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推教師輪崗制,能終結「學區房熱」嗎?

2021-02-23 三聯生活周刊



「單獨二孩」政策實行7年了,「全面二孩」也有4年。這期間我們看到了新生兒人口的小「噴發」,也見證了政策紅利的迅速退潮。這批新政之後出生的孩子們要上學了,於是我們見到了全國範圍內又一次學區房躁動。
在北京,政府承諾增加2萬個中小學學位,學位主要分配在人口密集,新生兒人數多的地區。有一項預測是,2023年將是幼升小的入學高峰,新生入學人數有望從2022年的12.9萬驟增到22.4萬,一下子多出了9.5萬「全面二孩」小學生,這對北京的小學的承受力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豈止是北京,全國範圍內,尤其是一二線的人口流入城市,一個教育資源的緊張時刻即將到來。在上海,新出生人口從2000年的8.5w到2012年變成了22.6w,後續幾年雖然稍有回落,但仍然維持在20w上下。這些孩子相繼進入幼升小階段,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去年,還沒開始招生報名,多所小學便「超額」預警,如果入戶不滿3年,或房產不屬於父母和兒童本人,被統籌的機率就比較大。

《學區房72小時》劇照

儘管有多校劃片政策,去年北京的房價還是先從學區房漲起來,且愈演愈烈。西城區實行了多校劃片,同樣是多校劃片的海澱反而「因禍得福」,家長們湧入海澱買房子,買被派位到牛小的希望。有的學區房,同樣的戶型,去年12月初的成交總價為815萬元,到2021年1月19日成交價格則漲到了935萬元。期間成交房源價格每一套都比上一套高出30萬元左右,不到50天,漲幅已經接近15%。相比去年中,平均漲幅已經達到30%。在上海,學區房年漲幅甚至超過了50%,一天一個價,一個月漲一兩百萬都屬正常。不過和北京比起來,上海的學區房漲得似乎更有道理,原因就是上海有很多優質民辦校,它們不以地域為條件招生,滿足了富裕家庭的就學需求。可就在2018年,上海開始了幼升小階段的公民同招,2020年又全面實行起小升初的公民同招。所謂「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目的是防止民辦校提前「掐尖」,民辦校的優勢又少了一大截。既然不能再靠金錢打前站,再靠公辦校資源來兜底,家長們只好擠上了學區房的「獨木橋」。

學區房的存在就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平衡,而教育不公平的根源是重點學校政策。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教育部曾明確要求在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學生來源等方面向重點學校傾斜,由此形成國家級、省級、地級、縣級的重點學校「層層重點」的格局。教育投入最偏頗的時候,幹部子弟學校教師編制比例是農村學校的6倍,6位幹部子女配備1名教師,而農村則是35個孩子配備1名教師。即使在大力壓縮擇校,憑房產篩選入學的這些年,國家對重點學校的投入仍是有增無減。有一段時間,「條子生」大行其道,「條子生」又帶來天價贊助費,教育資源聚集的趨勢愈演愈烈。

《少年派》劇照

回應教育公平的籲求,很多地區的教育部門所做的是優質學校擴張,試圖建立一個無所不在的重點學校烏託邦。可即使是上海那樣全國賣地最多,土地收入一年將近3000億元的城市,也難言區域內的所有學校都優質。差異是永恆的,反而沒有差別是反常的,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回應家長們對教育資源的渴望,除了按住學區房,教育部門還有更多的路要走,這就包括教育資源的平均分配,私營教育機構的平等發展,以及高考指揮棒的改革。

這次上海做的,是教師輪崗制度,加大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流動力度,新評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不低於20%左右的人員流動到鄉村學校或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支教3年。並且,每位教師10年內須有規定的流動記錄。優秀教師升職前到普通學校支教,所有教師都流動起來。

《你好,舊時光》劇照

2020年,國內多省市推出了「縣管校聘」的教師流動形式,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將可能不再會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工作,而是有縣級範圍內流動。但從實施細則上看,中小學校長先是在原學校競聘,落選者才被調劑到其他學校。這樣的流程,走的仍是強者恆強的路徑,似乎並不利於落後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無疑,上海的教師調劑,優秀教師去落後校,才是解決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徑。

鄰國日本有著全亞洲最公平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體制,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教師輪崗。那裡教師每隔5至7年流動一次,且是儘可能地大範圍流動,有的從偏遠農村學校向繁華都市,有的是反向流動。日本的教師也沒有嚴格的升學率考核,於是產生了《麻辣教師GTO》《亂馬1/2》和《灌籃高手》那樣不嚴肅、緊張,卻盡顯調皮、活波的校園圖景。這些雖是文學作品,很大的誇張成分,可這些看似不那么正經的校園生活,產生了遠比我們「頭懸梁錐刺股」好得多的效果,進入20世紀,日本每年都會誕生一位諾獎得主,已成世界教育科研界的奇觀。

《麻辣教師》劇照

上海之後,廣州也要實行公民同招了。全國範圍內教育的均質化將是一個大趨勢,可把公有和民辦拉入同樣的賽道後,公辦校之間的差距能否抹平,遠比公民同招要難得多。若要達到日本的效果,不僅教師要全員輪崗、重點校的重點投資要取消,中小學階段教師的績效考核也應不以高考指揮棒為導向,全面導向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下圖,一鍵下單年裡美味

▼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2021全年三聯生活周刊】

相關焦點

  • 實行中小學教師輪崗制是解決擇校熱和學區房的一劑良藥
    就近入學,造就了名牌學校附近房價高昂的學區房。這些怪異的狀況在西方發達國家,比如德國、日本,就沒有出現。在德國,法律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嚴厲禁止對幼兒超前教育!在德國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基本任務也是玩樂。德國的小學,到中午時學習基本就結束了。整個下午時間,小學生都會在自己家裡度過,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限制。
  • 教師輪崗制將推行!學區房迎來轉折點?上海這3區將試點骨幹教師流動!
    師資力量是學校辦學的基礎和決定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很多人將均衡校際師資隊伍水平、實行校長和教師輪崗制視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義務教育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今天就和指導君一起來看看教師輪崗對於教育均衡有何裨益~1月14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上海市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教師招聘、評價、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規定。
  • 「多校劃片」能為學區房降溫嗎?
    「多校劃片」的政策設計,就是要降低學區房擇校功能。以前實行「單校劃片」入學,買學位房就可進對口熱門學校,導致學位房價格飆升。而「多校劃片」,學區裡有熱門學校也有相對薄弱的學校,買了學區房不再能保證入讀熱門學校,是否能入讀看電腦隨機搖號結果,這就降低了學區房擇校功能,由此為學區房降溫。
  • 教師輪崗成為人事懲罰措施、政績工程?莫讓輪崗制「誤傷」教師權益
    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已取得長足發展,但教育的總體質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育公平問題備受挑戰——由於長期以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相對缺乏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熱」、天價「學區房」、「教育機會不均師資力量是學校辦學的基礎和決定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很多人將均衡校際師資隊伍水平、實行校長和教師輪崗制視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義務教育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
  • 李海濱:莫讓輪崗制「誤傷」教師權益
    編者按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已取得長足發展,但教育的總體質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育公平問題備受挑戰——由於長期以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相對缺乏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熱」、天價「學區房」、「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頻發。
  • 漫談學區房(二)
    學區政策的調整,已經對生源結構下了手,其目的就是要讓各校的生源「相對均衡」,另一方面,其實教育部也開始對師資水平的均衡提出要求。早在2014年,就出臺了《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2015年,教育部確定了首批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
  • 北京東城骨幹教師全區輪崗 分為八種方式交流
    今天上午,東城區公布2014至2015學年度學區制綜合改革方案。今年9月新學期,東城將再添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建11對深度聯盟學校,包括5對按比例對口直升中小學校。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從2015年開始實現九年一貫制招生。
  • 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師範附小對口學區房|上海學區房攻略
    上海學區房百科,是一家專註上海學區房攻略的團隊,專業為家長解決小孩上學、升學、購買學區房等問題。在購買上海學區房之前,請上學區房百科,輕鬆買對學區房,孩子念書不轉校。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創辦於1999年9月,由區政府與上海師範大學聯手,將原長青小學和上師大附小合併後建立,是上海師範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學校佔地面積7574平方米,建築面積4016平方米,綠化面積2288平方米。現有東、西兩個校區,東部校區位於桂林西街14弄25號,西部校區位於桂林西街57號,低年級學生在西校區,中高年級在東校區。
  • 北京將建教師退出機制 優質校校長實施輪崗
    原標題:北京將建教師退出機制,優質校校長實施輪崗逐步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學校可以降低崗位等級或調整崗位聘用;探索建立學區(教育集團)內相對統一的教師考核評價、職稱評聘、薪酬分配辦法,切實破除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性障礙……隨著
  • 集團化學區制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
    在沒有集團化和學區制的時期,基於完全行政化和學校本位的教師人事管理體制條件下,無法真正調動教師跨校流動的積極性。即使通過政策手段推動教師被動跨校流動,其效果也並不理想。集團化和學區制的實施為教師跨校流動和輪崗交流提供了創新思路。
  • 該讓學區房熱降一降溫了
    近年來,我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學校的周圍,到處都是十分醒目的學區房標語。這些學區房的價格遠比其它住房的價格昂貴,但仍然十分搶手。城裡的家長,尤其是廣大農村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到好的幼兒園,上到好的小學,上到好的初中、高中,不惜一切代價搶購學區房。我們不禁要問:學區房對孩子的學習真的那麼重要嗎?孩子不到重點學校就讀,特別是農村的孩子不進城就讀,就不能提高學習成績了嗎?
  • 上海學區房入門
    今天我們來聊聊學區房這個話題,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入一所好學校而拼盡全力,為孩子購置學區房。但是關於學區房一直有各種說法,就像很多地區的小產權房一樣,有傳言、有預測,還沒有太多的實質性官方說法。但在深入了解這些說法之前,你是不是已經被一些基礎術語給搞暈了,別怕,今天先帶大家熟悉和回顧一下這些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當這些概念不再搞混後,我們才能進行之後的探討和決策。
  • 關於安慶學區房炒作愈演愈烈,你怎麼看?
    現實的情況是,上下努力了,但學區房炒作之風卻是越演越烈。個別小面積學區房炒到2萬,中介造勢,市民買單。全城炒作學區房,學區一調整,後來者很危險,成了接盤俠。學區房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嚴重的金融問題,更是社會穩定問題,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中國家長對教育的極度重視,所導致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及時研究對策。
  • 廣州今年宣布學區化! 學位房劃片新標準出爐!
    小道消息指,廣州2017年前就要實行「學區化」,按此前說法,一個學區有若干小學和中學配搭,先選後選得看積分,影響積分的因素可能包括學區內居住時間長短,戶口遷入先後,房產是孩子父母名下的還是祖輩名下等。消息一出,讓家長輾轉不安:這不是讓人趁早拼家底買學位房嗎?
  • 上海某知名學區房又出事故!最新進展曝光!
    來自上海樓市情報最近,上海一個知名學區房又上了熱搜,開發商稱公章被搶辦不了房產證,導致家門口的好學校業主子女卻上不了。不只是前灘,在浦東唐鎮的一個紅盤,此前也曾遭遇過關於學區維權的事件。2019年大名城紫金九號還在加推的時候,項目銷售人員一直引導購房者相信項目對口福外,但結果是,大名城紫金九號業主,其子女並未被分配到小區旁邊的福山外國語小學,而是遠在4公裡之外的唐鎮小學,承諾的學區成為空談。遇見這類購房事故,真的一點轍都沒有!
  • 淮安樓市,房熱?還是學區房熱?
    雖然外界眾說紛紜,但普遍也達成一種共識:學區可能是二手房價上漲的重要推手。換句話說,「二手房熱,或許也是學區房熱。」1、清江浦區老城區那麼淮安第三季度二手房,學區房與非學區房漲幅表現有什麼差異?我們不妨用數據說話。
  • 除了學區房,還有什麼選擇…
    比如,上海一宣布「公民同招」「搖號新政」,原本衝刺民辦的家長又被擠上學區房的賽道,不得不做兩手準備。於是,「叢林競爭」的學區房市場不僅催生了家庭鄙視鏈——價高房大的看不起價低房小的,還導致深陷其中的家長不斷想方設法拉開競爭差距。比如,深圳高級中學南校區學區房的業主生生用投訴讓8個公寓小區的積分由第一類(80分)降至第三類(70分)。
  • 除了學區房,還有什麼選擇
    比如,上海一宣布「公民同招」「搖號新政」,原本衝刺民辦的家長又被擠上學區房的賽道,不得不做兩手準備。於是,「叢林競爭」的學區房市場不僅催生了家庭鄙視鏈——價高房大的看不起價低房小的,還導致深陷其中的家長不斷想方設法拉開競爭差距。比如,深圳高級中學南校區學區房的業主生生用投訴讓8個公寓小區的積分由第一類(80分)降至第三類(70分)。
  • 學區化、學位房,都沒你想的那麼可怕
    「學區化」會不會產生「學區房」,會否推高房價?這一系列的問題,成為昨天市民較為關注的熱點。 羊城晚報記者通過採訪有關人士,逐一尋找以上市民關注問題的相關解答。 什麼是「學區化」?存在這樣心理的家長不在少數,為了擠進名校,佔坑、共建、條子……能想的辦法都用上。雖然教育部門幾乎每年都要發文重申「就近入學」等剛性原則,試圖為擇校熱「潑水」,然而,收效甚微。要治癒沉痾,不能只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還得踏踏實實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問題。
  • 學區重新劃定!上海這些小區增值最強!某地學區房被查封?
    近期,上海各區正陸續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各項細則,包括對口信息、民辦中小學招生計劃,錄取排序規則等等。3月20日,上海各區都公布了新一年的學區劃片範圍,加上今年起最新執行民辦搖號新政,導致學區房的關注度又掀起了一波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