一個好的習慣呢?萬事要一分為二來看,良好的慣性思維對於同學們做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做題效率。但是不良的慣性思維卻可能帶來非常糟糕的結果!今天要說的正是不良慣性思維的危害。我們以下面這道中考物理題為例,看看不良思維定勢是如何讓很多學生失分的吧:
  • 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源頭:慣性系的不同理解,重溫基本物理概念
    一直以來,喜歡物理的老郭跟各位小夥伴們一樣,也是經歷了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也自行看過很多的物理方面的書籍和論文,但是關於慣性系這個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卻是說法很多,並沒有嚴格的統一。這裡,我就嘗試著,就慣性系這個話題跟大家進行一下探討。同時也是為了回應我上一篇關於慣性的文章中,一個網友在評論區中的要求,希望能談一下這個問題。我也希望那位留言網友能夠看到這篇文章。
  • 看看「慣性系」的定義,初中物理白學了
    在初中物理中,把「慣性系」定義為受力平衡的參考系。其實真相沒這麼簡單,「慣性系」另有隱情。如果慣性系受力平衡(包括不受力),在遙遠的地方突然出現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我們身邊的「慣性系」會因為萬有引力變成「非慣性系」。
  • 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為什麼牛頓定律只在慣性系中生效?
    這些網格就構成了「慣性系」思想的基本骨架。將這個概念繼續延伸。任何在這個慣性系中勻速運動的物體,其本身也可以定義一個慣性系。比如當我們移動時,也帶動了我們自己的虛構網格。假設我開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以100英裡每小時的勻速狂飆。在汽車系下,我始終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一直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
  • 大家知道慣性系,你了解非慣性系嗎?
    我們的物理課本中,在學習牛頓經典力學的時候,經常存在這樣一種形式,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慣性系中,我們的牛頓運動定律才成立。一般課本中都體現了慣性系的「優越性」,如果不是物理專業,我們的非慣性系都是不做考慮的。
  • 為什麼物體具有慣性?
    為什麼物體具有慣性?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搞清慣性是什麼。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特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而質量是慣性唯一的量度。這是現在對慣性的定義。慣性定律即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力學的基石,堪稱第一原理。是近代乃至現代科學的重要前提,
  • 拒絕生活中的慣性思維
    一切的過往最終都會變得風輕雲淡,遇見了就是遇見了,不要執著於已過去的遭遇,也不要把它當成生活中的不幸,生活本身就是生活。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的遭遇不同,理解的角度也不同,那麼所做的改變和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要過於考慮要從生活中得到什麼結果,而是在於,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去慢慢調整自我,重新認識自我。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
    是什麼限制了你的收入?比如:不可能、沒辦法、怎麼會?沒想過、不知道等等,這些詞彙會讓你的大腦停止思考,不會再為結果找答案。沒方法等於沒能力。比如:沒看見、不知道、不是我的錯、因為···所以···,這些詞彙會讓一個人心安理得的讓這件事情和自己沒關係,損失了很多次成長的機會。
  • 愛因斯坦沒有解釋出慣性的本質,但他深化了我們對慣性的認識!
    導讀:本文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旨在幫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識。愛因斯坦沒有解釋出慣性的本質,但他深化了我們對慣性的認識!【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參照系叫做慣性系】還有慣性和慣性定律也不是一回事。慣性是物質本身的屬性,我在上面已經說了。而慣性定律描述的是運動和力的關係。即這種關係標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因素。我們都知道了,慣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慣性的大小隻於物體質量大小有關,與運動狀態無關。
  • 什麼是慣性思維?面對慣性思維該怎麼破?
    最後事實證明,沃德突破慣性思維看問題的方式是正確的。哲理啟示:按照常理出牌很容易,但是往往也會容易出現致命的錯誤。跳出慣性思維,打破思維的習慣,我們也許就能收穫不一樣的奇效。上面寫著:「如果在花園中被毒蛇咬傷,離此最近的醫院在十五公裡以外,駕車需要半個小時。」沒想到,這一招果然奏效,從此,再也沒有人進入花園。哲理啟示:豎立籬笆、警示牌無用,用「可能會被毒蛇咬傷」的警示來提醒人們,則非常有效。這告訴我們,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跳出慣性思維,或許很快就會柳暗花明。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昨天有學生問了圖中的問題,對於老師來說,這不是問題,但是對於部分同學,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時會陷入這樣的死循環。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
  • 為什麼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包括非慣性系的一切參考系?
    應該指出,不管是麥克斯韋的電磁學還是狹義相對論,它們和伽利略牛頓力學一樣仍然屬於經典物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一樣只適用於慣性系,也即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它是個理想的平直時空的相對性原理,慣性原理貫穿始終。但現實中的運動很複雜,大多是非慣性系的,那麼相對性原理能不能適用於非慣性系呢?慣性到底是什麼呢?
  • 物理競賽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非慣性系下圓周運動的受力分析
    02-06-2_移動單擺本期內容,我們共同探討非慣性系下的圓周運動,並對該運動的受力情況做出準確的分析,方法無非是老一套的整體法和隔離法的應用,雖然方法通用,但是在不同題目中的應用卻有千差萬別的不同,方法了解不等同於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解題,這還需要在不同情況下的強化練習
  • 正面思維:避開慣性思維的黑洞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現實生活中那些長期經歷失敗的兒童、久病纏身的病人、無依無靠的老人、婚姻離異的男女、四處碰壁的求職者以及總是完不成任務的推銷員時,便會發現人類也常常陷入慣性思維的黑洞,並做出一些相應的消極事情。慣性思維指人習慣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仿佛物體運動的慣性。
  • 這是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最大差別!看這道中考物理題瞬間明白!
    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高中生會說初中物理太簡單了,簡直就不值一提!大學生又會說高中物理太簡單了,和大學物理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實際上呢?每個階段的物理知識都是適應當時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認知水平的,初中生的知識基礎以及認知水平都處於初級階段,而且其各種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也都處於初級階段。所以,初中物理知識的簡單是相對的!高中物理知識的難也是相對的!對於剛剛接觸物理的初二學生來說,物理相當不簡單!特別是初二下學期力學以及初三上學期的電學都很難!當然,當考上高中以後,回頭看看當時的物理,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 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對於高質量發展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問題,似已毋庸贅述。當務之急,則是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盤點、梳理主要障礙並以務實有效舉措加以清除。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僅供參考!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好文推薦)
    讀如何才能打破慣性思維?什麼叫慣性思維?即指思維定勢,習慣性思維,指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固有的東西是很難打破的,這也是經過歷史的證明的。每次改朝換代,無一不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但正所謂「不破不立」,要想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慣性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