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14日張伯禮院士的一場名為《中醫藥抗擊疫情的貢獻與思考》的主題報告演講, 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線上活動拉開了帷幕。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每年在暑期在全國範圍內遴選萬餘名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品學皆優的高中生走進重點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參加為期一周的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全國面向中學生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之一。
自2014年起,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開始承辦「土壤科學」專題營,連續多年和南京大學共同合辦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分營,協力打造精品活動,讓更多優質科教資源向社會開放,展示科技魅力,展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科技擔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今年的科學營由線下轉為線上,依託線上平臺及公共直播平臺,採取網絡參與互動的方式組織實施,繼續為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大眾,提供優質的科學資源。
「雲上科學營活動」由中國科協建立統一的網上活動服務平臺,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聯合清華大學等77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集中精彩紛呈的科技活動,土壤科學專題營的活動將在平臺展示,為保證直播效果,直播將通過嗶哩嗶哩平臺播出。300位來自全國30個省市的優秀高中學子將參與土壤專題營的活動。
為給廣大青少年朋友們提供良好的科學體驗,南京土壤研究所積極邀請專家參與,展現學科特色,以雲遊園區、名師面對面、直播科學考察等方式,為青少年提供線上具有土壤學科特色的科技活動,提升營員的參與感、體驗感和獲得感。
8月15日上午,2020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土壤專題營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正式啟動了。廣大學子通過直播平臺與土壤學名家大師面對面,感悟土壤科學家精神,體會土壤科學的魅力。
首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黃標研究員進行了題為「中國土壤類型、分布及利用」的科普講座。通過土壤與文明、土壤與人類健康兩方面引入了土壤概念及其作用,圍繞我國複雜多變的地勢與氣候介紹了有趣的「五色土」的由來及用途,大大加深與改變了同學們對於土壤的傳統認知,感受到了土壤的豐富多彩。講座上,同學們對「五色土」分布與功能利用等方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與黃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研究員向同學們進一步科普了「微生物的前世今生:土壤健康,健康生活」的科學知識。通過講述微生物的發展史,引出病原菌,並詳細講述了現在全球關注的新冠病毒與人體健康,突出了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的重要關係,並進一步介紹了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及未來潛力,激勵同學們認真學習、勇於開展科學研究。
營員們通過此次雲上科學營活動,加深了對我們腳下土壤的了解,也走近了土壤科學研究。
線上科學營給我們的視野插上了翅膀,足不出戶便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接下來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土壤專題營有哪些精彩內容?
營員朋友和廣大公眾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觀看,享受精彩科學大餐。
活動平臺(觀看部分直播、錄播及回放)
http://cloud.kexueying.org.cn
操作步驟
進入網站—點擊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logo觀看課程
直播內容通過嗶哩嗶哩平臺播出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連結:http://live.bilibili.com/22464125
來源:中科院南土所