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近日,杭州一所幼兒園開學前,照例要拍一張可愛的入園照。杭州女孩妮妮(化名)很上鏡,微微一笑,一張標準的入園照就搞定了。
但攝影師李先生在後期修圖時發現,她的眼睛有點奇怪。左眼炯炯有神,右眼正中的瞳孔卻像蒙著一層白霧,明顯發白。
在他的提醒下,妮妮的媽媽帶她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隨後轉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結果讓全家大吃一驚:這個才3歲的孩子居然得了白內障!
圖源:視覺中國
修圖時發現眼睛發白
3歲女孩竟患上白內障
妮妮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好奇心很強,總喜歡東奔西跑,但很少磕著碰著,平時拿玩具也是一拿一個準,所以家人從沒察覺她眼睛有什麼問題。
從社交距離來看,妮妮的眼睛和其他孩子差不多,沒有太大異樣。只有湊近看時,才會發現她右眼泛白,沒有左眼清澈有神。
這個細小的差異,恰好被攝影師修圖的時候敏銳地捕捉到了。
因為9月份上幼兒園,媽媽帶著妮妮拍入園照,攝影師是經驗豐富的李先生。拍完後坐下來修片,他習慣性地放大圖片看眼睛,雖然現在相機都自帶「消除紅眼」功能,但他還是會再檢查
一遍。
電腦屏幕上放大的瞳孔沒有發紅,卻明顯發白,像蒙上一層白霧或白紗。李先生拍照多年,從沒見過這樣的眼睛,心裡犯嘀咕:這隻眼睛不會是生病了吧?他趕緊勸妮妮媽媽帶孩子到醫院好好檢查一下。
當地醫院的醫生一檢查,直接建議他們轉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這是先天性白內障,已經挺嚴重了,你們找專家看吧!」
兒童單眼患上白內障
日常家長很難察覺到
白內障不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毛病嗎?為什麼一個3歲的孩子也會患上白內障?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中心白內障科主任徐雯告訴記者,妮妮患上的是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後即存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她的專家門診,每年近5-8%的病人都是先天性白內障患者。
經過一系列問診和檢查,妮妮的右眼被確診為先天性白內障,且程度比較嚴重,需要儘快手術治療,術後還要配合弱視訓練。
徐雯主任說,像妮妮這樣單眼的先天性白內障,平時可以使用另一隻眼睛,基本上不影響生活,所以家長很難察覺到異常。
但是,長時間使用健康的那隻眼睛,將會抑制患病眼睛的發育,造成弱視,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弱視將越來越難以康復,「長此以往,哪怕後期做了手術,術後視力恢復的效果往往要打個折扣。所以,這次家長真應該好好感謝一下攝影師。」
她提醒家長,一定要定期給孩子體檢,且體檢時不要忽視了眼睛的檢查,「小孩檢查眼睛、測視力的時候往往不太配合,這就需要體檢機構和家長多一些耐心,防範於未然。」
先天性白內障不是不治之症
及時規範的治療後成效顯著
徐雯主任介紹,先天性白內障的病因可分為遺傳性和非遺傳性。非遺傳性因素中,孕婦懷孕時接觸輻射、病毒、化學毒物、不當藥物都可能導致孩子先天性白內障。有的孩子甚至因為在娘胎裡遭受過電擊,出生後被確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
她強調,雖然家長要保持警惕,關注孩子眼睛的健康,但如果查出先天性白內障也不要過於焦慮,「它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家長和孩子積極面對、配合治療、訓練規範,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有的家長和孩子配合度高,術後一直堅持系統性的弱視訓練,每次複診都有進步,治療效果很好。徐雯主任曾經的一個患者已經大學畢業,照樣考駕照、工作,生活基本上沒有影響。
但其中也不乏過分焦慮的家長。前幾天,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因視力下降、佩戴眼鏡無法改善前來就診,最終確診為白內障。一聽到「白內障「三個字,媽媽直接在診室外放聲大哭,反而是女兒比較冷靜,一直在安慰媽媽。
如果家長長期保持消極、悲觀的心態,術後又沒有遵醫囑,嚴格指導孩子進行弱視訓練,那多少會影響治療效果。
先天性白內障是不是一經確診就要手術呢?徐雯主任說,醫生會根據白內障的混濁範圍、位置和嚴重程度來給出專業建議。她比喻,如果位於最影響視力的「靶心」,一般要及時手術治療;如果位於「6、7環」的位置,那可以先隨訪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