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都開始籌劃為家裡再添一個新寶寶。但是,隨著產婦年齡增大,待產期間營養不均衡等各方面原因,孕婦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在孕婦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很多人在生產後都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擾:妊娠期間患高血壓,糖尿病的產婦,能否用母乳餵養自己的寶寶呢?自己的母乳會不會因為服用藥物的原因變得不安全,進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高血壓及其治療藥物對母乳的影響。我們知道,引起血壓升高的原因有很多,血壓升高並不一定是患了高血壓。哺乳期高血壓,這種情況是有些婦女生完孩子以後,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血壓偏高,因此處於哺乳期的媽媽如果出現血壓偏高的現象,也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患上了高血壓。
這種情況下,媽媽們最好及時就醫查明血壓高的原因,選擇適當的方法降低血壓。一般來說,在平時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多吃魚、肉、蛋、奶及一些新鮮蔬菜來進行補充鐵和鈣的吸收,堅持少食多餐、適量運動的原則。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同時,在以後的生活裡要定期監測血壓。
如果,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中,哪種藥物會對產婦的乳汁造成不利影響呢?
β-阻斷劑和α/β-受體阻滯劑:
典型藥物為 普萘洛爾、美託洛爾及拉貝洛爾。該類型藥物的母乳轉移率不足2%,對嬰兒無不良作用。但醋丁洛爾、阿替洛爾這兩種藥物對母乳影響較大。處於哺乳期的母親應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鈣通道阻滯劑:
典型藥物為地爾硫卓、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維拉帕米等。經研究,該類型藥物的乳汁轉移率不足2%。美國兒科學會將三者均列為兼容母乳餵養。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典型藥物為卡託普利和依那普利。科學研究證明:新生兒可能會更容易受到這些藥物的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如低血壓、少尿、癲癇等。因此,處於哺乳期的母親應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因此,患有高血壓的哺乳媽媽是否能夠繼續母乳餵養寶寶,這個答案沒有絕對的。要根據每個哺乳媽媽的具體情況而定,諮詢醫生,聽取醫生的意見最為穩妥。
說完高血壓,讓我們聊聊糖尿病對母乳的影響。
血糖高,母乳的含糖量就會高嗎?答案是:不會!試驗證明,母親乳汁中乳糖含量和滲透壓是穩定的,與母體的血糖水平無關。也就是說母親血糖水平偏高也不影響乳汁中乳糖的濃度。糖尿病母親乳汁中的葡萄糖並不比非糖尿病母親的乳汁高。因此,高血糖的媽媽們不用擔心血糖會對母乳產生的影響。糖尿病母親的乳汁一樣是健康的。
其次,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影響正常哺乳。因為胰島素的分子較大,幼兒食用含有胰島素的母乳也會在消化道裡被破壞,不易被吸收,並不影響乳汁質量,而且嬰兒的消化酶還可使胰島素失活,對嬰兒沒有影響。所以糖尿病媽媽可以進行母乳餵養。母乳可以滿足6個月內嬰兒的全部營養需要。吃母乳的孩子不容易得病,吃奶粉的孩子,在成年後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的機率將大大增加,母乳裡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母乳餵養促進孩子心理髮育。對母親來說:可以促進產後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能夠幫助母親恢復體型;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發病的概率。在外出時,不用大包小包的帶奶瓶奶粉奶瓶刷等各種相關器具。不用調奶粉,不用擔心水太燙、水太冷等一系列衍生問題,更不用大半夜起來衝奶粉。母乳餵養方便,經濟,增進家庭和睦。更可以增進母子感情,寶寶的一吸一允,看著他們滿足的小眼神你也很滿足,看著他們很需要你,你也會很幸福。更有利於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有助於小兒智能,社交能力的發育。
因此,在科學檢查,遵從醫囑的前提下,多數因妊娠產生的疾病事實上並不妨礙母乳餵養。而且,相對奶粉餵養。母乳餵養對媽媽,嬰兒,家庭,社會方面都有優勢。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優先母乳餵養是件多方共贏的舉措。
文字|內科 姚文
【來源:順義區婦幼保健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