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永寧「就業幫幫團」助400餘名外來務工人員就業

2020-12-23 閩南網

­  「謝謝派出所幫我找到了工作。」5月22日,外來務工人員小陳特地來到永寧派出所前埔警務室裡感謝幫他介紹工作的社區民警。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永寧派出所和前埔村委會共同開展「就業幫幫團」活動,通過走訪轄區企業和待業群眾,充當中介作用,僅五個多月就已協調提供就業崗位800餘個,幫助外來人員就業400餘人。

­  「前埔村連續兩年獲得淘寶村的稱號,工業區裡各企業效益也不錯,外來務工人員多達3000多人。」據前埔村社區民警陳文益介紹,根據前埔村實際情況,永寧派出所建設「新永寧人之家」,幫助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口的融合,同時成立警務室臨時黨小組,對全村黨員在綜治方面的情況進行考核,以點帶面地引導村居群眾接受外來務工人員。「要保證前埔村的和諧穩定就需要服務好外來務工人員與企業,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陳文益說,在前期走訪中了解到,村中企業穩步發展,但由於本地群眾不了解當地企業的招聘用人制度,導致出現了大量勞動力的閒置和當地企業用工難的「兩難」問題。為切實助推用工企業發展,保障群眾利益,該所靠前服務,積極走訪轄區企業和群眾代表,發動轄區企業開闢就業「綠色通道」,儘可能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並對用工要求、工作待遇等問題詳細進行了登記,同時,該所還組織轄區外來務工人員到需工單位進行面試應聘,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統一的安全生產培訓,幫助他們快速上崗,此舉獲得外來務工人員的好評。

­  據悉,下一步,永寧派出所將與前埔村委會繼續合作,通過「隨手採E警務」等便民平臺搭建轄區就業橋梁,進一步密切警民、警企關係。(記者 佔婷)

相關焦點

  • 石獅第五屆永寧城隍文化節9月30日隆重開幕
    文化節精彩表演(去年資料圖)經福建省住建廳、省文化廳組織專家評審,2016年4月7日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候選名單對外公示,永寧鎮名列其中。  永寧古衛城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物古蹟,較著名的有永寧古衛城遺址、永寧城隍廟、鎮海石、慈航亭、虎岫寺、文祠、大夫第、永寧古街、永寧古民居、董雲閣烈士故居等,以及一大批明清時期的摩崖石刻。
  •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需要準備什麼?
    現在城市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隨著務工大軍而來的是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子女群體上學問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而言,孩子上學問題絕對稱得上「頭等大事」。那麼這些家長可要注意了,因為隨遷子女的報名需要準備很多材料。
  • 僑鄉石獅永寧借文化品牌揚古衛魅力
    僑鄉石獅永寧借文化品牌揚古衛魅力 >   中新網石獅1月2日電 (陳龍山)2日,「古衛情·永寧風書畫家藝術沙龍」在福建僑鄉石獅永寧舉行。
  • 石獅特色名小吃:永寧大師煎包
    石獅有個「永寧大師煎包」遠近聞名。說起「永寧大師煎包」無人不曉。1976年,蔡明亭隨著父親在永寧老街舊菜市旁自家門店開了一家煎包店營生,從此做起了包子的生意,這一做就是30多年,並且註冊了「永寧大師煎包」商標,於2009年開始了連鎖經營之路。在短短30多年裡,它不但成為石獅的地方特產、著名的地方小吃,而且還成為泉州風味小吃、福建省名小吃。
  •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2017年05月25日 11:01   來源:石獅日報
  • 孩子要入學的外來務工人員 該辦居住證了
    株洲日報記者 孫曉靜 通訊員/鄭奕株洲日報訊 城區沒有房產的外來務工人員注意了,如果您家有孩子將於明年在我市入學,請及時申請辦理居住證。昨日,市教育局通過本報發布溫馨提示。「對於在城區無房產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需要提供居住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系統操作,辦理居住證從登記到拿證需要6個月。他介紹,雖然該政策實行已多年,但每年招生季仍有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因不熟悉政策,未及時辦理導致報名不暢。申領居住證有何條件?
  • 市城市公園管理處為務工人員量身定製就業崗位
    原標題:市城市公園管理處為務工人員量身定製就業崗位「你們這樣的形式真方便!我正為工作發愁呢。」近日,家住掇刀的羅師傅如是說。春節前,羅師傅在城區一家餐館打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一直待在家。此次,市城市公園管理處為務工人員量身定製就業崗位:按照季節性養護特點,提供綠化養護、菊花生產等適合農民工的崗位;針對年輕就業者,提供更加靈活的志願服務等崗位。羅師傅得知後,主動聯繫,很快被錄用。
  • 石獅永寧古衛城:元宵廟會熱鬧非凡
    絢爛的煙花、流光溢彩的古城牆與絡繹不絕的賞燈人構成了永寧喜氣洋洋的元宵。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臺海網2月20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第三屆永寧古衛城元宵廟會如約而至。絢爛的煙花、流光溢彩的古城牆與絡繹不絕的賞燈人構成了永寧喜氣洋洋的元宵。
  • 石獅推新市民積分管理辦法 外來人員公共服務同城待遇
    閩南網5月28日訊 昨日,石獅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省率先推行《石獅市新市民積分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全面啟動新市民積分管理,實現外來人員公共服務同城待遇。  根據《辦法》,目前在石獅經商和務工的外來人士,申請納入新市民積分管理的,將劃分為A類和B類。
  • 第八屆永寧古衛城暨城隍文化節在福建石獅開幕
    12月27日,第八屆永寧古衛城暨城隍文化節在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開幕。 陳培源 攝中新網石獅12月27日電 (記者 孫虹)由兩岸共同主辦的第八屆永寧古衛城暨城隍文化節,27日在有著「濱海千年古鎮、東南第一衛城」之稱的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開幕。
  • 培訓傳技術 就業助增收 六師軍戶農場做好南疆務工人員服務工作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董麗 任美玲報導)近日,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的10名務工人員來到六師軍戶農場九仙菇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學習食用菌生產技術,增強增收致富的本領。  軍戶農場九仙菇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7年,生產平菇、茶樹菇、圓菇等7類食用菌,目前已有70多座大棚和一個菌包生產車間,生產技術成熟,是學習食用菌生產技術的最佳場所。
  • 滬上「天團」助10萬餘名創業者實現夢想
    20年來,專家志願團助力申城10萬餘名創業者實現夢想。昔日成立幫助職工分流2000年5月,面對經濟結構轉軌、下崗失業態勢嚴峻的情勢,上海市政府大力推動實施「4050工程」,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儘管,當時上海在深入推進再就業工程中,大力開展創業培訓,發展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培育小老闆來帶動就業。但就當時的社會需求看,創業服務的力量明顯不足,急需社會各方面大力支持。為此,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應運而生,申城廣泛招募成功企業家、職業經理人、行業專家,「手把手」幫助下崗職工自主創業,助推本市再就業工程的順利推進。
  • 假如有一天沒有外來務工人員來,舟山會變成怎樣?
    「沒有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很不方便。 」  春節長假已過,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仍未返舟,大量早餐店大門緊鎖。像陳先生這樣,吃個早餐都遭遇閉門羹的人不在少數。  普陀區東海中路590號附近,有蒸功夫包子店、福滿香包子店等幾家早餐店。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往日,這裡每天人潮熙攘。人們在熱氣騰騰的包子中,迎接新的一天。
  • 鼓勵務工人員留在就業地過年
    本報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李婕)人社部、工信部、民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扶貧辦、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七部門日前印發通知,於1月21日至3月底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鼓勵引導農民工等務工人員留在就業地安心過年
  • 臺南市忠澤堂進香團赴石獅永寧城隍廟謁祖進香
    臺南市忠澤堂進香團赴石獅永寧城隍廟謁祖進香 >   中新網石獅4月2日電(石獅僑 蘇巧鳳)筆者從福建石獅市僑聯獲悉,日前臺南市忠澤堂進香團一行7人到石獅市永寧城隍廟謁祖進香,為廣大善士祈福禱告。
  • 蘇州銅仁兩地攜手,打造多元就業幫扶平臺
    暢通渠道,確保練就「一技之長」  「真心真意助沿河 精培精訓為學員」「品高授課 心誠助人」。7月25日,張家港環宇職業培訓學校收到兩面錦旗,送旗的不是別人,正是學校首期「訂單式」挖掘機培訓班的三名沿河籍學員,現在沙鋼集團工作。  「由於缺乏技能,不少沿河籍務工人員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收入高卻很辛苦,很難留得下。
  • 南京明確外來務工人員宿舍標準 單間居住不超8人
    7日,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管理的意見》,明確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標準。    《意見》規定,用人單位是為員工提供安全居住場所的第一責任主體。外來務工人員宿舍類住房應滿足《宿舍建築設計規範》的要求,單個房間以居住不超過8人為宜,人均使用面積不低於4平方米。
  • 沿襲傳統做法 隱藏於石獅永寧鄉間的美味肉羹
    沿襲傳統做法 隱藏於石獅永寧鄉間的美味肉羹 qz.fjsen.com 2013-10-26 08:12  李少鈞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10月26日訊(石獅日報記者 李少鈞)提起永寧的小吃,你大概會想到阿潭煎包、壺仔飯、老人芋丸一些比較有名氣的小吃。
  • 央廣直播石獅永寧古衛古街
    我現在在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永寧古衛城下為大家進行現場直播。永寧鎮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衛城……」昨日上午,「兩岸媒體石獅行」走進永寧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用了近一小時的時間,現場直播永寧鎮古衛城、古街。
  • 來自疫情中心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武漢多所高校全員上陣助就業
    連日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多所高校正在加緊謀劃,制定「一生一策」,搭建空中雙選會、開通網上簽約系統,全員上陣助就業。--------------這兩天,武漢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衛一豐感覺「終於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